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从机单独控制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控制模块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控制模块表面的散热孔、充电机、整车控制器和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整车控制器和仪表的输出端均连接主机,所述主机通过控制信号线路连接HMI屏的输出端,所述主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高压盒和若干从机,且每个所述从机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电池组;本实用新型为每一个电池组都配有从机,用于提供完备的故障等级报警,包括过压、过流、过温、欠压、欠流、通信异常等的实时报警,实现实时报警、准确判定电池状态故障提供充放电管理、热管理功能,提高电池组使用效率及使用寿命。实现关键历史数据(包括电池参数、故障信息等)的自动存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空调制冷循环装置、空调制热循环装置和用电设备;空调制冷循环装置包括电动压缩机、空调冷凝器、压力开关、空调蒸发器和换热器,其中,换热器的高温侧与空调蒸发器并连;空调制热循环装置包括串连在一起的水加热器、空调水泵和空调加热器芯体;换热器的低温侧与用电设备形成第一制冷回路;水加热器与用电设备形成制热回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运用空调系统温度控制能力,实现了工作温度宽范围控制,提高了热传递效率,温度控制均匀,准确,并且具备节约能源的功能,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器、充电机、DCDC等用电设备高效、持续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电池、电磁离合器、散热器、水泵、发动机控制模块、水管组件,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机、机轴、水泵控制模块、蓄电池;所述机轴通过所述水泵的轴心和所述电机的轴心并将所述水泵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水泵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线缆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以实现前舱布置紧凑性,并满足冬季行驶时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恒温装置,包括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该装置包括对电子设备构成降温或升温配合的恒温系统,以及将恒温系统固定密封在内的整机外壳。恒温系统包括与电子设备对应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微槽道均热板以及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电子设备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面与微槽道均热板的蒸发段接触,微槽道均热板的冷凝段与散热器表面接触,散热器上连接有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的风扇;该系统还包括与电子设备内温湿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风扇相连的控制板。整机外壳设为封闭的立方体状,风扇穿设于整机外壳的底部。本装置结构紧凑的、小型轻量化、防水性能好、且电磁屏蔽性能优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监控方法,包括: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电池包的温度以及SOC值;根据电池包的温度以及SOC值,判断是否启动电池包热管理操作,若是,则启动电池包热管理操作,并将当前电池包的SOC值通过远程服务器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实现电池包的热管理,用户终端能够及时获取电池包的SOC值,用户及时获取电池包的信息,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恒温系统,包括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该系统还包括与电子设备对应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微槽道均热板以及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电子设备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面与微槽道均热板的蒸发段接触,所述微槽道均热板的冷凝段与散热器表面接触,所述散热器上连接有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的风扇;该系统还包括与电子设备内温湿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风扇相连的控制板。所述电子设备设为一个或多个,与任一电子设备对应相连的半导体制冷片、微槽道均热板以及散热器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降温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小型轻量化、为防水和电磁屏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本发明通过设置充电预热过程、充电保温过程、常温充电状态、充电预冷过程、充电冷却过程五种过程(状态)并在相邻过程或状态之间设置跃变温度的方法来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降低了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组件进行状态变换的频率,提高了电池的寿命和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两级恒温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TEC模块,TEC模块的一端固定在经真空钎焊的电子设备上,另一端固定在散热器上,温湿度传感器焊接在电子设备内的电路板上,散热器的下方布置风扇,散热器、风扇以及安装在出风口处的散热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三者共同组成内循环空气风道,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TEC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控制器分别与风扇、上位机双向通讯。通过调节TEC模块的输入电压和风扇转速可以使需要恒温的电子设备内环境温度各异,满足不同电子设备的热设计要求;采用TEC模块作为控温元件,该恒温装置的控温精度能够达到±0 1℃,控温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包括有风扇、蒸发器及冷却板;所述冷却板设置于电池组外部;在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与冷却液输出管连接;所述冷却管路的入口通过冷却液输入管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相对;在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硅胶加热膜;所述第一硅胶加热膜的一个表面与所述电池组接触,另一相对表面与所述冷却板接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板上部设计有第一硅胶加热膜,第一硅胶加热膜上部与电池模组直接接触,从而实现对电池组冷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包括有风扇、蒸发器及冷却板;所述冷却板设置于电池组外部;在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与冷却液输出管连接;所述冷却管路的入口通过冷却液输入管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相对;在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硅胶加热膜;所述第一硅胶加热膜的一个表面与所述电池组接触,另一相对表面与所述冷却板接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板上部设计有第一硅胶加热膜,第一硅胶加热膜上部与电池模组直接接触,从而实现对电池组冷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热设计的MMC子模块,能够解决子模块热耗散的问题,采用强迫对流冷却的方式,在自然对流的条件下,给散热片装上风扇,使得空气在散热片助片间加快流动,其结构包括:由两个IGBT组成一个逆变半桥的结构,其中上半桥开关管由IGBT及与之反并联的二极管组成,下半桥开关管由IGBT及与之反并联的二极管组成,另外包括子模块储能电容器;电源模块,给风扇模块供电;风扇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扇体。另外,子模块还包括散热片以及外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热设计的MMC子模块,通过其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子模块热耗散的问题,及时排出IGBT在功率传输时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中间导风板、左侧导风板、右侧导风板和分风板,所述中间导风板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中间导风板和第二中间导风板,所述第一中间导风板和所述第二中间导风板之间形成主风道,风机PTC组件位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左侧导风板与所述第一中间导风板之间、所述右侧导风板与所述第二中间导风板之间形成二级风道,电池单体位于所述二级风道内,所述分风板垂直于所述主风道和所述二级风道,所述分风板上具有与所述主风道连通、与所述二级风道连通的多条分风槽,所述分风板上表面与所述上壳体间隔形成混流区。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电池包热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