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康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微通道扁管与相变材料复合的方形/软包电池成组方法

    一种微通道扁管与相变材料复合的电池成组方法涉及电池的热管理领域。针对方形 软包电池设计了一种符合国内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方形 软包电池的热管理成组方法。本方法将微通道扁管贴合在单片或单排、并列两片或双排电池的两侧,微通道扁管未贴合的部分布置固 固相变材料,通过微通道扁管内的传热介质和固 固相变材料的复合作用实现对电池的冷却 加热。该方法易于根据热管理设计需求调整冷却方式,从而增强传热介质与电池的换热效果,延长电池系统的寿命,并能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2018-11-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用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用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内分隔形成控制室和换热室;控制室内的低压插件与驱动器总成连接,高压插件与第一IGBT开关和第二IGBT开关连接,第一IGBT开关和第二IGBT开关均与驱动器总成连接;换热室内设有与驱动器总成连接的高压电阻丝加热管和低压电阻丝加热管,第一工作状态下,电压传感器控制工作电压通过第一IGBT开关和驱动器总成传输至高压电阻丝加热管,高压电阻丝加热管启动加热;第二工作状态下,电压传感器控制工作电压通过第二IGBT开关和驱动器总成传输至低压电阻丝加热管,低压电阻丝加热管启动加热,满足动力电池在低电压的加热需求,和正常满电情况下的高电压需求,智能化的识别,达到最好的智能化利用率。

    2018-10-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液体冷却/加热和翅片传热复合的形电池成组方法

    液体冷却 加热和翅片传热复合的形电池成组方法涉及电池的热管理领域。针对圆柱形电池设计了一种符合国内电动汽车液体冷却 加热和翅片传热的复合成组方法。本方法将翅片按照电池排列方式和冷却管布置方式开孔。通过翅片上的安装孔在电池和换热管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翅片,冷却电池时可以在翅片的间隙填充一定量相变材料。本方法通过翅片增大了换热面积利用管内的液体对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该方法易于根据热管理设计需求调整翅片的数量和间距以及相变材料的用量,增加了电池与换热管间的换热面积,从而增强液体与电池的换热效果,提高了电池温度的均匀性,延长电池系统的寿命。液体与电池通过翅片实现间接式换热,能够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2018-10-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卫星顶板精细化热设计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顶板精细化热设计装置,包括卫星顶板、多层结构、隔热垫片、螺钉;多层结构包括星内多层隔热组件和星外多层隔热组件,星内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顶板下侧,且朝向星内侧设置,星外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顶板上侧,且朝向星外侧设置;卫星顶板上通过螺钉连接有载荷,隔热垫片位于载荷和卫星顶板之间。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小空间环境和内部外热流对顶板的影响,减小顶板的温度梯度和波动,满足顶板在转移段和在轨期间的不同温度需求;顶板与载荷隔热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载荷向顶板的漏热,减小顶板的温度梯度和波动;热设计方法合理可行,材料来源充分,可靠性高,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2018-09-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管安装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管安装结构,多个加热管安装在安装板上,每个加热管内设有加热丝,多个加热丝依次并联且多个加热管的长度不同。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电阻丝液体加热管安装结构,通过将多个电阻丝加热管设计为长度不同电阻不同,从而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选择适合功率和电阻的加热管,保证加热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2018-09-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动力电池包的实时温度T,并对实时温度T预先设定四个温度等级,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差电池模块的高低温端的温差 T,电压传感器检测温差电池模块的温差电压U;控制器预设温差电池模块的临界温度为Th,临界电压为Uh,低温端温度T1,高温端温度T2,若判断 T>Th且U>Uh,则控制温度继电器模块驱动温差电池模块动作;控制器基于预设的温度等级,对动力电池包的实时温度T进行判断。优点: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将风冷和水冷有机结合,实现对动力电池高效的热管理,可以提高电池寿命和使用效率。

    2018-08-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利用相变蓄热器的汽车动力电池低温辅助加热装置

    一种相变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保温层,包覆在壳体外部;两块密封挡板,固定在壳体内的两端,将壳体分一个密闭的中空腔和位于该中空腔两侧的两个旁空腔;多根导管,该导管位于中空腔内,导管的两个开口分别设置在两块密封挡板上,将两个旁空腔连通,用于供冷却液通过;以及相变材料,填充在中空腔内,其中,两个旁空腔分别对应的与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连通,所选用的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在30 50℃范围内。

    2018-07-3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气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气热管理系统,包括排气歧管、增压器,在排气歧管上设压力检测口,压力检测口连接排气歧管压力测试装置,排气歧管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测试管及与之连接的连接压力传感器;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安装螺栓安装在排气歧管出气口上;排气流量控制阀通过卡箍连接在增压器的排气口上,且排气流量控制阀进气口上的角度控制孔与增压器法兰上刻度对齐;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排气流量控制阀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分别与发动机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气流量控制阀通过对发动机排气歧管内排气背压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提高发动机在低速下的排气温度,从而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达到低系统成本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要求。

    2018-07-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微波垂直互连陶瓷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垂直互连陶瓷连接结构,属于高密度组装领域,在陶瓷基体内设置有散热液体通道、电气信号通道和信号屏蔽通道,在陶瓷基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为平行设置且均设置有焊盘;每个电气信号通道的外围设置有多个信号屏蔽通道,多个信号屏蔽通道均与电气信号通道为平行设置;电气信号通道和信号屏蔽通道均贯通陶瓷基体的上、下两个端面,在与散热液体通道、电气信号通道和信号屏蔽通道位置对应处的焊盘上开设有对应的通孔。连接器内部集成了流体互连通道,可为多层堆叠结构提供散热用的微流通路。本实用新型在电气信号垂直互连的设计中加入了热管理内容,充分保障微波信号垂直互连的特性。

    2018-06-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热泵空调部分,电池冷却部分,电机冷却部分,发动机采暖部分。混动轿车制冷、制热、电池及电机的热管理统一集成化管理,采用热泵技术,回收驱动单元热量,制冷模式兼顾电池冷却的四驱混合动力整车综合热管理系统。电机冷却部分分前驱电机部分的冷却:发电机IPU单元1前驱电机后驱电机的冷却部分:后驱电机充电机IPU单元。发动机模块表示带有发动机冷却回路的模块。内部蒸发器 采暖暖风芯体作为空调箱总成HVAC内部的一部分。本发明高效节能且降低了故障率。

    2018-05-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链运输机组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链运输机组。该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链运输机组,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外围保护电路和冷链运输机组,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冷链运输机组分别通过外围保护电路提供动力,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电池包连通,电池包与外接电源连通,外接电源经AC DC转换器与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外围保护电路与电池包连通的线路连通,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冷链运输机组和外部保护电路之间连通线路连通。其有益效果是:填补目前上的市场空白,不需要燃油驱动,依靠其自带的动力电池对机组供电工作;当物流车在停车等待时可以外接电源对机组供电工作,具有经济效益好,使用环保的优点。

    2018-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空调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空调系统。该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电动压缩机、PTC加热器和整车水路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电动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储液干燥器与蒸发器连接,储液干燥器与蒸发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膨胀阀,所述自带膨胀阀水冷器通过两路管路与整车水路接口连通形成循环水路,整车水路接口与自带膨胀阀水冷器的出水向管路上连通有PTC加热器。其有益效果是:将纯电动客车用空调与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处理,使两者共用压缩机、冷凝器及壳体安装平台,从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2018-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