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热门标签列表
#上海 标签下的所有信息 所有标签列表
  •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其包括:外部换热器、第一节流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中间换热器、第一水泵和暖风芯体;中间换热器具有热源侧和冷源侧,热源侧与冷源侧进行热量交换;冷源侧内的冷却液经第一水泵抽至暖风芯体,暖风芯体内的冷却液排入冷源侧内;外部换热器的第一进液口与热源侧的第二排液口连接,外部换热器的第一排液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三进液口连接,热源侧的第二进液口通过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三排液口连接,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二排液口的连接管路上。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供暖效率,降低供暖时的能量消耗,减小电动车耗电量,降低续航里程的衰减幅度,提高续航里程。

    2019-05-21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加热、冷却模块总成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有低温介质通道以及高温介质通道;加热器,设有介质流通通道以及用于对介质流通通道内的介质加热的加热件,介质流通通道与高温介质通道相连通;加热件开启时,低温介质通道关闭,高温介质通道开启;加热件关闭时,低温介质通道开启并流通低温介质,高温介质经介质流通通道流入高温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便于系统管理、工作可靠性好、制造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而且能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对动力电池进行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动的温度范围内安全高效地工作。

    2019-05-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阵列式棒状激光放大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式棒状激光放大器,由泵浦源、耦合透镜组、组合式激光增益介质、机械结构四部分组成。本发明采用阵列式小口径棒状激光增益介质,避免了激光增益介质尺寸受限的问题,且棒的数量可根据能量需求调整,具有灵活性。激光增益介质棒水平方向侧面间胶合可吸收放大的自发辐射且热导率高于增益介质的材料,竖直方向侧面间为冷却液体流道,采用这种方式可提高热管理效果。通过合理设计增益介质的形状,可降低自发辐射及寄生振荡的影响。本发明具有系统结构紧凑、辅助循环系统简单、可靠性好、效率高的特点。

    2019-05-17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方法,包含:步骤1,建立小球状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模型;步骤2,基于非线性1阶球坐标热传导基础方程式和有限差分法解析;步骤3,针对相变过程,导入热焓与温度关系式;步骤4,针对小球状相变材料定义热仿真分析所需的材料属性、边界条件、初始温度;步骤5,采用EXCEL2010宏功能进行方程式运算,实现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步骤6,试验验证。本发明能够在没有专业软件的条件下,通过EXCEL平台实现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判断相变过程中物质变化状态、温度,为潜热散热 加热设计提供有力参考,可扩展至其他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应用广泛。

    2019-05-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加热回路、电池热管理回路、制冷剂回路和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第一通道串接入电池热管理回路中,第一蒸发器的第二通道串接入制冷剂回路中,第一蒸发器用于将电池热管理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热交换至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回路中的第一冷凝器串接于乘员舱加热回路中,用于加热所述乘员舱。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电机产生的热量交换至制冷系统中,充分利用了电池、电机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整车的电量的利用效率。此外,在温度适宜的时候,使用散热水箱同时对电池和电机进行散热,不需额外启动空气压缩机,大大地节省了电能。

    2019-05-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组充放电能力提升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组充放电能力提升的装置,锂电池组的多个电芯依次竖直排列,包括MCU控制器、电池热管理模块、电池一致性管理模块、电池电压采集单元、电池温度采集单元和本地储存单元,电池电压采集单元和电池温度采集单元分别连接每个电芯,电池热管理模块和电池一致性管理模块同样分别连接每个电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电池充放电温度特性,实现对锂电池组每个电芯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合理地分配和管理电芯级别上的温度和电压;电池热管理模块同时具有加热和散热功能,有效加强了各种温度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锂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电芯的使用寿命。

    2019-05-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台架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监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台架,包括台架本体及安装于台架本体上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系统中包括:燃料电堆模拟器;膨胀水箱;排气口与膨胀水箱进气管连接的散热模块;补液口与膨胀水箱补液口连接的水泵;进水口与水泵出水口连接、大 小循环出水口分别与散热模块进水口和燃料电堆模拟器进水口连接的节温器;进水口与燃料电堆模拟器出水口连接、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的去离子器;进水口与散热模块出水口连接的中冷器;进水口与中冷器出水口连接、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的PTC加热器;分设于管路中的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其专用于PEMFC动力系统水热管理,结合燃料电堆模拟器,实现燃料电堆流动传热情况的模拟及热管理测试系统性能的测试。

    2019-05-1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膨胀罐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膨胀罐,通过在所述罐体内设置去离子器,使燃料电池系统所占体积减小,并提高了集成度,同时,由于去离子器集成在膨胀罐内,所以在更换去离子器时,无需将系统内冷却液全部放掉,节约了更换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溢流管口,能够保证冷却液压力可控,并能与空气、氢气两侧压力均衡;能够有效解决水泵急停时,冷却液逆冲进膨胀罐溢出的问题,确保燃料电池冷却液不被污染,保证燃料电池运行安全等优点。

    2019-05-03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电池包箱体内部,由电池模组-导热体-半导体热电组件-液体导热通道形成的导热通路内,所述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在高温环境下执行制冷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以下,成为制冷面,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上升,成为散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导热通道携带排出;在低温环境下执行加热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上升,成为加热面,通过导热体热传导将电池模组温度加热以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同时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下降,成为吸热面。本方法及装置集制冷、加热于一体,结构紧凑、换热高效,能够保证电池始终在最佳温度环境中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9-04-30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充分利用废热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分利用废热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并形成循环回路的水泵、水暖PTC、暖风芯体、回热器、冷却器、动力电池、CDU、电动机冷却器、水冷冷凝器、散热器和膨胀水箱,所述水暖PTC和散热器的两端连接旁通水管,所述冷却器与水冷冷凝器之间设有制冷换热单元,所述制冷换热单元内与所述冷却器并联设置空调蒸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可以有效利用电池废热、电机废热、压缩机耗功产生的废热,把这些热量用于乘员舱空调制热、除霜、除雾和电池加热,有效降低了水热PTC的功率需求,从而减少热管理系统的能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2019-04-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一种用于月球基地的自循环热管理及发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月球基地的自循环热管理及发电系统,具体为:液体饱和有机工质,由工质泵送入冷板或定向式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至饱和或过热蒸汽状态,然后推动透平旋转,带动发电负载发电,出透平后气体工质流入喷射器,将制冷蒸发器出口侧气体引射至喷射器中,二者在喷射器中经过混合扩压进入定向式空间辐射器中,向空间释放热量,凝结为液态,液态工质一部分重新进入工质泵,完成发电循环,另一部分经节流阀降温降压,重新回到制冷蒸发器,完成制冷循环。本发明可以在月球白天或极昼和夜晚或极夜运行,在满足自身用电的同时,为基地提供额外的电力供应和冷量供应,有效节省月球基地电力需求。

    2019-04-12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
  •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及冷却液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低压储液器、压缩机、冷凝器及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冷却液回路包括电池组、电机逆变器、电机三者的冷却管路、冷却液水箱、电子水泵、PTC水加热器及第二蒸发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PTC水加热器的出口端分别连接第二蒸发器、第二三通调节阀,第二三通调节阀的另两路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一换热器设于空调箱体内。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判断运行模式,并实现自动切换,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热管理运行模式,实现电动汽车热管理的能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增大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2019-03-19 00:00:00 散热热传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