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扁管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液冷扁管包括管壁、内壁及结构加强件;所述内壁设置在所述管壁内,用于将所述液冷扁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供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管壁及内壁可弯折;所述结构加强件设置在所述管壁或内壁中,用于阻止所述通道在弯折时空间被挤压。与现有的液冷扁管相比,本发明增强了液冷扁管的强度,使液冷扁管在弯折时,其转弯处不会出现塌陷、褶皱等情况,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冷扁管在转弯处塌陷或褶皱导致的通道堵塞使液冷扁管内液体流通不畅、热管理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接头及热管理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管理接头通过设置压缩板以及热敏材料,通过热敏材料的形变可以改变柔性连接部的状态,从而实现调节热管理接头流量的作用,使得该热管理接头可以根据电池模组中的温度变化适应性的调整流经热管理接头的液体的流量,实现对电池模组适应性的热量管理,提高电池模组热量管理的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进气系统及热管理方法、装置,该系统包括:增压器、中冷器、柴油机进气管、电控单元和电控阀,其中,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电控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电控阀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电控阀的第二出气口和所述中冷器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柴油机的进气管连通;所述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工况控制所述电控阀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开度,实现调整所述中冷器的进气量。本发明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模式及运行工况中的进气需求温度可以对电控阀进行控制,实现了提高发动机的热管理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设备及电源装置,热管理设备包括具有容纳空间以容纳多个电芯的壳体结构,设置于壳体结构的冷媒流通通道,设置于电芯的表面的受热膨胀层,设置于电芯与受热膨胀层之间以检测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压力值的控制器,所述控制装置中预存有第一预设值,所述控制装置在存在所述压力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进口和出口与所述储存设备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以对各电芯起到有效可靠的热管理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系统、车载动力电池系统以及外置热管理系统;充电桩系统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桩系统连接普通供电网络,以存储来自普通供电网络输入的交流电,并将存储的交流电转化为相对较高输出功率的直流电从充电接口输出;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之间设置有供冷却媒质流动的导热管路,导热管路上设置有导热接口;外置热管理系统通过导热接口与车载动力电池系统连接;外置热管理系统中储存有冷却媒质,充电时,外置热管理系统利用导热接口,向导热管路中输入冷却媒质,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本发明的快速充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低成本、易于实现、且充电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结构,每个所述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螺旋式液冷管;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吸收电池模组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提高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中,并与每个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用于对每个所述单体电池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塑料液冷管以及铝塑膜,所述塑料液冷管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铝塑膜设置在所述导流槽中并与所述塑料液冷管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铝塑膜防止外部水汽渗入到位于所述热管理装置中的单体电池中,并通过所述导流槽将渗出的水汽凝结的水导出至外部环境中。由此,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有效散热,有效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密度,同时能够防止外部水汽渗入到位于热管理装置中的单体电池中,有效保护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管、液冷管接头以及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位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两个侧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一热管理空腔。热管理空腔中包括有多个导流结构,每个导流结构分别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连接,相邻的两个导流结构之间形成热管理通道。由此,通过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该支撑结构,在热管理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能够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耐受强度,进而有效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良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扁管、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扁管包括一端开口的进液管、一端开口的出液管以及多个并行设置的子扁管;所述子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子扁管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进液管的开口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出液管的开口端,多个并行设置的所述子扁管迂回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组中的电池散热效率,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液冷管及弯折仿行件;所述液冷管包括多个子扁管及至少一个弯折连接部,所述多个子扁管相互间隔设置,并在相邻两个子扁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层子模组的容纳空间,相邻两个子扁管通过一个弯折连接部连通;所述弯折仿行件套设在所述液冷管的弯折连接部上,以使所述弯折连接部在对应套设的弯折仿行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弯折状态。所述温控组件折断概率低,对应弯折部分不易变形,可在降低折断概率的情况下对电池模组进行温控管理,降低电池模组热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本方案中,热管理组件包括由发泡材料形成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中的散热扁管。其中,固定架具有与单体电池相匹配的呈阵列设置的容纳孔;散热扁管往复弯折地设置于固定架中,并与每层容纳孔相配合以对位于每层容纳孔中的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本方案中的热管理组件可与电池组进行热交换,且可直接对电池组进行固定,以组成电池模组。该方案有助于减少形成电池模组的部件,简化电池模组成型的工序,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及电动车。该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包括箱体、具有多个液冷板的液冷组件、密封圈、封闭件、多个汇流件和多个电池模组,箱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腔,液冷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各电池模组固定贴合于各液冷板,各汇流件交错设置于多个电池模组之间,每个汇流件与每两个电池模组电性连接以形成具有两个自由端的模组结构,密封圈设置于开口边缘,封闭件扣合于密封圈远离开口边缘的位置。该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能对电池进行局部针对性热管理,提高热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