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用于动力电池单体热失控监控报警,该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若干熔断元件,还包括控制电路和警示器,各熔断元件分别设置在每个电池单体上或两个以上电池单体形成的电池组上且当某电池单体或某电池组表面温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熔断元件熔断;各熔断元件依次串联连接形成熔断元件串且熔断元件串的一端依次连接控制电路和警示器,熔断元件串的另一端接地,控制电路利用在熔断元件熔断时三极管导通特性控制警示器动作以实现自动报警。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报警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高,实现了动力电池组中串并联电池单体热失控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公开了用于包含异构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SoC”)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能效感知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由于该异构的多处理器SoC中的各个处理部件可能在给定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处理效率,因此可以利用能效感知热管理技术(其对各个处理部件在它们测量的操作温度时的性能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调整针对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电源、将工作负载重新分配离开最低能效处理部件、或者转换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功率模式,来优化服务质量(“QoS”)。用这些方式,该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对跨SoC用于处理一个MIPS的工作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量进行优化。
本文公开了用于包含异构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SoC”)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能效感知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由于该异构的多处理器SoC中的各个处理部件可能在给定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处理效率,因此可以利用能效感知热管理技术(其对各个处理部件在它们测量的操作温度时的性能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调整针对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电源、将工作负载重新分配离开最低能效处理部件、或者转换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功率模式,来优化服务质量(“QoS”)。用这些方式,该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对跨SoC用于处理一个MIPS的工作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量进行优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供电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车。所述电动车供电系统包括:储能系统(1),其用于存储电能,并适于以直流方式输出电能;以及集成单元,其包括DC AC转换器(2)、配电单元(6)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DC AC转换器(2)通过所述配电单元(6)与所述储能系统(1)连接,并将所述储能系统(1)存储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输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系统(1)、所述DC AC转换器(2)和所述配电单元(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供电系统中的集成单元包括DC AC转换器、配电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以使DC AC转换器、配电单元以及控制单元集成在一起,以提高整车集成度,使电动车的电器件布置容易,同时有利于电器件的热管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侧还设置有一层绝缘板,所述绝缘板朝外的一侧铺设有合金箔加热片,所述合金箔加热片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便于实现对电池包进行加热,使其处于正常充电的温度范围,有利于改善电池包的性能,提高电池寿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占用空间较小,加热效率较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水冷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介质水循环流道、轴流泵组件、温控组件和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增加流体扰动达到增大传热系数,从而增强了单体电池的预热与冷却效率;本发明采用了介质水循环流道,增大了单体电池的均温性,使预热或冷却过程中单体电池整体温度保持均匀;采用了半导体热电片,对介质水实现高效加热或冷却,从而维持单体电池温度一直保持在最适工作温度范围内,使单体电池放电效率增大,并且有效延长单体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失效快速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用于动力电池组中串并联的各电池单体热失效监测报警,该报警装置包括若干热敏电阻、两条热敏电阻采样线、直流电源和数据采集板,各热敏电阻分别直接或间接设置在串并联的各电池单体上且各热敏电阻依次串联连接整体形成惠斯通电桥,数据采集板基于惠斯通电桥原理采集第一热敏电阻采样线传输的第一电压信号且采集第二热敏电阻采样线传输的第二电压信号,计算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之间的电势差,将电势差与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并在大于电压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该报警装置结构简单精巧、成本较低,灵敏度高,实现了动力电池组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具有:泵(11),通过吸入并排出热介质而使热介质循环;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是通过泵(11)循环的热介质与朝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热介质外气热交换器(13),使热介质与外气进行显热交换;压缩机(32),吸入并排出制冷循环(31)的制冷剂;热介质冷却用热交换器(14),使制冷循环(31)的低压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热介质;以及第一切换阀(21)和第二切换阀(22),在第一除湿模式和第二除湿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该第一除湿模式为热介质在冷却器芯(16)与热介质冷却用热交换器(14)之间循环的模式,该第二除湿模式为热介质在冷却器芯(16)与热介质外气热交换器(13)之间循环的模式。因此,降低为了抑制车窗玻璃的起雾所需要的动力。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备:切换部(21、22),对热介质外部气体热交换器(13)、发动机用热传递部(18)及逆变器(19)等发热设备各自在如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热介质在与热介质冷却用热交换器(14)之间循环的状态;热介质在与热介质加热用热交换器(15)之间循环的状态;流量调整部(21、22),对热介质外部气体热交换器(13)及发动机用热传递部(18)各自调整热介质的流量;空调请求部(88),进行由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冷却送风空气的冷却请求及由空气加热用热交换器(17)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请求;控制装置(70),基于有无来自空调请求部(88)的冷却请求及有无来自空调请求部(88)的加热请求,来控制切换部(21、22)、压缩机(32)及流量调整部(21、22)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控制装置(70)在有需要对电池及发动机(61)双方进行暖机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切换阀(21)及第二切换阀(22)成为电池暖机状态,该电池暖机状态为热介质在电池调温用热交换器(20)与热介质加热用热交换器(15)之间循环,且热介质不在冷却水冷却水热交换器(18)与热介质加热用热交换器(15)之间循环的状态。另外,在电池暖机状态下,在电池的温度(Tb)超过电池暖机目标温度(Tbo)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控制第一切换阀(21)及第二切换阀(22)成为发动机暖机状态,该发动机暖机状态为热介质在冷却水冷却水热交换器(18)与热介质加热用热交换器(15)之间循环,且热介质不在电池调温用热交换器(20)与热介质加热用热交换器(15)之间循环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组,包括螺栓、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串并联电池模组,其中,所述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连接,所述螺栓贯穿所述串并联电池模组,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分别与所述串并联电池模组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串并联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二组并联电池模组和转接固定板,相邻的所述并联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转接固定板连接,相邻的所述并联电池模组之间通过串并联集流导电板串联形成所述串并联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可方便单体电池的更换维护;加强热管理的灵活性及可行性;避免组装安全风险的绝缘防呆结构设计;避免单点失效风险及直面焊接工艺的模块化设计。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换热装置,包括电池组箱体、单体电池套管和中间肋板。箱体内竖直排列多个单体电池套管,单体电池放置在套管内,电池和套管内壁之间填充绝缘导热材料。在电池组箱体内横向排布多块横向肋板以提高整体散热面积。同时,横向肋板把电池箱体内部冷却流场分隔成多层流道,相邻流道内的冷却流体流向相反,提高电池性能的一致性。本发明作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换热装置,在强化电池散热的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各个电池单体的热均衡性,从而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和提高电池的性能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