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中国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液压油冷却系统、冷却风扇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动力包;水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发动机(4)水套和永磁发电机(14);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发动机(4)增压空气;液压油冷却系统用于风扇驱动系统冷却;冷却风扇驱动系统用于控制风扇转速;热管理系统用于冷却水和液压油的低温预热和流向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简单方便,节省了空间尺寸和重量,减少了能源浪费,使发动机绝大多数时间始终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有效的延长了发动机、发电机等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动车组的应用也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

    2015-03-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空气、热管和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

    一种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属于动力电池模块。该动力电池模块的三叶草式套筒每一圆筒内装有串联的圆柱形电池单体若干,各圆筒电池组中串联的电池单体数量相同,采用并联方式连接。本发明合理地将空气冷却、热管冷却和相变材料冷却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热管将散热较差的电池底部的热量导出,翅片用于将相变材料和热管中的热量散出,并合理地使用空气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冷却辅助翅片散热。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具有电池控温效果明显,结构简单紧凑,电池拆装方便,并可多个模块进行连接组成大电池组。本发明的若干个动力电池模块经过适当组合与设计后,适用于各种依靠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5-03-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

    基于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液压油冷却系统、冷却风扇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动力包;水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发动机(4)水套和永磁发电机(14);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发动机(4)增压空气;液压油冷却系统用于风扇驱动系统冷却;冷却风扇驱动系统用于控制风扇转速;热管理系统用于冷却水和液压油的低温预热和流向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装简单方便,节省了空间尺寸和重量,减少了能源浪费,使发动机绝大多数时间始终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有效的延长了发动机、发电机等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动车组的应用也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

    2015-01-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小型化阵列设备的液冷机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小型化阵列设备的液冷机架,分流器通过自密封卡口液体连接器连接外部冷却液源,在分流器主流道上有向模块冷板和电源冷板分流冷却液的分流道;模块冷板通过盲插液体连接器与分流器连通;相邻模块冷板之间形成收发模块的安装空间;两个电源冷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模块冷板整体的上方和下方;电源冷板通过自密封盲插液体连接器连接数字处理模块集成液冷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液冷机架兼具复杂流路组织、散热和承力功能,通过紧凑且巧妙的结构布局和流路设计,以有限的液冷资源实现了高热流密度的收发模块散热,同时兼顾多个具有差异化散热要求的功能模块的有效热管理,并实现了满足平台装载的小型化要求。

    2014-10-0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散热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储存容器,用于预先储存液态的工作物质;控制元件,用于当热负载工作发热时,控制所述储存容器向蒸发器释放所述工作物质;所述蒸发器,用于利用所述工作物质的气化,吸收所述热负载产生的热量,并释放所述热量。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应对散热系统体积、重量和能耗过大,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瞬时或短时释放工作物质来平衡热负载产生的相对较大的瞬时或短时热量,与常规制冷装置相比较,可利用相对较小的体积、重量以及电能消耗来平衡相对较大的瞬时 短时热负载。

    2014-08-1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肩并肩式侧泵浦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肩并肩式侧泵浦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泵浦耦合器耦合损耗大或者后处理剥离难度大的不足,该泵浦耦合器可以提供高功率、低损耗的泵浦,具有结构简单、耦合损耗小、功率扩展性好、便于热管理等优点,可应用于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系统。

    2014-07-2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箱以及开有通孔的模块箱顶盖,所述电池模块箱内还放置有至少三块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烧结热管,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烧结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设置在电池单体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冷凝端通过通孔伸出电池模块箱;蒸发端的管壁包括外层、包裹在外层中的内层以及填充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第一中间层,第一中间层的材料为金属相变材料,内层和外层的材料为金属铜或者铝;冷凝端的管壁为螺纹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利用热管散热的动力电池,其散热效果仍然不理想,能量利用率亦不高的问题。

    2014-07-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箱壁上开有通孔的电池模块箱以及模块箱顶盖,所述电池模块箱内放置有若干电池单体和若干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包括方形金属外壁、包裹在方形外壁内的圆形金属内壁以及填充在方形金属外壁和圆形金属内壁之间的金属相变材料夹层,所述冷凝端通过通孔伸出电池模块箱,所述电池单体主要由外壳包裹的电池构成,所述电池单体和脉动热管的蒸发端间隔设置,所述蒸发端贴合在电池单体的外壳上。本实用新型将金属相变材料及传统脉动热管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了一种新型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2014-07-0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中高压固体聚合物水电解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高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装置,系统主要包括核心部件电解池堆及水气热管理系统。水供应及管理过程部件包括:水箱、循环水泵、高压补水泵、两位两通电磁阀、水净化装置;气体分离及管理过程部件包括:阳极侧气水分离器、阴极侧气水分离器、单向阀、两位两通电磁阀、氢储箱、氧储箱。本发明流程简单、系统效率高,适用于各种高纯氢、高纯氧需要的场合,尤其是中高压高纯氢、高纯氧需要的场合,如作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冷却介质、半导体行业硅单品制备的保护气、以及高效储能等。本发明与燃料电池组合,可以构成可再生燃料电池系统,广泛适用于UPS电源、高高空以及空间站等场所的储能和用电。

    2014-06-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热管理方法,特别涉及燃料电池装置独立发电过程中负载改变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迭代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由初始化模块、参数采集模块、当前装置运转状态判断模块、控制逻辑生成模块、控制量计算模块、控制量下载模块及参数设定模块组成。当前装置运转状态判断模块,根据预设电堆温度及燃烧室温度区间进行判断;控制逻辑生成模块,根据之前及当前装置状态进行逻辑推导;控制量计算模块,其首次调节量是基于输出电流的,后续调节对前次调节定量修正;参数设定模块,可对热管理方法进行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回路结构清晰,算法简单,运行稳定可靠,适用性强等特点。

    2014-06-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集成散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散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载板、芯片、金属层及封装基板;载板上设置有通孔;载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与通孔连通,另一端与载板的外边缘连通;金属层设置在凹槽的表面;载板连接在芯片的上端;芯片封装在封装基板的上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散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芯片的散热性能,提高芯片的热管理性能和芯片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集成散热结构的制造方法将应用于散热的微流道结构直接集成在封装工艺中,解决了其传统散热结构在与器件集成过程中工艺复杂、不易操作的缺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4-05-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锂离子电池比热容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比热容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如下:首先,测试指定工况下电池的生热内阻,并对生热内阻与温度的关系进行数学拟合;然后,根据比热容基本公式、生热内阻与温度的关系、电池在稳态环境下特定工况工作时的温升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和在稳态环境下静置时的散热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推导出锂离子电池比热容的评估公式C’=I2R m[Q+S]。本发明对设备、测试环境要求低,测试周期短,估算结果准确度高,不需依照大量的电池化学材料基本数据,可以快速的得出结果,解决了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在各充放电工况下通过生热所引起的能量消耗的计算问题,结果可用于电池热管理设计。

    2014-05-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