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包括液冷电缆、与液冷电缆电性连接的端子、设置于液冷电缆外与液冷电缆之间密封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于端子和套筒外的固定结构;液冷电缆铜芯与端子采用超声波焊接,套筒中部与转接头连通,转接头内部空腔形成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第一流道,套筒和液冷电缆内绝缘套之间形成空腔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二流道,内绝缘套和外护套之间形成中空结构作为冷却液流动的第三流道,端子与铜芯焊接部位与第二流道之间完全隔离使端子和铜芯与冷却液均不接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非绝缘冷却介质循环带走热量降低充电产生的高温,实现大电流大功率充电,可以与目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兼容,增加产品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本发明提供了电池包热安全结构,包括电池箱体、热安全管路和泄压结构;热安全管路设于电池箱体上;热安全管路包括与外部的冷却系统连通的冷却液入口和至少两个喷射口,喷射口位于电池箱体内且位于电池箱体的下部,热安全管路上设有位于冷却液入口和喷射口之间的第一阀;泄压结构设于电池箱体上;还提供了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器和前述电池包热安全结构;还提供了车辆。喷出冷却液喷出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却液与高温的电池单体接触后会迅速蒸发成气态,气态冷却液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也会与电池单体进行充分换热,随着冷却液的不断喷入和汽化吸热,电池单体温度就会迅速降低,有效的抑制电池单体热失控的发生。
本文描述了混合式热冷却系统。本文中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提供了可配置成包括混合式热管理系统的电子设备。混合式热管理系统可包括热源、空气驱动器、耦合到空气驱动器的散热器、热电冷却设备(TEC)和热管。热管可将热源耦合到散热器并耦合到TEC,并且将热从热源传递到散热器并传递到TEC。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室外换热器和电池包换热器,压缩机的出口选择性地与室内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或经由通流支路与室外换热器的入口连通,室内冷凝器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支路与室外换热器的入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的出口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或经由第二节流支路与室内蒸发器的入口连通,室内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电池包换热器的入口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或与室内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或经由第三节流支路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连通,电池包换热器的出口选择性地经由第四节流支路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或经由第一节流支路与室外换热器的入口连通。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充电与维温控制方法、系统,能够在环境温度极低或极高的情况下确保动力电池安全工作。一种动力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在动力电池的温度没有位于允许充电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将所述动力电池从充电回路中电气分离;在所述动力电池从所述充电回路中电气分离之后,利用充电桩的电为电池热管理系统提供工作所需的恒定直流高压电;接收所述动力电池的实时温度信息并基于所述实时温度信息控制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调整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以及在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进入所述允许充电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将所述动力电池接入所述充电回路中。
一种基于混合迭代ADP方法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属于动力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功率关系和状态转移方程;步骤2:确定动态优化指标函数;步骤3: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步骤4:根据贝尔曼最优性原理,用混合迭代法求解带约束条件的动态规划递归方程。本发明设计的锂离子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将整个系统可分配的功率合理地分配给热管理系统和驱动系统,可使电池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蓄电池及车辆,锂电池组的正极和电加热膜的正极分别通过保护继电器连接正极柱;加热继电器设置在锂电池组正极和电加热膜正极之间;锂电池组的负极和电加热膜的负极分别与负极柱连接;电池管理单元分别与加热继电器的控制端和保护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与整车通讯接口通信连接。利用电池管理单元实现对蓄电池的过充过放保护、热管理、信息监测,实现对整车的起动机控制、发电机发电控制、故障报警等。车用蓄电池替代车用铅蓄电池,实现根据整车电量需求灵活配置电池电量和蓄电池的轻量化、降成本,实现了对电池的热管理、过充过放保护,实现了对整车的起动、发电等功能控制。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空调集成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装置,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空调制冷系统、燃料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和燃料电池组连接;所述空调制冷系统与燃料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通过板式换热装置连接,进行热量交换;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与燃料电池组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采集燃料电池组数据控制所述燃料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对燃料电池组进行低温冷启动预热,以及控制空调制冷系统与燃料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冷却燃料电池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电池热管理的系统,包括控制器、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热器、箱体和相变材料。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基于锂离子电池发热量不均匀、温度差异较大的现象,采用分区域热管理的方法,将相变材料和液体冷却相结合,主被动结合,同时具备散热、加热和保温功能,实现了对方型锂离子电池组内温度的精确控制,在低温条件下对电池有效加热,使电池组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下,保证电池组正常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保证电池热管理系统长期高效的运行,同时提高了热管理系统的经济性。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方法,热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溢水壶以及水循环管;水循环管内填充循环水,水循环管包括水循环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以及第四支管;水循环主管的两端均与第一溢水壶连通,水循环主管上设置第一水泵、驱动电机水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支管的两端均与水循环主管连通,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以及第四支管的一端均与水循环主管连通,另一端均通过三通阀与第一支管连通;第二支管上设置第一散热器,第三支管上设置PTC加热器和第二水泵,第四支管上设置暖风芯体。能够最大限度的采用驱动电机的余热通过暖风芯体采暖,有效降低PTC加热器的使用频率,达到降低整车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热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热管理控制阀监测及控制系统,热管理控制阀包括电子执行器和三通阀,控制器分别与顺序、周期限定模块一和顺序、周期限定模块二连接,所述的顺序、周期限定模块一分别与三通阀角度采集模块、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采集模块、三通阀目标角度控制模块、三通阀电机控制模块连接并限定其动作顺序和周期;所述的顺序、周期限定模块二分别与发动机信息采集模块、目标水温控制模块连接并限定其动作顺序和周期,该系统通过监测到的数据分析计算出三通阀内球阀应该转多少角度,从而合理的分配冷却液的流量达到控制汽车水温的目的,让汽车在一个更加经济的车况下运行,实现发动机最省油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热泵单元、电驱热管理单元及电池热管理单元,热泵单元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连通的乘员舱换热器、设置于乘员舱换热器旁的风机及与压缩机连通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串联在电池热管理单元内,电驱热管理单元与电池热管理单元连通;在制冷模式或者加热模式下,通过使电驱热管理单元及电池热管理单元之间串联或并联并控制热泵单元、电驱热管理单元及电池热管理单元其中一种或多种开启,实现对乘员舱、电池及电驱系统的制冷或加热的需求。本发明能充分利用系统余热又可以高效运行;同时能够满足极端低温或在低温且有长距离行驶需求的工况下的加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