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所述热管理装置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壁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与电池单体匹配的电芯模型。在所述模具相邻两排所述电芯模型之间放入有冷却通道模型。所述模具中注入有固化材料,并使所述固化材料固化成型。待所述固化材料成型后,去除所述冷却通道模型,以在成型后的所述固化材料中形成冷却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热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简单实用,制作热管理装置速度快,制造的热管理装置带有冷却通道,使热管理装置的冷却效果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液冷系统、散热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电池液冷系统包括乙二醇水溶液循环系统和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乙二醇水溶液循环系统包括补偿水箱、动力电池、第一水泵,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膨胀阀、冷凝器、压缩机,故而增加的散热系统在智能冷却管理系统外部并联一个发动机冷却系统,借用智能冷却管理系统的吸风式电子风扇进行吹风冷却;新型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相比于原系统改动较小,更加节能,电池温差可以更加均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换热板、多个支撑板、多个集流管和管接头。所述换热板内设有纵向贯通的换热腔;多个所述换热板与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水平方向交错设置;所述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端部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管接头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流管之间,且所述管接头横跨所述支撑板。该热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整体重量较轻,且整体换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复合型换热结构、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以及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电池系统的若干电池模组设置在复合型换热结构上;在电池系统处于低倍率工况时,通过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向复合型换热结构的第一换热结构中循环输送冷却媒介,对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在电池系统处于高倍率工况时,通过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向复合型换热结构的第二换热结构中循环输送冷却媒介,对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电池系统工况不同的热管理需求相差大,而造成的热管理系统冗余、利用率低以及系统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及功耗低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热管理控制策略,步骤如下:车辆在行驶时先进行准备阶段,闭合加热正负继电器与电池正负继电器,发送指令给充电桩,充电桩准备就绪后发送握手AA指令,BMS断开充电负继电器;请求加热的电压电流,开启加热,进入仅加热状态,当预设的温度参数达到电池可充电温度时,BMS降压,调整为电池当前电压,闭合充电负继电器;降压后,并不断开加热继电器,降低加热功率,给电池系统进行维温状况,电池边充电边进行维温加热;当电池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断开加热继电器,电池进行运行或仅充电状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台架,包括台架本体及安装于台架本体上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系统中包括:燃料电堆模拟器;膨胀水箱;排气口与膨胀水箱进气管连接的散热模块;补液口与膨胀水箱补液口连接的水泵;进水口与水泵出水口连接、大 小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散热模块进水口和燃料电堆模拟器进水口连接的节温器;进水口与燃料电堆模拟器出水口连接、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的去离子器;进水口与散热模块出水口连接的中冷器;进水口与中冷器出水口连接、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的PTC加热器;分设于管路中的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其专用于PEMFC动力系统水热管理,结合燃料电堆模拟器,实现燃料电堆流动传热情况的模拟及热管理测试系统性能的测试。
本申请提供电池热管理监测装置及电动汽车,所述装置包括导热隔热复合板、流道板、电池模组、监测板及处理单元;所述导热板与所述隔热板贴合在一起,所述导热翻边设置于所述导热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热板垂直;所述导热隔热复合板并行设置在所述流道板上;所述电池设置在相邻的导热隔热复合板之间,所述监测板设置在所述电池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端并与所述电池接触;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监测板电性连接,根据通过所述监测板监测到的温度对所述电池进行监测。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监测装置,能够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电池因过热发生故障时,能够将危害降低并及时地通知用户电池的异常情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所述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从上到下垂直分布的电芯单元(5);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端盖(3);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板(1);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盖板(2);所述侧板(1)内具有用于进行冷却液循环的、中空的循环水道;所述侧板(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冷接头(4);所述循环水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水冷接头(4)相连通。本发明可以在保证电动乘用车中电池模组的安装空间和安装高度不变的基础上,保证水冷结构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降低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风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热管理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电动汽车增程器热管理系统包括电驱动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电动汽车内部的电器设备的工作温度,且向所述增程器提供预热所需高温冷却液;发动机水套,在所述电动汽车电量降低到设定阈值时,利用所述电驱动冷却装置的高温冷却液对未启动的所述增程器进行预热。本发明利用冷却液吸收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电器元件的余热和废热对未启动的增程器进行预热,改善了增程器的启动性能降低了油耗以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支架、空调机组、电池模组、送风风道、回风风道以及电池热管理控制柜,所述电池热管理控制柜连接控制所述空调机组;所述电池支架包括风墙和支架,所述风墙上设有若干第一进风口和若干第一出风口,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空调机组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送风风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回风风道相互连通,所述送风风道和所述风墙的第一进风口相互连通,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所述电池模组。本发明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冷却模式,具有结构紧凑、冷却均匀、主动高效、可快速冷却等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电池系统及新能源汽车,该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和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层子模组和至少一个卡板组,每个卡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板,每个卡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单体电池的卡接孔,每个卡接孔的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每个凸台开设有第一通孔;热管理装置包括容纳电池模组的密封腔,密封腔的第一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液口,第二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端面上的进液口对应的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第一通孔连通。通过上述设计,进入密封腔的液体介质可以与电池模组的各个区域接触,可以达到更好的热管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至少一层子模组的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液冷扁管,所述液冷扁管包括多个子扁管以及多个折弯连接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扁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层所述子模组的空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扁管通过一个所述折弯连接部连通,所述支撑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折弯连接部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液冷扁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扁管褶皱甚至塌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