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廖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及其安装结构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包括集成接头本体,集成接头本体两端分别开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集成接头本体内部中空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集成接头本体中部开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三接口,第三接口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的安装结构。本发明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及其安装结构,有效解决液冷管路进出液接头与电池包箱体的密封性问题,且连接可靠性高,加工简单。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依次包括底板、中框和盖板三层,底板贴合电池模组,中框和盖板的外轮廓与底板的外轮廓保持一致,盖板表面设计有标准的矩阵式圆锥凸点矩阵结构,底板上开有两个带翻边的冲孔,冲孔上均连接有金属阳接头,底板、中框、盖板和金属阳接头通过钎焊工艺整体焊接在一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机加工的工艺方式替代开模具的工艺方式完成零部件的制造,在液冷板样件阶段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和明显缩短开发周期,能到达量产产品的性能要求,便于完成整车级别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性能验证。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高导热连续纤维Cf/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连续纤维C_f 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铜丝把扁平化的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连续长丝固定成单向布,利用“电解-水洗”把碳纤维表面粗化、敏化,通过偶联剂枝接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利用PdCl_2活化液进行活化处理形成镀铜的活性位点,最后结合化学镀铜工艺使碳纤维表面存在一层铜薄膜,制备成“碳纤维单向布预镀铜料”。对“碳纤维单向布预镀铜料”和铜粉进行叠层真空热压,热压温度为900oC-1050oC,热压压力为5MPa-20MPa,所制备的高导热碳纤维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控制在25-60%,复合材料沿着纤维方向的导热率为400-650W m·K,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热管理材料。

    2020-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平均发热量获取步骤:计算动力电池在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内的平均发热量;发热量限值获取步骤:获取动力电池在生命周期内的发热量限值;决策步骤:判断所述发热量限值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发热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动力电池工作正常,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动力电池工作异常。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中易出现的电池已处于异常状态,但由于电池热管理性能较好,电池未达到温度异常阈值从而未报警的检测死角问题。

    2020-12-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多介质热交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多介质热交换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多介质热交换器,包括双面槽水冷板、单面槽水冷板、高温尾气换热器,所述双面槽水冷板包括第一介质进出口和第二介质进出口,所述单面槽水冷板包括甲醇进出口。所述双面槽水冷板、单面槽水冷板、高温尾气换热器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组装。本发明方案能有效将三种液体介质和燃料电池尾气的热交换整合,充分利用高温电堆和高温尾气产生的废热余热来对电堆所需燃料进行加热,降低了燃料预热所需的耗能,同时将四种介质的热交换整合到一个热交换器中,相比于传统热管理方案每个介质配置一个单独的散热器,可以大大节省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占用体积,减轻整体设备重量,有利于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节能和提升能源利用的能效比。

    2020-11-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智能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智能热管理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智能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冷却循环回路,外部空冷循环回路两个回路和控制系统:燃料电池产生的多余热量通过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冷却循环回路带到多介质换热器中,通过所述多介质换热器的热交换将热量导出到外部空冷进行散热,所述外部空冷采用无级调速电子风扇,燃料电池所产生的高温尾气可通过所述多介质换热器进行降温直排。所述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后通过控制电子泵调节各介质流量和外部空冷的风扇转速,并可与整车控制系统进行CAN通信,适应车辆行驶的不同工况要求,保证燃料电池整体系统热平衡。

    2020-07-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具有同步蒸发散热和余热回收能力的复合水凝胶、制备方法及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同步蒸发散热和余热回收能力的复合水凝胶、制备方法及热管理方法,该水凝胶为具交联结构水凝胶与吸湿盐和化学热电溶液组成。首先制备具交联结构水凝胶;然后将具交联结构水凝胶加热烘干,之后将干燥后的水凝胶浸泡于由吸湿性盐和化学热电材料形成的溶液中,直至水凝胶完全溶胀后,取出即为具有同步蒸发散热和余热回收能力的复合水凝胶。该水凝胶在高温下水分蒸发能够带走大量热量,同时将一部分的热量通过化学热电转换的方式转换为电能输出;在低温下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自动补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异、方便智能的特点,能够为发热对象同步去除废热和余热回收,解决高热及低品位热能有浪费的问题。

    2020-06-2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使空调制冷剂流经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电机系统和辅助驱动系统,利用制冷剂冷却或加热动力电池系统以及冷却电机系统和辅助驱动系统,这样,热效率高、热响应快。并且,该热管理系统设置有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与空调内机配合,使空调无论制冷还是制热均依靠制冷剂循环。该热管理系统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了制冷剂-冷却液换热器、冷却液循环管路、空气加热器、冷却液加热器等,因而简化了系统结构、减轻了系统重量。并且,该热管理系统还合理地设计了管路的布局,使系统结构得以进一步简化、重量得以进一步减轻。

    2020-06-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有效载荷光机电热一体化分析与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有效载荷光机电热一体化分析与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温度场计算,分别考虑遥感器载荷的温度场描述;步骤2、计算遥感器在不同温度场作用下所引起的光程差变化;步骤3、计算遥感器在热状态下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并与任务要求的光学性能指标相比较;步骤4、计算在热状态下电子学系统的信噪比并与任务要求的电性能指标相比较;步骤5、比较结果若满足指标要求,则加大输入给仪器的温度载荷,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至得到不满足指标的临界温度为止,以此作为热控指标;步骤6、通过环境模拟试验评估、验证设计结果;步骤7、综合以上结果,对热控系统加以改进和优化。本发明提高热设计指标准确性,提升设计质量。

    2020-04-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车辆在途电池预热方法、系统及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在途电池预热方法、系统及汽车,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导航信息和电池信息;在根据所述导航信息判断车辆前往充电站后,基于所述电池信息判断车辆是否满足预设的电池预热启动条件;当所述预设的电池预热启动条件得到满足时,向汽车的人机交互系统发出电池预热请求;根据获得的的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响应于所述电池预热请求而生成的第一用户授权启动信息,发出电池预加热指令至热管理系统以使电池升温。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低温环境下电池充电的速率,增强用户低温用车体验。

    2020-04-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组水箱、膨胀阀、电机散热器、风扇、第一电动水泵、电动机、第一流量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第一三通阀、第一流量阀、第二三通阀、第二流量阀、调速阀、PTC加热组件、PTC加热陶瓷片、导热管、电池组冷却水箱、第二电动水泵、第二流量传感器、单向阀、第三三通阀、行车电脑,所述电机组水箱和所述膨胀阀相连通,所述膨胀阀和所述电机散热器相连通,所述电机散热器和所述风扇相连通,所述电机散热器和所述第一电动水泵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具有调控效果好、调整速度快的优点。

    2020-01-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调温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温阀,包括阀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调温阀包括六个接口及各形成一个阀口的四个阀口部:第一阀口部、第二阀口部、第三阀口部、第四阀口部;所述调温阀包括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与第二腔,六个接口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的其中一个与第二腔连通,其余两个能够各通过一个阀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六个接口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五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腔流通,其余两个能够各通过一个阀口与所述第一腔流通,所述分隔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排孔及一个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连通所述分隔部的内部通孔与分隔部外侧;所述阀体在所述排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排出部,排出部与排孔连通。

    2020-01-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