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冷电池包主动散热系统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在电池包相对立的两侧设置散热风扇组,以及在动力电池箱内设置蒸发器和隔热板,由隔热板将电池包与蒸发器分隔开,同时又使电池管理设备与温度采集设备、蒸发器和两组散热风扇组连接,使得电池管理设备可根据温度采集设备所采集的第一、第二、第三温度数据,判断电池包内任一单体电池的温度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或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差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切换地开启两组散热风扇组,以及控制蒸发器的电磁阀的开闭状态,由此实现对电池包的整体温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全天候有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盒、放置于电池盒内由锂离子电池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盒内壁填充的保温材料、锂离子电池间设置的导热套管,所述导热套管内填充相变材料或热管,填充相变材料的导热套管和填充热管的导热套管交替均匀排列,所述热管顶部设有翅片。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适应性好,能够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以及高温环境下的热安全性并能更好地保证单体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冷却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实验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可视化流道、送风装置、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装置、温度采集装置、总控制端和测试用的若干个电池包,且每个电池包其电池组之间所采用的电池排布方式不一样,使电池包与第一、第二可视化流道对接链接总控制端控制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装置对电池包中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并在充放电过程中控制温度差采集装置采集和上传单体电池的温度数据,以及控制送风装置向空气流道送风,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只需更换电池包并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研究不同电池排布情况的风冷散热特性,具备高效、紧凑、便利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于PCB上的可控制多点主动流体散热系统。该主动流体散热系统由主动流体控制装置、散热装置和流体冷却装置组成。所有装置都集成于PCB板上,其中主动流体控制装置主要由集成于PCB上的多个具有圆环面边界的主动控制压电流体阀和压电流体泵组成,散热装置主要由多个微流道热沉组成,被散热的电子器件分别放置于微流道热沉上方,热流传感器分别放置于电子器件上方,液体冷却装置主要由储液池及散热鳍片或制冷片组成。该系统适宜于集成于PCB上,可对PCB板上多个不同位置、不同区域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高效持续地散热,具有精密操控流体流量、流速和流向从而达到实现大功率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热管理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于PCB上的电子元器件可控制主动流体散热系统,包括PCB基板、主动流体控制装置、散热装置和流体冷却装置,主动流体控制装置、散热装置和流体冷却装置依次通过流道连接形成闭环,构成液体的自循环。主动流体控制装置是集成于PCB基板上的压电致动流体泵,控制散热系统内部流体流动的流速、流量和流向;散热装置是集成于PCB上的微流道热沉;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当设置两个或多个时,它们并联或串联在主动流体控制装置于压电致动流体泵之间;液体冷却装置包括集成于PCB上的储液池及设置其上方的散热鳍片或制冷片。该系统适宜于集成于PCB上,能精密操控流体流量、流速和流向,实现大功率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热管理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路和第二冷却水路,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中串联有动力电池和第一散热器总成;所述第二冷却水路中串联有控制总成、电机和第二散热器总成;所述第一散热器总成与第二散热器总成并联有同一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两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散热器总成和第二散热器总成的两端相连。本发明的车辆集成热管理系统具有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有机统筹车辆上热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热管理的电池系统结构,包括模组、加热膜、若干的热管、若干的直冷换热器,所述的模组位于所述的热管的上方,所述的模组与热管之间设置有导热垫,所述的直冷换热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的热管的两端,所述的加热膜位于所述的热管的下方;所述的直冷换热器内设置有U型的流道回路,所述的直冷换热器的一端设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的进液口、出液口均与所述的流道回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热管理的电池系统结构将热管,直冷系统,加热膜等集成在电池系统中,提高电池系统的传热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靶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的电弧增材制造方法,根据用户定义设计并制造颗粒靶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方法,根据用户定义在构件的指定部位适时注入一定的颗粒增强相,达到靶向增强的目的。本发明实现了颗粒靶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在一次连续制造过程中实现构件不同部位材料和性能的差异化布局,满足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个性化产品的生产要求,制造流程简单、工艺操控性好、相对制造成本低,适合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的用户自定义生产,适应智能制造需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及其电弧增材制造方法,该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由金属-金属、或金属-颗粒增强相逐层堆积而成,其成分组合、层级分布和宏观构形均可根据用户定义设计调控;该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采用丝-粉复合电弧增材制造系统制备,该增材制造系统主要由数字化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及夹持系统、弧焊电源及送丝系统、送粉系统、热管理系统等组成。本发明实现了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构件的电弧增材制造,制造流程简单、工艺操控性好、综合成本低,适合多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颗粒增强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构件的用户自定义生产,适应智能制造需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第三冷却回路、第四冷却回路和第五冷却回路。本发明的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具有五循环模式,可以满足三元锂电池的有效冷却和加热,以供最大性能的发挥,提高热管理效率,简化系统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热管理的电池结构,包括主要由电芯构成的模组主体,还包括与模组主体固定连接的热管,热管具有与模组主体内电芯进行换热的主换热部,热管还分别与直冷系统和加热系统相连。通过集成于模组内的热管提高了电池温度管理系统中的温度传导效率,从而提高热管理效率,降低热管理成本。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式井下仪表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承压腔、保温腔、翅片、芯片盒、半导体制冷片、导热铜块和半圆弧铜瓦;保温腔靠近顶部的位置有设有一个缺口;芯片盒安装于所述缺口中;芯片盒内部依次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导热铜块和半圆弧铜瓦;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芯片盒;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紧贴导热铜块,导热铜块紧贴半圆弧铜瓦;半圆弧铜瓦位于保温腔的外表面;翅片设置于保温腔内;翅片顶部固定在芯片盒外部;保温腔的两端设有密封端盖;保温腔安装于承压腔内部,半圆弧铜瓦与不锈钢承压腔的内表面相接触。本发明通过内置冷却装置将常温电子器件保护起来,对测井仪表内部的温度场实现持续的冷却和热管理,利用常温芯片实现高温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