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力发动机的热管理模块(1)的管连接件(8),所述管连接件能够被装入到所述热管理模块的壳体(2)的容纳孔(9)中,其中,应当借助压力弹簧元件(13)相对转阀(3)预压紧所述管连接件的密封圈(16)。所述管连接件应当设有止挡件(24),所述止挡件限制所述密封圈在朝向所述转阀的方向上的纵向运动。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堆输出保护装置,由膜电极单体电压检测电路、氢燃料电池堆主控电路、电堆输出继电器构成,其中氢燃料电池堆中串联的n个膜电极单体E1~En的正负电极C0~Cn依次接入膜电极单体电压检测电路,氢燃料电池堆主控电路负责接收膜电极单体的工作电压数据,计算膜电极单体的最低电压和平均电压数值及其两者的比值数据,通过数字IO接口去控制氢气侧和氧气侧的电磁阀、风机、水热管理系统等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本装置是能够实现将氢燃料电池堆膜电极单体最低电压和平均电压这2个输出保护指标检测与电池堆的温度、压力、流量等环境变量检测相互关联。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设备及电源装置,热管理设备包括具有容纳空间以容纳多个电芯的壳体结构,设置于壳体结构的冷媒流通通道,设置于电芯的表面的受热膨胀层,设置于电芯与受热膨胀层之间以检测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压力值的控制器,所述控制装置中预存有第一预设值,所述控制装置在存在所述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进口和出口与所述储存设备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以对各电芯起到有效可靠的热管理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结构,每个所述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螺旋式液冷管;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吸收电池模组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提高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中,并与每个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用于对每个所述单体电池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塑料液冷管以及铝塑膜,所述塑料液冷管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铝塑膜设置在所述导流槽中并与所述塑料液冷管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铝塑膜防止外部水汽渗入到位于所述热管理装置中的单体电池中,并通过所述导流槽将渗出的水汽凝结的水导出至外部环境中。由此,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有效散热,有效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密度,同时能够防止外部水汽渗入到位于热管理装置中的单体电池中,有效保护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管、液冷管接头以及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位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两个侧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一热管理空腔。热管理空腔中包括有多个导流结构,每个导流结构分别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连接,相邻的两个导流结构之间形成热管理通道。由此,通过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该支撑结构,在热管理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能够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耐受强度,进而有效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良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扁管、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扁管包括一端开口的进液管、一端开口的出液管以及多个并行设置的子扁管;所述子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子扁管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进液管的开口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出液管的开口端,多个并行设置的所述子扁管迂回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组中的电池散热效率,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液冷管及弯折仿行件;所述液冷管包括多个子扁管及至少一个弯折连接部,所述多个子扁管相互间隔设置,并在相邻两个子扁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层子模组的容纳空间,相邻两个子扁管通过一个弯折连接部连通;所述弯折仿行件套设在所述液冷管的弯折连接部上,以使所述弯折连接部在对应套设的弯折仿行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弯折状态。所述温控组件折断概率低,对应弯折部分不易变形,可在降低折断概率的情况下对电池模组进行温控管理,降低电池模组热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本方案中,热管理组件包括由发泡材料形成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中的散热扁管。其中,固定架具有与单体电池相匹配的呈阵列设置的容纳孔;散热扁管往复弯折地设置于固定架中,并与每层容纳孔相配合以对位于每层容纳孔中的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本方案中的热管理组件可与电池组进行热交换,且可直接对电池组进行固定,以组成电池模组。该方案有助于减少形成电池模组的部件,简化电池模组成型的工序,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及电动车。该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包括箱体、具有多个液冷板的液冷组件、密封圈、封闭件、多个汇流件和多个电池模组,箱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液冷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各电池模组固定贴合于各液冷板,各汇流件交错设置于多个电池模组之间,每个汇流件与每两个电池模组电性连接以形成具有两个自由端的模组结构,密封圈设置于开口边缘,封闭件扣合于密封圈远离开口边缘的位置。该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能对电池进行局部针对性热管理,提高热管理效果。
本发明适用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由电池串并联组成的电池包,电池串由电芯并联组成;分别与电芯接触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通过电磁阀与冷却液容器连接,冷却液容器内设有电子水泵;及与电磁阀和电子水泵通讯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在当温差过大时,用冷却液对最高温度电芯进行降温,以达到电芯温度的均衡,有利与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电池性能。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底板、盖板、多个导向板以及多个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均匀设置于底板与盖板之间以构成多层子模组,导向板为两端封闭且灌封有冷却液的导热扁管,多个导向板间隔设置于多层子模组之间,且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子模组,以使该至少两层子模组中的任意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通过上述设置,以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当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风机能够向各通风通道中吹冷风以带走各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或对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此外,在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时,导向板中的冷却液也能够带走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以实现对各单体电池起到有效的热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