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供电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车。所述电动车供电系统包括:储能系统(1),其用于存储电能,并适于以直流方式输出电能;以及集成单元,其包括DC AC转换器(2)、配电单元(6)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DC AC转换器(2)通过所述配电单元(6)与所述储能系统(1)连接,并将所述储能系统(1)存储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输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系统(1)、所述DC AC转换器(2)和所述配电单元(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供电系统中的集成单元包括DC AC转换器、配电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以使DC AC转换器、配电单元以及控制单元集成在一起,以提高整车集成度,使电动车的电器件布置容易,同时有利于电器件的热管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动力电池组及新能源汽车,所述智能动力电池组包括:一组串联电芯和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CPU、检测单元、均衡单元、存储单元、通讯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组的参数;所述CPU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组的实时状态信息,将所述实时状态信息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组的状态是否异常;若是,将该判断结果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至与所述动力电池组匹配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并根据所述BMS的指令通过所述均衡单元对所述动力电池组进行均衡处理。根据本发明的智能动力电池组,解决了BMS和动力电池组、整车的配线杂乱、调试繁琐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速的磁流变离合器,通过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和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共同作用在磁流变液上,磁流变液固液状态可以传递一定的力矩,从而实现负载转速的连续控制,继而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适应性的选择冷却液的开关及冷却液的流量,提高热管理效率,实现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智能调节,最大限度的保证发动机燃油经济性。
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第一液冷扁管和第二液冷扁管,所述第一液冷扁管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扁管的进液口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冷扁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扁管的出液口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侧。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中和调节电池模组内的温度差,对每一个单体电池进行均衡散热。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温控循环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加热循环系统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电池包温控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包、温控介质管路、车载充电及直流降压一体机DCDC OBC、水泵、副水箱以及三通管一;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加热循环系统均与热交换器连接;电池包通过温控介质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所述水泵经过车载充电及直流降压一体机DCDC OBC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本发明利用了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水和空调系统,提高锂电池包温控效率,有效地使锂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锂电池包充放电效率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有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与储液槽连通,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这种热管理装置与传统的加散热装置相比,大大减小了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阻,热传导率明显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和冷却液循环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回接压缩机,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循环管,循环管依次连接水箱、绕在蒸发器上的循环管换热部、水泵、进出水口以及加热器,加热器回接水箱,循环管上开设有第一接管、第一三通阀、第二接管和第二三通阀,本发明具有冷却效果好、既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冷却也能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加热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基站用锂电池后备电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组、用于检测电池组信息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用于实现电池组充放电的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连接用于控制充放电电路通断的开关,该系统还包括用于保持电池组温度稳定的热管理单元,所述热管理单元与接入电池组正负极的直流母线连接,所述热管理单元包括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连接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使基站内电池组的温度始终适宜,在市电不稳定甚至无市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基站内温度的适宜,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非常适用于处于偏远地区的光伏基站。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有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与储液槽连通,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这种热管理装置与传统的加散热装置相比,大大减小了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阻,热传导率明显提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热设计的高精度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包括内机箱、外机箱、陀螺模块、加表模块、光源;外机箱套置于内机箱的外部;内机箱、外机箱的前端分别盖置有内箱盖、外箱盖;内机箱的内部前端设置有陀螺模块;陀螺模块的前端采用四点减震法与内箱盖接触;陀螺模块的后端设置有加表模块,加表模块同样采用四点减震法与陀螺模块连接;加表模块紧密安装在转接底板的前端面上;光源紧密安装在转接底板的后端面上;光源贯穿内机箱与外机箱接触;外机箱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肋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惯导系统的测量精度以及热稳定性,大幅度缩短惯导系统所需的热平衡时间,并有效降低IMU腔内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式热电联产电站,包括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包括采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天燃气发动机以及发电机;发电机组的一侧设有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的上方架高预设距离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余热回收装置及消声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及消声器进气端通过烟气管路连接至所述发电机组的烟气排出口,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及消声器的上方通过支撑架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两个散热水箱与所述热管理装置相连接并分别通过高温水冷却循环管路以及低温水冷却循环管路连接所述发电机组。本实用新型使得电站的占地面积减少,实现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联产电站,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综合控制柜、操作台以及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采用天燃气的发动机以及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组的一侧设有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发电机组的烟气排出侧通过第一烟气支管连接消声器,所述消声器连接第一排气管,所述发电机组的烟气排出侧通过第二烟气支管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排出端连接第二排气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发电机组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相连接的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使得电站的占地面积减少,实现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