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大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基于热管理的活塞环#缸套低摩擦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热管理的活塞环 缸套低摩擦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于活塞环 缸套固定并传热的缸套固定及传热装置、为系统提供恒温润滑油的恒温润滑油路和用于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及活塞环 缸套部件的调速电动机;所述缸套固定及传热装置包括纵向固定板、夹具、缸套电加热器、活塞环电加热器、缸套热电偶、活塞环热电偶和径向弹性固定环,在缸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纵向固定板,每个纵向固定板的上下内表面之间固定缸套,纵向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预紧螺栓,在纵向固定板与缸套接触的端面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在缸套的外侧沿缸套高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数量的缸套电加热器。

    2018-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试验系统及方法,由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的液流换热系统,液流换热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泵、过滤器、阀门和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NI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和上位机。动力总成各部件分别由各自的液流换热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上位机通过NI控制器向液流换热系统、电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分别采用功率分析仪和测功机测量电参量和机械参量,可以测试不同温度和运行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能量流及能量损耗情况。

    2017-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和尾气余热供暖系统。尾气余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中的高能段与环境较大的温差,基于均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通过温差应变片将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实现车内电力系统效益最大化。尾气余热供暖系统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中的低能段,采用脉动热管制成暖风机,将热量传递到车内,对车内环境进行加热,在无额外能量供给的条件下实现了供暖,换热效率高,成本低,供暖效果好。本发明的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分别利用处于不同能量级温度的尾气余热,不消耗动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2017-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实验教学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实验教学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可靠且能全面引入各散热性能影响因子的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控制台和多个实验平台;实验控制台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操控模块,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操控模块与实验控制板的数据通信,操控模块用于调节实验参数、实时显示各测温点温度曲线图及总体温度分布云图、导出历史实验数据以及电子版实验报告单;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箱、实验控制板和电源模块,其中:实验箱包括带有不同栅格孔的通风挡板和用于加热、散热、预紧及测温的功能模块,实验控制板用于控制上述功能模块,电源模块用于向实验控制板及上述功能模块提供电能。

    2017-12-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内燃机的自然吸气原理将吸入燃烧室的空气流经动力电池箱实现对动力电池冷却,利用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将引入燃烧室的高温废气流经动力电池箱实现对动力电池加热,最终将工作的动力电池实际温度控制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以内。该系统能够在对内燃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放性能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根据动力电池的当前实际工作温度和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异来进行控制,实现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提高了整个动力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防止电池出现热失控,降低动力电池安全事故发生率,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节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2017-12-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方形电池包液体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方形电池包液体换热装置,属于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电池液流换热的换热装置及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高。本装置去除以往的电池间有流体流动的换热结构,采用在电池单体间布置石墨衬垫和换热片的方式,流体从底部焊接的液流换热板内流过,从而带走电池传递给石墨衬垫和换热片的热量。这种布置方式避免了大量液体流动在电池之间,有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同时当电池包受到撞击时,避免电池正负极通过流体形成短路,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对整个热管理装置的分水器、分水器固定套、固定保护结构以及外部壳体进行了设计。

    2017-12-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锂电池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散热器,包括由多个锂电池单体构成的锂电池组、散热组件、风扇和固定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预热片和散热单体,多个所述散热单体依次并列组合成散热块,在所述散热块的底部和一侧设置预热片,在一端的散热单体上设置锂电池单体,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锂电池单体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单体包括集热板、热管和翅片组,所述热管镶嵌在集热板上且热管的顶端伸出集热板,所述翅片组套于所述热管的顶端;所述风扇设置在相邻翅片组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温度一致性,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够降低散热器损耗,并且能够提高经济指标低、体积质量指标低和环保指标。

    2017-12-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机房高效热管理系统

    本新型涉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机房高效热管理系统,包括回风口、散流器、风管、导流管、高温蓄水槽、低温蓄水槽、空气涡流管、高压风机及循环风机,其中回风口、散流器均环绕计算机服务器机房轴线均布,回风口通过风管与高压风机连通,散流器通过风管与循环风机相互连通,高压风机通过导流管与空气涡流管的进气口相互连通,空气涡流管的高温出气口与高温蓄水槽相互连通,空气涡流管的低温出气口与低温蓄水槽相互连通,高温蓄水槽、低温蓄水槽另分别通过导流管与循环风机连通,低温蓄水槽另通过导流管与高压风机相互连通。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对机房内的环境温度进行降温和粉尘消除作业,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对设备运行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2017-12-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和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水泵、第一相变换热器、第一膨胀水壶和电池水冷盘管;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水泵、第二相变换热器、第二膨胀水壶、散热器和第一电机水冷盘管;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热泵空调、蒸发器和干燥器。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通过相变换热器与热泵空调制冷循环及制热循环系统相连,当制热循环时,相变换热器将储能传递给蒸发器进行预热,当制冷循环时,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换热器储能。本发明系统共用一个蒸发器,减少了蒸发器数量,使车内结构布局合理。

    2017-12-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微阵列结构的振动器件直接接触散热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阵列结构的振动器件直接接触散热方法及应用,针对类似于压电变压器这种高频振动器件,直接接触散热通常存在接触热阻大、器件磨损严重、影响振动性能等问题,提供一种低热阻、高热导系数的弹性微阵列接触散热结构。通过在散热器基底大规模生长长径比高、阵列密度合适的微阵列结构,基于其纵向良好的导热性和范德华力作用,以及横向良好的柔度,可用于振动器件不宜于直接接触散热的场合。这种振动器件热管理方案,由于无相对滑动,不产生接触磨损,垂直于传热方向柔度高阻尼小,对器件振动影响低,并且传热方向上不需要额外的作用力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振动器件对热管理的需求。

    2017-12-0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半导体模块

    一种半导体模块包括:基板(101);封盖元件(102),所述封盖元件(102)被附接至所述基板,使得从所述基板拆卸所述封盖元件要求材料变形;以及在由所述基板和所述封盖元件限定的空间内的半导体元件(103)。所述半导体元件与所述基板处于热传导关系,所述基板的外表面(104)设置有适于传导传热流体的激光加工的沟槽(105)。激光加工使得能够在半导体模块已经组装完成之后形成沟槽。因此,使用激光加工使常规商业可获得的半导体模块可以被修改为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

    2017-11-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系统及其电压电流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系统及其电压电流检测方法,属于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电池包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电池包系统参数,电池包系统参数包括电池包总电压,熔断器正、负端电压,高压母线正、负端电压,母线电流,每个电池组电压以及电池组温度;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电池包的电压参数进行安全诊断,按顺序闭合接触器;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每个电池组的温度状态选择热管理方式,向整车控制器发出请求信号。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安全诊断、热管理,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电池包的寿命以及续航里程。

    2017-11-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