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用于电力电子模块和电池的组合冷却回路的操作。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被引导通过牵引电池、电池冷却器、电力电子装置和散热器的冷却剂回路。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冷却剂回路中的电池旁通阀,所述电池旁通阀被配置为:当位于旁通位置时,使冷却剂绕过牵引电池和电池冷却器。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车厢制冷需求大于预定需求,对电池旁通阀进行操作,以使得电池旁通阀位于旁通位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失控抑制作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体、控制器、换热器、循环泵、进水管和出水管,电池箱体内的相邻两组电池之间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进口端与进水管相连通,却管的出口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换热器和循环泵相串联且与出水管、进水管相连通,特点是电池箱体内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池箱体与电池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每根冷却管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内存储有吸热物质,储液箱与冷却管的连通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流量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优点是当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阻断热失控的传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PTC液体加热总成,其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冬季热量供应不足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设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设有高压连接器和低压连接器;控制盒内设有控制板,高压连接器和低压连接器均与控制板相连;还设有加热铝座和水箱,加热铝座分别和水箱、控制盒固定连接,加热铝座上设有PTC加热组件,PTC加热组件上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与控制板相连;水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加热铝座与水箱围成的加热空腔分为上下两层,水箱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下层相通,出水管与上层相通,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加热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真空液冷耦合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电池组、设置在电池组两侧的中空的冷却板、与冷却板连通的带液压泵的液冷回路以及电池控制单元;液冷回路连接有温度控制器、电磁阀、换气装置和真空泵,温度控制器连接有冷却液备用罐,换气装置包括带有滤网的储气罐以及和液冷回路连接的进气阀。本发明通过换气装置和真空泵系统使冷却板形成的真空板,隔绝了电池组之间的温度传导,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解决了在电池组密集区域温度局部升高的隐患,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提升了整车动力电池系统的续航能力和寿命;当局部温度异常时,可以迅速填充液体降温,使电池组以及整车系统的温度重新达到平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的新能源冷热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内的风机盘管机组,其用于调节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的温度;与风机盘管机组连接的吸收式制冷机,其用于向风机盘管机组提供冷源;与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的冷却塔,其用于向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冷却水;分别与风机盘管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用于向风机盘管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提供热源;第一流量控制器,及,第二流量控制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用于分布式储能电源系统的热管理方式,解决了分散式、大规模集装箱式储能电源系统的热管理问题,保障锂离子蓄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了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热管理的活塞摩擦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活塞顶部传热测控子装置、活塞底部传热测控子装置、缸套水腔侧传热测控子装置、支承钢架和缸套 活塞间测摩擦机构;所述活塞顶部传热测控子装置、缸套水腔侧传热测控子装置和活塞底部传热测控子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在支承钢架上,缸套 活塞间测摩擦机构安装在支承钢架的内部;所述活塞顶部传热测控子装置包括喷火嘴支承和喷火嘴,所述喷火嘴支承安装在活塞上部,为圆盘形,中间部位开一个圆孔,所述喷火嘴穿过该圆孔,并固定在喷火嘴支承上。该装置能满足研究传热对摩擦影响的需求,在测量缸套 活塞间摩擦力的同时,能对活塞顶部、裙部的温度场进行精确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热管理系统,属于混合动力车技术领域。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主冷循环路径,该主冷循环路径通过主散热器对发动机、变速箱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暖风制热循环路径,由发动机冷循环支路出口、电制热器、暖风换热器、循环泵一、双通阀一、发动机冷循环支路入口连通构成,所述暖风制热循环路径至少包括发动机工作时的发动机冷循环生热制热工作模式和发动机不工作时的电制热器制热工作模式,既能够满足整车的暖风要求,又充分利用了发动机散热产生的废热,使得整车内的能源得到合理循环和利用,从而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基站热管理系统将包括电池在内的所有基站设备集中设置在设备柜内,制成一体化结构,正常工作时,空调器只需要对设备柜内的少量气体进行制冷,节约电能;根据不同工况,系统能够在三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不会出现空调器常年持续运行的现象,空调器相关设备不易损坏,大大降低了维护所需的零部件成本的人工成本;电池柜内设置温控装置,可针对电池的使用要求进行辅助温度调节,确保电池正常运行;设备柜内的温控装置可根据当前温度对风机转速进行调节,实现辅助调节,增强降温效果,节约电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系统,由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的液流换热系统,液流换热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泵、过滤器、阀门和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NI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和上位机。动力总成各部件分别由各自的液流换热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上位机通过NI控制器向液流换热系统、电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分别采用功率分析仪和测功机测量电参量和机械参量,可以测试不同温度和运行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能量流及能量损耗情况。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参数采集系统。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上位机;中央处理器控制各模块工作并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数据采集模块采集锂电池组电参数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分别检测锂电池组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检测值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上位机实时显示电池状态,通过BP神经网络分析接收到的数据从而对电池状态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向中央处理器下达相应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并显示锂电池组数据,自动判断锂电池组运行状态并对充放电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对电路和电池进行保护,避免锂电池故障造成的损失和危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池托盘本体、管路、热界面材料、电池,电池托盘本体内具有安装槽,安装槽连续分布在电池托盘本体且是开口式,在安装槽连续的两端具有一个进液口和一个出液口,管路安装在安装槽内,用于传输传热介质,热界面材料布置在管路上方,电池,压装在电池托盘本体处,并将管路及热界面材料压紧;本发明采用的铸造电池托盘本体在整体重量上、布置空间上和产品质量保证上都有较大的优势,用到的薄壁管路符合汽车轻量化要求;管路不承载,由电池托盘本体承载电池及相应零部件,显著降低其被破坏的可能性,系统可靠性高。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组件,包括半导体热电装置、散热器、位于电池箱体内部的均温板,半导体热电装置位于散热器、均温板之间,均温板的周圈与动力电池箱体的底板固定连接,均温板的上表面与动力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的底部相接触,均温板的下表面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散热器经由底板上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动力电池箱体的外部。本设计不仅方便装配和维修,而且提高了组件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