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东风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增加电机余热回收功能,在不同环境下,对电机热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确保电机热量尽可能被整车利用,降低热管理系统能耗,可以实现车辆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整车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根据电机水温、电池温度、乘员舱温度综合判断,通过冷却液系统将热量进行合理分配。

    2021-01-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可控EGR冷却流量的汽油机双球热管理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EGR冷却流量的汽油机双球热管理优化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机械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散热器、热管理模块、膨胀水箱和EGR冷却支路,机械水泵的出水端与缸体水套的进水口连接,缸体水套的出水口分别连接到缸盖水套上水口、EGR冷却支路的进水端和热管理模块;EGR冷却支路出水端与热管理模块连接,热管理模块与散热器的进水端连接,热管理模块、散热器的出水端和膨胀水箱与机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膨胀水箱与缸盖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整车冷启动或暖机工况时,热管理模块关闭。实现快速暖机,降低整车油耗;提升整车暖风能力,提高整车驾驶性;明显提高冷却液温升速率,改善整车油耗。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及其安装结构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包括集成接头本体,集成接头本体两端分别开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集成接头本体内部中空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集成接头本体中部开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三接口,第三接口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的安装结构。本发明液冷管路与动力电池包的密封接头及其安装结构,有效解决液冷管路进出液接头与电池包箱体的密封性问题,且连接可靠性高,加工简单。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依次包括底板、中框和盖板三层,底板贴合电池模组,中框和盖板的外轮廓与底板的外轮廓保持一致,盖板表面设计有标准的矩阵式圆锥凸点矩阵结构,底板上开有两个带翻边的冲孔,冲孔上均连接有金属阳接头,底板、中框、盖板和金属阳接头通过钎焊工艺整体焊接在一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电池液冷板快速样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以机加工的工艺方式替代开模具的工艺方式完成零部件的制造,在液冷板样件阶段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和明显缩短开发周期,能到达量产产品的性能要求,便于完成整车级别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性能验证。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本申请公开一种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构建汽蚀控制策略模型和经济性控制策略模型,汽蚀控制策略模型的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转速、水温、以及热管理模块的开度,经济性控制策略模型的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转速、水温;持续间隔地同步获取发动机的转速、水温、以及热管理模块的开度;根据获取到的转速、水温,确定热管理模块采用汽蚀控制策略或经济性控制策略,得到热管理模块的目标开度量;根据得到的目标开度量,控制热管理模块的开度。本申请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水温,判断热管理模块是否采用汽蚀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水泵汽蚀风险,增加发动机的可靠性。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发动机暖机工况下热管理模块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本申请公开一种发动机暖机工况下热管理模块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转速、水温,并根据预设的发动机目标水温脉谱图,查询对应的目标水温;根据获取到的水温和查询到的目标水温,判断所述发动机是否处于冷机启动时,若是,间隔控制获取并打开至热管理模块的目标开度量,否则,采用PID控制获取并打开至所述热管理模块的目标开度量。本申请能够真实反应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以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2021-01-0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冷却液流向可控电池包、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液流向可控电池包、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电池包壳体和设置于电池包壳体内的液冷板,电池包壳体上设置有电池包进水口和电池包出水口,液冷板包括位于其左右两侧的第一液冷板管接口和第二液冷板管接口,第一液冷板管接口和第二液冷板管接口之间设置有冷却液流道,电池包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第一液冷板管接口和第二液冷板管接口通过管路连通、可改变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内流动方向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与电池包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的装置进水口和通过管路与电池包出水口连通的装置出水口。本发明消除了长期存在的温度分布的固定性,降低了电池包单体散热的差异性,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2020-12-2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车辆换电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辆换电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更换动力电池后,补充动力电池冷却液;充电;充电完成后抽干冷却液,备用。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电动车辆在更换动力电池过程中以及更换下后充电过程前后,动力电池冷却液外漏,避免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冷却液不足导致动力电池过热损坏或温度过低充电效率低的热管理问题,保证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车辆安全。

    2020-12-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优化结构

    一种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优化结构,涉及汽车领域。该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优化结构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且与车身连接的机舱横梁,机舱横梁的底部被配置成悬置动力总成,机舱横梁连接有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板式换热器、三通阀及加热水泵,机舱横梁的中部还连接有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和三通阀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机舱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充电机支架连接有位于机舱横梁上方的充电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热管理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优化结构提高了机舱空间的紧凑性,降低了振动和进水对热管理系统的影响,改善了热管理系统流阻大、效率低的缺陷。

    2020-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包括:制冷剂系统回路、暖风水系统回路、电池水系统回路、电机水系统回路、将制冷剂系统回路和暖风水系统回路耦合的水冷冷凝器、将制冷剂系统回路和电池水系统回路耦合的Chiller、将暖风水系统回路和电池水系统回路耦合的板式换热器、将电池水系统回路和电机水系统回路耦合的四通水阀。本发明整车热管理系统中,在单独实现乘员舱制冷、乘员舱制热、乘员舱除湿、电池冷却、电池加热、混合制冷、混合制热、电机冷却、室外换热器化霜等功能模式时,亦可同时实现上述功能模式的组合;也就是说,本发明整车热管理系统具有单独功能模式及功能模式的组合。

    2020-12-2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热管理系统温控阀台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温控阀台架。该台架,包括水泵、缸体模拟支路、缸盖模拟支路和散热器模拟支路,以及小循环模拟支路、暖风模拟支路、油冷器模拟支路和EGR模拟支路中的至少一个支路,通过设定输入参数,输出温控阀产品特性数据对时间的曲线,及各数据交互曲线;通过对曲线和数据研究分析,达到优化温控阀模块的目的,以实现降低发动机暖机时间、发动机冷却系统流阻和发动机水温波动,提升水温变化灵敏度等功能。该台架应用于温控阀模块优化设计验证,实现温控阀类产品的多参数组合模拟测试、CAE对比分析及辅助研究开发;适用于排量1 5T 2 5L以内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温控阀模块的验证分析,用以实现节能减排、轻量化和智能化目标。

    2020-12-1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堆、水液管路、取暖结构和控制器,水液管路与所述电池堆连通,水液管路包括依次连通形成闭合回路的主管路和第一支路,以及与第一支路并联的第二支路;水液管路靠近所述电池堆的出水口处设有测温元件,主管路上还设有加热结构;第一支路与取暖结构相连,水液管路上还设有阀门,控制器分别与测温元件、加热结构和阀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测温元件发出的出水温度信号以及驾驶室内暖风开关的开闭状态,控制冷却液在特定的回路中流通。通过将升温后的冷却液的热量直接用于车内取暖,能量利用率高且保证了车辆具有更加充足的动力。

    2020-12-1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