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上海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能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提供预热和冷却的充电站

    本发明能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提供预热和冷却的充电站,含有工作室、配电系统、充电机、热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和充电单元,可根据需求和设计规模设置若干个充电机和充电单元并由热管理系统对所述充电机和充电单元进行管控;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回路Ⅰ和回路Ⅱ,具有四种工作模式:⑴充电单元和工作室内均需大冷量冷却模式;⑵充电单元单独大冷量冷却模式;⑶充电单元单独少冷量冷却模式;⑷充电单元和工作室内加热模式;本发明不仅能为充电站本身提供制冷或供热,还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池在充电之前提供冷量或预热,从而能降低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热管理成本,有利于节约能源、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单冷却水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冷却水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凝子系统、动力总成子系统和电池包子系统,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冷凝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的冷却回路,所述动力总成子系统包括电机、冷却水箱、第一水泵以及管路形成的动力回路,所述电池包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第二水泵以及管路形成的电池包回路,在所述动力回路连接至水箱的进口位置的管路和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位置的管路之间安装控制阀,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系统中的若干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本发明给新能源汽车辆提供了可在两种冷却回路模式下切换的热管理系统,以适应汽车不同的工况。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金刚石、石墨烯修饰的金属粉体。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粉体进行退火还原,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对退火还原的金属粉体包覆固体碳源或气体碳源,在氢气气氛保护下高温原位生长得到石墨烯包覆的金属粉体;将石墨烯包覆修饰的金属粉体与金刚石混合,通过热压烧结,制备石墨烯修饰界面的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地改善了金属基体与金刚石颗粒的界面润湿性,降低界面热阻,高导热石墨烯的引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用作高功率密度器件的热管理材料。

    2018-09-2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电池组热管理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箱上盖、电池箱下体、密封垫圈、电池、传热隔板、换热管、冷板和托盘。所述换热管嵌入在安装于电池箱表面的冷板内。所述电池位于电池箱体内部并与传热隔板有序间隔地排列。所述电池箱上盖、密封垫圈和电池箱下体配合安装,构成容纳电池和传热隔板的密闭容器,其中密封垫圈起密封防水作用。所述托盘安装于整个装置的最底部,起承载电池组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换热管嵌入在冷板内的方式即避免了液冷方式容易漏液的缺点,也避免了换热管直接作用于被冷却对象为线接触而导致散热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此外,采用回形的布管方式,经大量的实验和仿真对比分析发现此布管方式使电池组整体温度分布较均匀。

    2018-09-25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含有空调机组模块、废热利用模块和热管理模块,所述空调机组模块含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循环;空调机组模块的工质为第一工质,采用可燃制冷剂;废热利用模块采用第二工质、热管理模块采用第三工质——不可燃且防冻防锈的载冷剂;所述废热利用模块为空调机组模块提供冷源和热源,所述空调机组模块为热管理模块提供冷源和热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系统,既能充分整合和合理利用新能源客车空调、动力电池、电机废热或其他废热的能量,又能使用环保制冷剂,能消除制冷剂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潜在危险,提高新能源客车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便于制造企业生产并在新能源客车上应用。

    2018-09-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括电池包、功率控制单元和热管理单元,所述热管理单元包括电池冷却子单元和电池加热子单元,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包括充电模块和电力电子模块,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功率控制单元,所述热管理单元分别连接电池包和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功率控制单元监控电池包的温度,通过热管理单元调整电池包的工作温度。本发明还公开了电池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使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性能范围、可靠性、寿命和成本。

    2018-09-18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卫星顶板精细化热设计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顶板精细化热设计装置,包括卫星顶板、多层结构、隔热垫片、螺钉;多层结构包括星内多层隔热组件和星外多层隔热组件,星内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顶板下侧,且朝向星内侧设置,星外多层隔热组件包覆在卫星顶板上侧,且朝向星外侧设置;卫星顶板上通过螺钉连接有载荷,隔热垫片位于载荷和卫星顶板之间。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小空间环境和内部外热流对顶板的影响,减小顶板的温度梯度和波动,满足顶板在转移段和在轨期间的不同温度需求;顶板与载荷隔热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载荷向顶板的漏热,减小顶板的温度梯度和波动;热设计方法合理可行,材料来源充分,可靠性高,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2018-09-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模块,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车载空调模块及控制开关组,所述车载空调模块包括冷水机及冷凝器,所述动力电池模块、所述冷水机及所述冷凝器之间可切换地形成液体回路;所述动力电池模块制冷时,所述控制开关组用于切断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液体回路,并且切换至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与冷水机之间的液体回路;所述动力电池模块制热时,所述控制开关组用于切断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与所述冷水机之间的液体回路,并且切换至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液体回路。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结构,并且大大降低了能耗及成本。

    2018-09-1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本发明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包含该热管理系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其中,第一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吸热组件,吸热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第二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冷却器的冷介质通道;第二循环支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的热介质通道、第三电子膨胀阀和换热器;第三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冷凝器的冷介质通道、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的热介质通道和第一泵;第四循环回路包括冷却器的热介质通道、电池包和第二泵。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集成度高,能效比高且结构紧凑。

    2018-09-0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节能型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模块、电驱模块、外部冷凝器、液体PTC加热器、第一电动水泵、第二电动水泵、膨胀水箱、电动压缩机、储液干燥壶、散热器、蒸发器,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空气PTC加热器和内部冷凝器,各组件通过管路以及设于管路中的四通阀、三向阀、直通阀以及膨胀阀连接形成多个分别对动力电池模块、电驱模块以及乘员舱空调进行热管理控制的回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热泵原理给乘员舱供暖,不仅可采用空气热泵也可采用冷却液热泵,尽可能地降低乘员舱采暖对PTC加热器的依赖,系统节能显著,汽车续航里程显著增长,车辆经济性更佳。

    2018-09-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新能源客车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含有空调系统各结构以及水泵、膨胀水箱、电池箱、散热器、加热器、换热器和车外散热器,其中,空调系统采用制冷剂进行循环,热管理系统采用防锈防冻液作为循环液,电池箱用于与电池进行热交换;车厢散热器用于与车厢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换热器用于与可以是多种来源的外界冷源或热源进行热交换,车外散热器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具有电池冷却模式、电池加热模式和车厢制热模式,具有集中热管理的优化结构、底部供热及乘坐舒适的优点,形成了适用于新能源客车的车厢和电池集中热管理系统,能实现整车能源合理的综合利用,最大化节能降耗,对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09-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

    本发明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含有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室外换热器、液气分离器、电磁膨胀阀、车内蒸发器、水暖式车内暖风芯体、5KW水暖式电加热器、电子水泵、复合换热器和电池包,能形成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电池冷却液侧回路及乘员舱制热和电池加热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乘员舱制热的冷却液侧回路及一系列单独的制冷或制热回路;使新能源汽车能满足各种标准规定的各种环境温度下乘员舱制冷、制热和除湿以及电池包冷却和加热的要求,还具有电池包预加热和乘员舱预热预冷的功能,解决了乘员舱和电池包的热管理问题,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18-09-04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