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吉林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方形电池成组方法及其液体换热装置

    本发明为方形电池成组方法及其液体换热装置,属于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电池液流换热的换热装置及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提高。本装置去除以往的电池间有流体流动的换热结构,采用在电池单体间布置石墨衬垫和换热片的方式,流体从底部焊接的液流换热板内流过,从而带走电池传递给石墨衬垫和换热片的热量。这种布置方式避免了大量液体流动在电池之间,有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同时当电池包受到撞击时,避免电池正负极通过流体形成短路,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对整个热管理装置的分水器、分水器固定套、固定保护结构以及外部壳体进行了设计。

    2017-05-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包括:主制冷剂循环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按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膨胀阀、车内换热器的顺序流动,或者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按压缩机、车内换热器、膨胀阀、车外换热器的顺序流动;除霜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依次流经除霜节流阀、车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再回到压缩机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具有良好的除霜效果,除霜时间短,车内温度波动小,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2017-05-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电池组温度均衡性和轻量化提升的增效控制装置。该装置的高导热石墨套套装在柱状电池外表面,并通过背胶紧密粘附,达到柱状电池良好的温均性,所述柱状电池成组通过高导热石墨带围绕粘附串接形成一列,高导热石墨带两端与两侧的传热板表面粘接,传热板内设有导流片,成组柱状电池通过高导热石墨带和传热板内液流实现热量导入、导出传递,达到电池组热管理冷暖温度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包轻量化和安全性,电池套装高导热石墨套保证各电池温均性;外部两端传热板采用逆流设置和槽道导流形成多腔室流动,提高了换热能力,降低了传热温差。

    2017-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组复合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复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信号巡检控制器、PCM相变冷却器、电池风冷散热器、电池液冷散热器、热泵空调、循环泵、三个电磁控制阀、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内的四组温度传感器及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周围的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具备PCM相变冷却、风冷散热器冷却和热泵空调辅助冷却的联合热管理能力。在动力电池组热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时判定电池组内温度和时间步长控制方法调控各热管理支路的运行与关闭,实现动力电池组入口冷却液流温度的梯级降序冷却,避免低温入口冷却液与初始高温电池组间的大温差换热引起的剧烈温度波动,提升热管理过程电池组内温度一致性,保障电池组效能和安全。

    2017-01-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包括:主制冷剂循环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按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膨胀阀、车内换热器的顺序流动,或者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按压缩机、车内换热器、膨胀阀、车外换热器的顺序流动;除霜回路,其被配置成使得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依次流经除霜节流阀、车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再回到压缩机中。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式汽车空调,具有良好的除霜效果,除霜时间短,车内温度波动小,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2017-01-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充电宝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宝,包括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系统、健康诊断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人机交互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充放电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健康诊断系统同时与储能系统以及电动汽车通讯连接,对储能系统中的锂离子电池组以及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电池组进行健康状态的诊断,并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系统显示诊断过程和结果,所述人机交互系统还通过充放电控制系统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热管理系统分别与储能系统和充放电控制系统连接,对储能系统和充放电控制系统进行热管理。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的特点,且具有健康状态监测功能,满足电动汽车对充电和续航里程的需求。

    2016-11-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池组复合热管理系统及温度一致性主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复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信号巡检控制器、PCM相变冷却器、电池风冷散热器、电池液冷散热器、热泵空调、循环泵、三个电磁控制阀、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内的四组温度传感器及设置在动力电池组周围的温度传感器,该系统具备PCM相变冷却、风冷散热器冷却和热泵空调辅助冷却的联合热管理能力。还涉及一种温度一致性主动控制方法,在动力电池组热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时判定电池组内温度和时间步长控制方法调控各热管理支路的运行与关闭,实现动力电池组入口冷却液流温度的梯级降序冷却,避免低温入口冷却液与初始高温电池组间的大温差换热引起的剧烈温度波动,提升热管理过程电池组内温度一致性,保障电池组效能和安全性。

    2016-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电池组温度均衡性和轻量化提升的增效控制装置。该装置的高导热石墨套套装在柱状电池外表面,并通过背胶紧密粘附,达到柱状电池良好的温均性,所述柱状电池成组通过高导热石墨带围绕粘附串接形成一列,高导热石墨带两端与两侧的传热板表面粘接,传热板内设有导流片,成组柱状电池通过高导热石墨带和传热板内液流实现热量导入、导出传递,达到电池组热管理冷暖温度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包轻量化和安全性,电池套装高导热石墨套保证各电池温均性;外部两端传热板采用逆流设置和槽道导流形成多腔室流动,提高了换热能力,降低了传热温差。

    2016-07-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车载智能集成充电器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智能集成充电器,属于交通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交流电源通过电缆连接到动力电池充电系统模块的输入端,采用隔离铠装电缆连接到动力电池组充电输入端;动力电池组输出端采用电缆输入到DC DC变换器,动力电池充电系统输出电缆连接到DC DC变换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变换器输出采用电缆连接到车载电子蓄电池;动力电池数据采用电缆进入热管理和充电管理模块。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对电动汽车充电器完成集成化小型化设计,实现智能化充电管理,因此提高了充电效率,热损失比较小。而且在充电过程同时提取电池电参数和热参数,实现集成化、智能化、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2016-04-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主进油管、主出油管、第一出油管、温度传感器以及外部循环系统。主进油管上设置有主进油槽,主出油管上开设有主出油槽,主出油槽的宽度能够进行调节。第一出油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油槽,第一出油槽的位置能够相对于第一出油管长度方向前后调节。冷却液通过出油槽进入电池箱内与电池组换热,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调节出油槽的宽度和第一出油出油槽的位置,使冷却液从主出油槽和第一出油出油槽流出,以增大特定区域冷却液的流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保证电池组工作在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并且保证各个单体间的温度差异在理想的范围内。

    2015-12-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主进油管、主出油管、第一出油管、温度传感器以及外部循环系统。主进油管上设置有主进油槽,主出油管上开设有主出油槽,主出油槽的宽度能够进行调节。第一出油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油槽,第一出油槽的位置能够相对于第一出油管长度方向前后调节。冷却液通过出油槽进入电池箱内与电池组换热,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调节出油槽的宽度和第一出油槽的位置,使冷却液从主出油槽和第一出油槽流出,以增大特定区域冷却液的流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电池组工作在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并且保证各个单体间的温度差异在理想的范围内。

    2015-12-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位于电池箱体内部的箱内液体循环路径和位于电池箱体外部的箱外液体循环路径;箱内液体循环路径包括加热单元A、热交换器A、液压泵A、三通阀A及流量分配单元;箱外液体循环路径包括燃料加热器、开关阀、开关阀C、热交换器B、开关阀A、三通阀B、散热器、空调系统、储液罐及开关阀D。使电池系统在充电状态以及不同的行驶状态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温度下,保证各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均衡以及降低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能耗,从而保证在不同的车辆状态下都能够采用合理的热管理方式对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延长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动车电池的使用成本以及整车能耗。

    2015-05-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