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其中,该系统中水冷装置包括水道;被动均衡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且与电池模组相连;其中,被动均衡模块包括散热子模块,散热子模块通过阀门与水道相连;电池管理系统,与检测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检测模块发送的温度信息,并在判断出温度信息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开启阀门,并通过被动均衡模块控制电池模组放电,以及将电池模组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水道传递给电池模组进行加热。该系统通过被动均衡模块产生的热量实现了对电池模组的加热,避免了温度过低,加热膜还没有将温度加热到指定温度时蓄电池的电量已耗尽情况的发生。
“四表合一”能源管理一体化服务系统,涉及水、电、气、热资源使用及分配管理技术领域。数据采集器的数据输出端通过数据集中器连接主站,主站的输出端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连接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管理中心,能源管理中心与所述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管理中心连接,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管理中心分别连接用水管理模块、用电管理模块、用气管理模块和用热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四表合一”,还可达到综合管理、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效果,克服了现有各管理部门信息不通,各自为政的缺陷,实现了能源管理型产品通用化,数据处理“云”化,能耗决策自动化。
本发明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台散热管理系统。该控制台散热管理系统包括柜台基体、温控散热机构;所述柜台基体上设置有水平工作台,所述水平工作台靠近所述柜台基体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用于承载显示屏的背墙板;通过温控散热机构使得散热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有效地解决了控制台周围的热量不容易散出,造成机体过热的问题,利于推广与应用。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电池包箱体内部,由电池模组 导热体 半导体热电组件 液体导热通道形成的导热通路内,所述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在高温环境下执行制冷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以下,成为制冷面,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上升,成为散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导热通道携带排出;在低温环境下执行加热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上升,成为加热面,通过导热体热传导将电池模组温度加热以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同时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下降,成为吸热面。本方法及装置集制冷、加热于一体,结构紧凑、换热高效,能够保证电池始终在最佳温度环境中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催化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器、发动机、冷却水泵、散热器和节温器;其中发动机、节温器和冷却水泵构成小循环回路;发动机、节温器、散热器、冷却水泵构成大循环的发动机本体冷却回路;还包括设置在催化器进气端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与大循环中发动机本体冷却回路并联设置,热交换器的进水管设置于发动机冷却水泵后,热交换器的出水管与散热器进水管相连,热交换器上有温度传感器,热交换器的进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热交换器与控制阀、散热器和冷却水泵构成大循环的催化器冷却回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主动控制催化器的进气温度,有效避免催化器高温失效,提高催化器转化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方法,包含:步骤1,建立小球状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模型;步骤2,基于非线性1阶球坐标热传导基础方程式和有限差分法解析;步骤3,针对相变过程,导入热晗与温度关系式;步骤4,针对小球状相变材料定义热仿真分析所需的材料属性、边界条件、初始温度;步骤5,采用EXCEL2010宏功能进行方程式运算,实现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步骤6,试验验证。本发明能够在没有专业软件的条件下,通过EXCEL平台实现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判断相变过程中物质变化状态、温度,为潜热散热 加热设计提供有力参考,可扩展至其他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应用广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管,其还包括冷却液换热装置和机油换热装置,冷却液换热装置,包括冷却液预热箱和冷却液换热管,冷却液预热箱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尾气入口相连通,出气口与机油换热装置相连接,冷却液换热管位于冷却液预热箱内,且冷却液换热管内通有冷却液;机油换热装置,包括机油换热管和油底壳。本发明大幅缩短了冷启动时所需要的暖机时间,缩短了机油温度升高到正常工作的时间,以及减少了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的磨损和因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达到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含有热电板式换热器、散热器、风扇、电池包、水壶、第一、第二循环水泵和连接管路;热电板式换热器含有第一、第二流体流道、第一、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热电模组及正负极:热电板式换热器与电池包、水壶、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热电板式换热器与散热器、风扇、第二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另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两套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能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循环,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电板式换热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和制冷,仅需切换热电板式换热器电源的正负极即可切换加热或制冷模式,是一种切实可靠的热管理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先找出动力电池的发热高温区域和发热低温区域;然后针对高温区域及低温区域采用不同的散热装置。不同的散热装置包括:在高温区域布置密集的散热装置,在低温区域布置稀疏的散热装置;或者在高温区域使用金属材质的散热装置,在低温区域使用塑料材质的散热装置;又或者在高温区域进行水冷或热管冷却散热装置,在低温区域采取风冷或自然冷却的散热装置。使用该方法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上述散热装置及水泵,该电池组包括多颗单体电池,该散热装置包括分布在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多个散热水管。该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可使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实现有的放矢,提升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一种基于换热系统的汽车电池包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路和与导热管路固接的导热套筒,所述导热套筒包裹在电池包的电池单体外,导热套筒的内部和电池的外部尺寸配合,导热套筒外侧固接在导热管路上,所述导热管路通过热传输将电池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对电池包的电池实现热交换。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温度调节的效果,又加强了电池和热管理装置的机械性能,还轻便易组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复合超导平板热管水冷散热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水冷板、复合超导平板热管和动力电池,复合超导平板热管的一端与动力电池紧密接触,复合超导平板热管的另一端与水冷板紧密接触,水冷板的进、出水口穿过壳体与外部相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利用复合超导平板热管快速导热的特点,将动力电池与水冷板通过复合超导平板热管连接,组合进行热管理,当动力电池需要散热时,水冷板内通冷却介质,当动力电池需要加热时,水冷板内通加热介质,实现快速的热量传输;能保证电池体之间温度差异小于2℃,温升控制在8℃以内,增加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装置结构简单,电池包安装和增减方便,适用性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和冷却液循环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回接压缩机,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循环管,循环管依次连接水箱、绕在蒸发器上的循环管换热部、水泵、进出水口以及加热器,加热器回接水箱,循环管上开设有第一接管、第一三通阀、第二接管和第二三通阀,本发明具有冷却效果好、既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冷却也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效率高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