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包括整车热管理和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外循环管路和内循环管路,内、外循环管路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内循环管路上设有内循环水泵和去离子器。一方面,内循环管路比原有一个循环的管路长度大大缩减,从而减少了金属软管和金属弯管接头等数量,在根源上减少了锂离子的产生量,去离子器所承受的负担减轻,可提高使用寿命4 5倍;另一方面,内、外循环管路能量传递不涉及冷却液的互换,因此外循环管路中产生的离子也不会进入内循环管路内,不会对去离子器造成负担,而外循环管路中离子的含量无论多高,由于其不在燃料电池内部进行循环流动,因此也不会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能造成太大影响。
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用于电动汽车中。电池箱包括上盖,固定于下箱体上;下箱体,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侧底板、第二侧底板、流道堵板以及位于下箱体底部与之集成一体的流道系统,下箱体用于存放电池模组,所述下箱体的底部与模组之间涂抹高导热硅脂。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流道通孔、进水循环流道以及出水循环流道,水流经由第一进水口流至进水循环流道,通过流道通孔流入出水循环流道经由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电池箱重量轻、无泄漏、导热快。热管理系统利用空调水冷热泵机组,还包括所述电池箱、液面控制装置,实现了电池系统中热管理系统的降温和加热功能集成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热管理板,包括:一体拉伸成型的上板的表面具有两个调温单元,调温单元包括PTC加热槽和设置在PTC加热槽两侧的若干个散热翅片,若干个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互相平行,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与PTC加热槽的长度方向平行,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以及散热翅片和PTC加热槽之间分别具有通风槽;下板的表面具有若干个流通管道,若干个流通管道相互连通,流通管道的长度方向与PTC加热槽的长度方向平行,PTC加热槽的正下方的下板上具有至少一个流通管道。此种设计,能够将多种调温方式相互结合形成较好的调温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液体冷却 加热热管理系统、相变材料蓄热 放热装置及风冷散热器;其中电池箱液体冷却 加热热管理系统中采用均匀布置于电池模组正负极高温节点的蛇形扁管液体通道冷却 加热动力电池组;相变材料蓄热 放热装置存储电动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组产生的部分热量用于寒冷地区动力电池组预热,保证动力电池组在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风冷散热器用于降低电池箱体中液体循环工质的入口温度,满足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该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预热要求,又满足了动力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产生的废热实现了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安装在电池箱内;包括至少两个芯体总成和水循环管路,至少两个所述芯体总成相互并联的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管路上并与所述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芯体总成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设置的水冷板。本实用新型将至少两个芯体总成并联在水循环管路中,降低了整个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并在每个芯体总成中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冷板,通过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芯体总成的流场和温度场均匀,换热效果好,避免了水循环路径过长,导致电池模块的前后热管理效果不一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热阻式电池箱及其热管理方法,包括有上壳体与下壳体,壳体内设有电芯,壳体与电芯间设空气隔热层,壳体内设有驱动空气隔热层内空气流动的风扇,风扇驱动空气先后流经电芯表面和壳体内壁,构成电芯与壳体换热的循环,壳体内壁吸收的热量通过壳体向外散发;本发明在壳体与电芯间设空气隔热层,在电池需要保温时,风扇不工作,隔热层阻碍环境对电池的影响;在电池需要散热时,风扇将空气隔热层的气体循环吹向电芯表面与壳体,使空气转变为输送热量的循环介质,将电芯热量加速传递给壳体内壁,再通过壳体外壁散发,避免了采用制冷器等贵重部件,节约了成本;本发明上壳体与下壳体密封连接,避免了直通风冷的壳体开口,因此密封性能良好。
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用于电动汽车中。电池箱包括上盖,固定于下箱体上;下箱体,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侧底板、第二侧底板、流道堵板以及位于下箱体底部与之集成一体的流道系统,下箱体用于存放电池模组,所述下箱体的底部与模组之间涂抹高导热硅脂。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流道通孔、进水循环流道以及出水循环流道,水流经由第一进水口流至进水循环流道,通过流道通孔流入出水循环流道经由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电池箱重量轻、无泄漏、导热快。热管理系统利用空调水冷热泵机组,还包括所述电池箱、液面控制装置,实现了电池系统中热管理系统的降温和加热功能集成一体化。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若干电池组、若干导热板、热交换器、储液箱、加热器、压缩机、若干连接管、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若干导热板围设形成用于收容对应电池组的收容筒;每个导热板内设有液流通道;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储液箱内存有冷却液;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加热器、若干导热板的液流通道及储液箱依次通过连接管连接,形成第一循环系统;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与压缩机通过若干连接管连接,形成第二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有制冷剂;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行热交换;温度检测器设置在其中一个电池组内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器和压缩机的启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基站热管理系统将包括电池在内的所有基站设备集中设置在设备柜内,制成一体化结构,正常工作时,空调器只需要对设备柜内的少量气体进行制冷,节约电能;根据不同工况,系统能够在三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不会出现空调器常年持续运行的现象,空调器相关设备不易损坏,大大降低了维护所需的零部件成本的人工成本;电池柜内设置温控装置,可针对电池的使用要求进行辅助温度调节,确保电池正常运行;设备柜内的温控装置可根据当前温度对风机转速进行调节,实现辅助调节,增强降温效果,节约电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安装在电池箱内;包括至少两个芯体总成和水循环管路,至少两个所述芯体总成相互并联的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管路上并与所述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芯体总成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设置的水冷板。本发明将至少两个芯体总成并联在水循环管路中,降低了整个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并在每个芯体总成中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冷板,通过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芯体总成的流场和温度场均匀,换热效果好,避免了水循环路径过长,导致电池模块的前后热管理效果不一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多孔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池箱和空气处理系统;其中,动力电池组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以及阵列布置在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元,空气处理系统为热泵型制冷系统,包括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用于净化、冷却 加热循环空气;电池箱体内还包括沿电池单元径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多孔材料板,多孔材料板开设有大于电池单元端面尺寸的开孔,电池单元插入在多孔材料板的开孔中,电池单元与多孔材料板接触部分填充有导热塑料。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组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而且能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综合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电池包换热系统、第一开关阀和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经导通或截止的电池冷却支路与室外换热器出口连通,或与导通或截止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端及导通或截止的第二支路的第一端连通,经导通或截止的电池加热支路与第一开关阀入口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经导通或截止的电池冷却回流支路与压缩机连通,并经电池加热回流支路与第一开关阀出口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同时串联在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电池冷却液回路中。这样,利用制冷剂对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使得电池始终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续航能力及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