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中国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级热管与车身结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三维超薄热管组和车身热管,三维超薄热管组由若干个超薄蒸发板和一个冷凝器组成,冷凝器中含有气液分流板,其底面含有渐缩接口,超薄蒸发板与渐缩接口通过密封圈和自卡式套环连接,动力电池单体与三维超薄热管组的两个超薄蒸发板紧密贴合,冷凝器的上表面与车身热管的底部吸热腔通过高导热材料紧密贴合,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两级气液相变传热快速地传输到车顶向环境散热。本发明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与车身结构巧妙融合,增大散热面积,并能够利用汽车运动过程中的气流进行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电池包结构紧凑,控温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0-06-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振动强化的电池热管理以及热安全防护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强化的电池热管理以及热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由若干个电池单体串联并封装在密封壳中组成,所述密封壳顶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封装高导热、高潜热的升华材料;电池下箱体;所述电池下箱体内具有不导电的液态工质,所述液态工质将所述电池模组浸没;上盖板,设置在所述电池下箱体的顶端;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相对的两侧壁设置振动放大器,所述冷凝器通过导气管以及回液管与所述电池下箱体连接。本发明有效解决动力电池的控温、均温以及热失控蔓延抑制的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热失控预警能力。

    2020-06-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并排竖直放置的方型锂离子电池单体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锂离子电池组一侧设有液体入口管,另一侧设有液体出口管,箱体内还设置有微通道金属板,微通道金属板和锂离子电池单体间隔竖直排列,锂离子电池组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箱体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水泵、加热器、散热器和制冷器。本发明利用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相变潜热大、微胶囊相变过程温度恒定、悬浮液在水泵的作用下可以对流换热的特点,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用于电池热管理,主、被动热管理相结合,兼具加热和冷却功能,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组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2020-06-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回路、空调采暖回路、以及流体切换装置,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上设置有发动机、第一水泵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空调采暖回路上设置有加热器、第二水泵和暖风芯体,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回路和所述空调采暖回路通过所述流体切换装置相连,所述流体切换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空调采暖回路选择性地相互独立或流体连通。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能够将发动机冷却回路和空调采暖回路建立流体连接,从而合理地利用发动机的余热对乘员舱进行供暖,能够提高整车能量的利用率,降低整车能量损耗。

    2020-06-0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氯碱设备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氯碱设备的热管理系统,氯碱设备包括精馏装置、热水箱和用冷装置,热水箱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与精馏装置通过循环管路连通,热管理系统包括转化器和吸收式制冷机;转化器的热水出口与热水箱的第二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转化器的热水进口与热水箱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热水进口和第一热水出口,第一热水进口和第一热水出口串连在第二管路上,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与用冷装置通过循环管路连通。该热管理系统,利用转化器排出的热水为蒸馏装置供热的同时还为用冷装置供冷,使转化器释放的热量得以充分利用,提升了氯碱设备的热效率、降低了氯碱设备的运行成本。

    2020-06-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单元、驱动电机单元、空调单元、暖风芯体单元、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水冷冷凝器、四通换向阀和热交换器,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配置在驱动电机单元中,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配置在动力电池单元中,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和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相连接,驱动电机单元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动力电池单元相连接,水冷冷凝器配置在暖风芯体单元中,动力电池单元通过热交换器与暖风芯体单元相连接,空调单元与电机Chiller热交换器、电池Chiller热交换器以及水冷冷凝器相连接。本发明提出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热管理系统中热量的有效利用,可以节约电能,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

    2020-06-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及其热管理方法,包括电池箱以及排列在电池箱内的多个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由多个圆柱形电池顺序排列形成,相邻的两个电池组间隙之间均穿插有带孔隙的泡沫铜条,所述的泡沫铜条与电池表面部分接触,所述的电池箱内充有导热阻燃油,电池箱具有进口和出口;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电池箱的进口通入热态的导热阻燃油,与电池表面及泡沫铜条进行换热,以实现电池组的预热,从而保证电池组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温度范围内;当电池处于高温时,通过电池箱的进口通入冷态的导热阻燃油,冷态的导热阻燃油从电池箱进口不断流入,与电池表面及泡沫铜条接触换热后,从电池箱的出口流出,将电池热量带走,使电池组温度降低。

    2020-05-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保温壳体、二次电源、电热装置、燃料混合室、液泵、气泵、燃料电池电堆和水热管理装置,二次电源能够在燃料电池系统启动时为系统提供所需要的电能,待系统运行后反向为其充电,并在燃料电池发热时作为电能储存装置,燃料电池电堆是以甲醇水溶液为燃料,利用其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其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通过由外部供给的氧气与甲醇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发电,具有燃料洁净环保、电池结构简单、高比能量等特点,本系统通过将燃料电池的废热变废为宝,将耗电的传统风冷装置,改为系统保温循环散热,将燃料电池的热能储存,并进行利用,最终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可长时间储存使用。

    2020-05-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系统包括泵体、燃料电池电堆、第一三通阀、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一三通阀与泵体的进水口串联。第一冷却流道绕设于燃料电池电堆内且串联于泵体的出水口和第一三通阀之间,冷却液能够由泵体的出水口流经第一冷却流道后,通过第一三通阀流回泵体。第二冷却流道绕设于燃料电池电堆内,第二冷却流道通过第一三通阀与第一冷却流道串联,冷却液能够由泵体的出水口流经第一冷却流道后通过第一三通阀流入第二冷却流道,然后流回泵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系统,既能够满足快速暖机和冷却的需求,又能够使系统更加的集成化和小型化。

    2020-05-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比较预热水箱内冷却液温度Ttank和FCCU中设置的快速启动温度阈值T1;若预热水箱内冷却液温度Ttank不小于快速启动温度阈值T1,则预热水箱与电池堆的冷却回路相连通,预热水箱不进行补充加热;若预热水箱内冷却液温度Ttank小于快速启动温度阈值T1,则HCU进行动力电池SOC状态的检查。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比较预热水箱内冷却液温度与快速启动温度阈值,先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热水箱的补充加热,若需要,则进一步根据SOC状态进行补充加热,进而合理安排热管理系统中预热水箱的使用,简化了启动工序、加快了燃料电池的启动速度。

    2020-05-1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内燃机缸套热管理与热回收耦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缸套热管理与热回收耦合系统,包括耦合在一起的通过管路构成循环回路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和热管理系统,所述循环回路内流动有循环工质。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直接耦合了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将用于余热回收的循环工质同时作为缸套冷却剂,循环工质完成内燃机缸体冷却过程的同时完成缸套热回收过程,减少了系统部件,提高了热量回收利用率,且使内燃机缸套实现热管理。

    2020-05-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有效载荷光机电热一体化分析与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光学遥感器有效载荷光机电热一体化分析与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温度场计算,分别考虑遥感器载荷的温度场描述;步骤2、计算遥感器在不同温度场作用下所引起的光程差变化;步骤3、计算遥感器在热状态下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并与任务要求的光学性能指标相比较;步骤4、计算在热状态下电子学系统的信噪比并与任务要求的电性能指标相比较;步骤5、比较结果若满足指标要求,则加大输入给仪器的温度载荷,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至得到不满足指标的临界温度为止,以此作为热控指标;步骤6、通过环境模拟试验评估、验证设计结果;步骤7、综合以上结果,对热控系统加以改进和优化。本发明提高热设计指标准确性,提升设计质量。

    2020-04-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