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控制阀耐久试验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试验水箱、高低温环境试验舱、低温水箱组、高温水箱组和控制系统,低温水箱组通过第一供水管道与试验水箱连通,高温水箱组通过第二供水管道与试验水箱连通,第一供水管道上设有低温供水泵、低温注水控制阀和低温质量流量计,第二供水管道上设有高温供水泵、高温注水控制阀和高温质量流量计;试验水箱连通试验管道,位于高低温环境试验舱的多个热管理控制阀并联连通在试验管道上,试验管道上设有供水控制阀、横河电磁流量计和供水调速水泵;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本发明能够模拟零部件在实际应用工况,能够真实反映热管理控制阀耐久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汽车,方法包括:响应于整车交流充电启动事件;基于交流充电起始时刻电池的电芯最低温度,确定第一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以及与第一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对应的交流充电电池加热预测时间;计算交流充电电池加热预测时间和交流充电预测总时间的比例因子;确定与比例因子所对应的第二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对第一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和第二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进行比较,选择第一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或第二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作为最终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将电池加热至最终电池加热目标温度阈值。本发明兼顾电芯使用寿命(或电芯放电容量)和交流充电时间,对电池进行热管理。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热管与热泵空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和热管循环系统两个部分。热泵空调系统向乘客舱进行供冷和供热的同时用于提供电池箱热管理所需的冷、热量;热管系统用于冷、热量向电池箱的高效传导。电池需要降温时,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制冷剂或者外部空气提供的冷量由热管循环向电池箱进行的输送;电池需要加热时,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制冷剂提供的热量由热管循环向电池箱输送。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模式切换通过热泵系统的四通换向阀内部管道调整、以及系统中的相关制冷剂阀和热管阀的关闭或打开来实现。该系统具有热传导速率快、效率高、温度均匀性好、节能性强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包括:冷却板总成以及围绕在所述冷却板总成外部的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冷却板总成高于所述主管外框;所述冷却板总成与所述主管外框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板总成和所述主管外框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装置以及车辆,通过设置高度差,降低流动阻力,引导液体流动,避免气体积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所述连接结构本体包括依次连通且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置有控制通断的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两者的连通处设置有至少一层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或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自由端与待除液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自由端与空气泵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避免水汽滞留在连接结构内或进入空气泵内,进而保护待除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包括壳体和盖子,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放置框,且两个放置框的相对一侧外壁均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位于放置框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位于放置框的外部,放置框的底部内壁等距离放置有电池本体,两个所述放置框的相对一侧外壁设有两个隔板,且两个隔板的外壁均等距离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和限位孔,半导体制冷片安装于限位孔的内壁,限位孔开于放置框上,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吸收,从而给电池本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电池本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与电池热管理的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包括第一驱动总成、电池包和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驱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液体泵;所述第一电机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液体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阀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电机散热器总成;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电池包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池包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阀口通过管道连通,可以实现多种电池包加热模式,满足不同的工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客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装置和电池冷却装置,空调装置设置在双层客车背部的空调室内,电池冷却装置设置在双层客车内部;空调装置包括第一制冷剂循环回路和第二制冷剂循环回路;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回路,第二制冷剂循环回路和冷却液循环回路在换热器处耦合,制冷剂和冷却液在换热器中能够进行热量交换。本实用新型将空调装置设置在双层客车背部的空调室内,避免了双层客车高度的增加,减轻了由于限高对于双层客车造成的出行限制。通过在传统的空调装置中设置与冷却液循环回路耦合的第二制冷剂循环回路,无需再使用单独的电池热管理机组,节省了成本且更便于维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通道密封连接装置以及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所述单通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法兰接头、温度传感器、第一快插接头以及第二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所述法兰接头的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快插接头与所述法兰接头的第二连接面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集成于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内流通的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头分别用于与外部水管上的对配阴接头相互插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整车热管理控制器、以及与之控制连接的热泵空调系统、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动力冷却系统、整车控制器和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一体式热管理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将原先单独的空调系统、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和动力冷却系统三部分控制集成到同一个控制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对于整车也能实现一个更精准的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低温续驶里程衰减整车热管理设计目标分解模型与分析方法,步骤如下:获取或计算建模所需的参数,车型的滑行阻力曲线,车身质量,轮胎尺寸,能量回收策略,电机效率;计算车型的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参数;获取电池包库伦效率,电芯电压温度衰减系数,电芯电量温度衰减系数,电芯的热功率,电池包预设质量,前舱风扇功耗,空调鼓风机功耗,电器组件功耗车型开发的长宽高预设值;建立整车设计目标向热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分解模型;建立整车功耗分解到热管理系统功耗的分解模型;根据获取参数,按照能耗为主线,进行空调热管理系统的性能目标分解计算;计算得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设计目标通过功耗校核验证分解方案的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热管理装置,热管理装置包括构成第一冷却液回路的燃油加热器、三通比例调节阀、中间换热器的一流路及暖风芯体和构成第二冷却液回路的中间换热器的另一流路及动力电池包;燃油加热器加热第一冷却液,以加热暖风芯体;燃油加热器连接至三通比例调节阀的输入端,三通比例调节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暖风芯体及中间换热器的一流路;三通比例调节阀根据预设比例分别调节流经暖风芯体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量和流经中间换热器的一流路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量,以分别调节暖风芯体的工作温度和第二冷却液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乘员舱与动力电池包工作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尤其适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