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动力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有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与储液槽连通,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这种热管理装置与传统的加散热装置相比,大大减小了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阻,热传导率明显提升。

    2016-09-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液冷结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液冷结构,包括连接支架、散热支架、圆柱电池、液冷管道、热管、铝基板、泵、温度传感器、加热制冷装置及控制器,圆柱电池的两末端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散热支架的外表面上凹陷形成有凹槽,在散热支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连接支架安装于圆柱电池的两末端,其包括将正极耳和负极耳收容于其中的收容部,连接支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和突起部,热管包括连接部以及末端部,末端部安装于通孔中,连接部安装于铝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液冷管道嵌入于铝基板中,液冷管道的进液口与加热制冷装置相连,加热制冷装置同时与泵和控制器相连,泵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温度传感器与圆柱电池相连。

    2016-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包括连接支架、散热支架、圆柱电池、热管、铝基板以及散热片,圆柱电池的外层由绝缘膜包裹,两末端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散热支架的外表面上均匀间隔凹陷形成有若干个凹槽,在散热支架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圆柱电池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连接支架安装于圆柱电池的两末端,其包括将正极耳和负极耳收容于其中的收容部,在连接支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和突起部,凹陷部和突起部相间隔设置,热管包括连接部以及末端部,末端部安装于通孔中,连接部安装于铝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在铝基板的另一侧表面贴合组装散热片。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结构能够有效保证电池组温度均匀性。

    2016-08-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有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与储液槽连通,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这种热管理装置与传统的加散热装置相比,大大减小了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阻,热传导率明显提升。

    2016-07-2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闪蒸过冷补气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蒸过冷补气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车内空调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车外空调换热器、驱动电机废热回收换热器、驱动电机换热器、电机水泵、闪蒸过冷补气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多入口气液分离器和热管理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车辆动力系统和车内热环境一体化综合热管理,回收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以及动力电池系统的废热,实现闪蒸过冷补气自动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减轻了制热时车外换热器的负荷,保证了驱动电机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可避免对其的热损伤;具有成本低、高效节能、维护方便等特点。

    2016-07-06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多选择的PACK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属于一种多选择的PACK热管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PACK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直流调速风扇2,若干电池组4,箱体,进风风道3,回风通道5,换热模块1;灵活的使用方式配合箱体的循环风道,加上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电池组对温度稳定的要求难题,构成了可靠的电动汽车PACK管理装置。

    2016-06-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整车热管理方法及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方法及整车热管理系统。方法中,由操作者在经济冷却模式和强化冷却模式中选择一种冷却模式,以该冷却模式所对应的节温器开启温度、节温器全开温度、多个第一设定换档温度分别作为第一设定温度、第二设定温度和多个第一标定温度值,当发动机出水温度上升至第一设定温度时,节温器部分开启,当发动机出水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并升高时,节温器的开度增大,当发动机出水温度上升至第二设定温度时,节温器全开,当发动机出水温度每上升或下降到一个第一标定温度值时,所述风扇换档。系统包括选择器、传感器、风扇和节温器。整车热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在尽量少的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解决缓速器开启时的整车散热问题。

    2016-06-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两速电控水泵的发动机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速电控水泵的发动机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电控水泵置于两速模式时,根据发动机转速与负载率以及各调控子单元获取的被控参数将电控水泵设置为半速运转或者全速运转。该装置基于上述方法实现。本发明中水泵转速与发动机负荷关联,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同时还可以兼顾到发动机其他热管理的需求,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2016-05-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热管理效果较差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及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该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腔体,腔体内有隔热板,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热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形成有侧风道;壳体上形成有第一中心风道和第二中心风道,第一中心风道延伸有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二进风风道,第二中心风道延伸有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进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二腔体连通;壳体内装设有风扇,第一腔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与第二腔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用于均衡电池包的温度。

    2016-04-2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热管理效果较差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及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该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腔体,腔体内有隔热板,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热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形成有侧风道;壳体上形成有第一中心风道和第二中心风道,第一中心风道延伸有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二进风风道,第二中心风道延伸有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进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二腔体连通;壳体内装设有风扇,第一腔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与第二腔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用于均衡电池包的温度。

    2016-03-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充量自动调节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量自动调节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式车内环境热管理、驱动电机系统废热回收与热管理、动力电池系统废热回收及热管理、不同运行模式的工质充量自动调节等,实现了对前三者的综合一体化热管理,相对于目前的电加热采暖系统可节约50%以上的电能,从而可延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驶里程30%以上;回收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废热、动力电池系统的废热,实现工质充注量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减轻了制热时车外换热器的负荷,保证了驱动电机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而且可避免对其的热损伤、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016-03-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连接到交流电源线上的车辆及其控制器

    本文描述了用于连接到交流电源线上的车辆及其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原动机和至少一个电动机发电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可以被构造为插电式混合系统,并且使用在控制器指令控制下的动力系统以供应电能到交流电源线(以服务交流电网)或从交流电源线抽取电能,从而给车辆上的电池添加电能。在一些方面,车辆可以测试车载电池是否可以满足给交流电源线服务所需的电能,或者如果不满足,则测试是否从原动机抽取电能以及抽取多少电能。在一些方面,如果动力系统正使用原动机给交流电网供电,车辆可以具有车载热管理系统,以动态地向动力系统提供期望的热耗散。

    2016-03-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