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中国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能量优化的飞机机电系统热管理方法

    本申请属于飞机热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量优化的飞机机电系统热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吸收热源热量后的冲压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管路引入燃油箱及机载制氮设备,作为油箱增压的气源及机载制氮的补充气源;从发动机外涵风扇后端引出空气作为冷源引入冷油箱换热器,所述冷油箱换热器浸泡在燃油箱的燃油中。本申请优化了冲压空气的使用方式,利用这部分气源作为油箱增压和机载制氮系统的气源,有效减少了发动机的引气量,通过设计冷油箱,从发动机外涵风扇后引出空气作为冷源,冷却燃油,降低了燃油的温度,提高了燃油的热沉能力。

    2020-04-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锂电池火灾危险性综合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火灾危险性综合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电动振动台的设计,既能够为锂电池组营造新能源汽车的行驶环境,也能够作为负载为锂电池组提供电源输出点;能够对多种不同规格的锂电池组进行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并预测使用寿命;以锂电池组的发热温度为基准,能通过空调降温系统对锂电池组进行适当降温,并对降温性能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分析控制锂电池组火灾发生的情况;以防爆测试箱作为锂电池组的火灾危险性测试环境,且防爆测试箱设计了带单向泄压阀的泄压管,确保锂电池组的整个测试过程是安全的,避免爆炸风险;测试结果能够为锂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利于安全、可靠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设计。

    2020-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压差式自调节活门

    本申请属于飞机燃油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差式自调节活门。包括:壳体、底座、活门、顶盖以及活塞。壳体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具有腔体C,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座;底座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底座具有腔体B;活门的活门连接部抵接底座,中心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顶盖的一端与壳体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拧入式管接头;活塞的活塞头部设置在壳体的第一连接部内部且抵接顶盖,活塞头部与拧入式管接头之间形成腔体A,活塞杆穿过基座的第一通孔以及活门的第二通孔,其阶梯部抵接第一弹簧,活塞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头部以及基座限位。本申请能够自调节其开度,提升散热性能。

    2020-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透明度与疏水性可调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制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度与疏水性可调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制法及应用。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具有连通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其透明度为20~95%,与水的接触角为0~158°,孔隙率为80~99 9%,比表面积为100~2000m2 g,热导率为0 010~0 030W (m*K),直径为10μm~3mm,长径比大于1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具有多功能基团的线性有机硅氧烷聚合物的纺丝溶液;采用湿法纺丝法,将所述纺丝溶液注入碱性凝固浴,获得二氧化硅凝胶纤维,再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本发明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纤维热导率低,具有可纺性,透明度可调,疏水性可控,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020-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芳纶/碳纳米管杂化气凝胶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 碳纳米管杂化气凝胶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芳纶 碳纳米管杂化气凝胶薄膜包括连通的三维网络状多孔结构以及覆设在三维网络状多孔结构上的疏水层,所述三维网络状多孔结构由芳纶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相互搭接形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分散液、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混合形成混合分散液;并施加于衬底上,再转移至凝固浴,经溶胶-凝胶置换形成杂化凝胶薄膜,再进行干燥处理,获得杂化气凝胶薄膜,最后以疏水树脂溶液浸润,获得芳纶 碳纳米管杂化气凝胶薄膜。本发明的杂化气凝胶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和疏水性能,以及优异的焦耳热效应和电磁屏蔽性能,可应用于智能薄膜、个人热管理、可穿戴电磁防护等领域。

    2020-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获取安全模型和安全监控目标;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检测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根据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值,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车辆动力电源的安全监控,保障不同运行场景下动力电源系统的安全,增强了车辆的安全性。

    2020-04-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适应于空间核热推进系统的热控装置

    一种适应于空间核热推进系统的热控装置,包括低温绝热防护结构、低温贮氢罐、第一换热器、空间发电模块、辐射散热器和低温制冷机。低温绝热防护结构包覆于低温贮氢罐外围;低温贮氢罐内的工质氢一路直接进入核热反应堆,另一路对核热发动机喷管冷却后再进入核热反应堆;核热反应堆堆芯内的热量传递给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将堆芯余热传入空间发电模块;空间发电模块利用一部分热量进行发电,剩余热量传输给辐射散热器进行空间辐射散热;空间发电模块发电的电能控制低温制冷机制冷,保证低温贮氢罐内工质维持低温贮存状态。本发明既具有可靠性高(无运动部件)、传热散热效果好的优点,又具有结构简单、综合热管理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2020-04-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循环单元、空调风控单元和动力部件温控单元;其中热泵循环单元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喷射器和设置有内置换热器的气液分离器,空调风控单元包括均设置于风道内的蒸发器和冷却器,动力部件温控单元包括动力部件冷却装置和循环泵,以控制空调风控单元处于制冷循环状态、制热循环状态、除湿循环状态或除霜循环状态,并控制动力部件温控单元处于制冷散热循环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提高现有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综合性能以及能源利用率。

    2020-04-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其中,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回路和动力系控制回路。电池控制回路耦接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动力系控制回路包括主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动力系控制回路中的热传递流体从主路能分别流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最终又回流至主路,主路上设有散热器,第一支路耦接到电动汽车的至少一个动力系部件,第二支路上设有开关阀;还包括能将第二支路与电池控制回路耦接的第一阀组件及能将散热器与主路断开或连通的第二阀组件。本发明利用动力系部件余热加热电池组,保证电池的低温放电功率;动力系与电池组共用散热器散热,减少电池组的冷却装置的开启时间,节省能耗。

    2020-04-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三通水阀二、电池散热器和三通水阀一连通开启电池散热模式;并联的前暖风和所述后暖风、水冷冷凝器、高压加热器、三通水阀三以及膨胀水箱一连通开启热补偿模式;电池、三通水阀三、前暖风、水冷冷凝器、高压加热器和三通水阀二连通开启电池加热模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三通水阀一、三通水阀二和三通水阀三的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电池散热模式、热补偿模式和电池加热模式,实现快速切换不同模式,同时在电池温度不高时利用电池散热器为电池散热,比直接利用中间换热器进行散热更节能。

    2020-04-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液态全浸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全浸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包括:试验箱,为上方开口设置,其内存放有阻燃液,用于放置待试验电池进行试验;温度检测装置,该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液体温度检测装置和电池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控制装置,设置在外界靠近试验箱的位置上,并与试验箱内连通,用以调控试验箱内的具体温度;信息分析控制电脑,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温度控制装置均与信息分析控制电脑耦接。本实用新型的液态全浸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通过试验箱、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以及信息分析控制电脑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一个试验温度可调的实验平台,有效的对于锂电池热管理进行实验了。

    2020-03-2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空间望远镜的智能热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望远镜的智能热分析系统,包括接口模块;参数抽样模块,用于抽样并生成空间望远镜的多组热设计参数;热分析批处理模块,用于经由所述接口模块接收所述热设计参数,并将所述热设计参数以文本文件的形式批量输入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参数提取模块,用于经由所述接口模块提取所述有限元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并构建仿真结果数据集;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仿真结果数据集进行热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该智能热分析系统自动进行参数抽样、批量热分析以及参数提取,能够有效节省人力,降低时间消耗,提升热分析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空间望远镜的智能热分析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2020-03-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