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控制与标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散热器性能参数的标定方法及标定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散热器性能参数标定试验存在的耗时长、冷却系统改造复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标定方法包括送风装置使试验车辆的进风风速达到目标风速;加热装置使散热器的入口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在散热器的入口温度处于目标温度的情形下,标定散热器的性能参数。通过利用送风装置模拟试验车辆的进风情况,以及使用试验车辆中的加热装置精确模拟风洞试验中的恒温水箱的方式,可以在不对冷却系统进行改造的情况下进行的散热器性能参数的标定试验,有效降低整车开发中的试验费用,缩短整车开发周期,提高整车开发效率。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控制与标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储能单元热容的标定方法及标定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热熔标定试验存在的试验复杂、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的储能单元热容的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热装置以设定的方式使储能单元达到目标温度;在储能单元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形下,标定储能单元的热容。通过上述方法,不仅使得动力电池热容的标定试验流程简单,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整车的开发效率。
本发明涉及汽车热管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单元的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使用空调冷却回路冷却储能单元的方式存在的耗能高的缺陷。本发明的储能单元的冷却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储能单元的冷却请求;基于车辆的当前工况,至少获取散热器在设定工况点的散热功率;在允许散热功率为储能单元冷却的情形下,使散热器冷却储能单元。通过在设定工况点使散热器冷却储能单元,来代替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空调冷却回路冷却储能单元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储能单元的能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三热管理及余热回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热泵空调系统由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内冷凝器HEX3、电子膨胀阀EXV1、室外换热器HEX2、常开电磁阀以及气液分离器A D的回路和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常闭电磁阀、室外换热器HEX2、热力膨胀阀TXV、室内蒸发器HEX1、气液分离器A D的回路组成,热泵空调系统连接电池热管理模块,电池热管理模块并联连接电机电控热管理模块,电池热管理模块和电机电控热管理模块连接位于乘员舱内的暖风水箱组成余热利用模块;电池热管理模块通过制冷剂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却液与电池进行热量交换,对电池模块进行热管理,电机电控热管理模块可以对电机电控进行热管理以及余热利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余热利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具有一个由热泵空调系统组成的乘员舱热管理模块,乘员舱热管理模块并联连接电池热管理模块,电池热管理模块中的chiller通过电子膨胀阀EXV2或电磁阀三连接热泵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通过切换电子膨胀阀EXV2和电磁阀三的开闭,实现chiller与制冷剂回路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对电池模块降温的目的;电池热管理模块通过控制三通阀一、二、三、四来实现利用电机电控余热加热电池模块的目的;电机电控热管理模块中的低温水箱和水PTC通过三通阀一和三通阀四连接电机液冷板、电控液冷板,通过控制三通阀一和三通阀四的开关,实现低温水箱和水PTC对电机电控热管理模块均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由阳极单板和阴极单板组合而成,阳极单板外侧设置有阳极流场,阴极单板外侧设置有阴极流场,所述阳极单板和所述阴极单板之间的空腔形成冷却剂流场。阳极入口和阳极出口设置在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左右两侧,阴极入口和阴极出口设置在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左右两侧;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在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上下两侧;以及所述阳极入口和所述阴极入口位于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左右两侧。实现了冷却剂与阴极气体和阳极气体的垂直交叉流动,进而提高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且实现了更好的热管理。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该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泵、加热器和换热器;水泵固定于加热器的一侧,水泵出水口与加热器进水口密封连接;换热器固定于加热器的顶部,加热器出水口与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密封连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集成式热管理模块。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热管理模块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将水泵、加热器和换热器固定集成在一起,省却了连接管路,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且工作可靠性好,通过各部件之间的接口将各部件内的介质流道连通,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定温度区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高导热性能的铜-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运用一种“微米铆接”的方法,首先在石墨膜表面打上微孔,然后在打孔石墨膜上电镀铜。在电镀过程中,铜填满微孔,并且与上下铜层连接,微孔中的铜形成一个个铆钉,牢牢地将上下铜层固定在石墨膜表面,形成“微米铆接”结构,大大增强了铜-石墨的界面结合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同时,本发明通过改变电镀时间来控制镀层的厚度,以此改变石墨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得到不同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热管理材料的需求。
本申请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通阀、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本申请的多通阀包括单个驱动电机、阀体、阀芯,阀芯在不同高度层通道上设置有流体通道,驱动电机带动阀芯转动不同角度,当阀芯各个层次的流体通道转动至相应阀口位置时,该流体通道与该阀口连通,其余流体通道处于封闭状态,进而可以实现各个阀口相互之间的连通状态的切换,最终实现冷却液回路系统各个模式的切换,从而简化了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构成及控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了纯电动汽车用集成乘员舱热泵空调及三电热管理系统,其包括:三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乘员舱的热泵空调系统为新型的三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热泵空调系统换热构成二次回路,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电子膨胀阀调节和电子水泵实现不同的控温需求,通过三通阀的切换实现不同的模式功能。三电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功能由两个三通阀、五个电磁阀和一个单向阀控制。电机电控散热时既可以通过低温水箱独立散热,也可以与电池串联后通过低温水箱共同散热。本发明的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综合了乘员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电机电控热管理的功能,可以实现全范围工况的热管理需求。
本发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二次回路乘员舱及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系统由制冷剂回路和冷却液回路组成。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这几个部件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冷却液回路分成三个部分:室外换热器单元、电池电机电控设备散热及电池加热单元、乘员舱加热及冷却单元。系统运行时,水泵为冷却液回路提供动力,泵送冷却液进入各个支路,实现制冷、制热等功能。对于乘员舱来说,与室内交换热量的为冷却液,没有制冷剂泄露的风险。使用冷却液回路为乘员舱降温或加热,通过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实现电池、电机、电控设备在不同模式下的热管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模块、电驱模块、外部冷凝器、液体PTC加热器、第一电动水泵、第二电动水泵、膨胀水箱、电动压缩机、储液干燥壶、散热器、蒸发器,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空气PTC加热器和内部冷凝器,各组件通过管路以及设于管路中的四通阀、三向阀、直通阀以及膨胀阀连接形成多个分别对动力电池模块、电驱模块以及乘员舱空调进行热管理控制的回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热泵原理给乘员舱供暖,不仅可采用空气热泵也可采用冷却液热泵,尽可能地降低乘员舱采暖对PTC加热器的依赖,系统节能显著,汽车续航里程显著增长,车辆经济性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