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车辆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热管理回路,包括多个水泵和多个电磁阀,用于受控地对车辆的乘员舱和 或电池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和控制器,配置成根据检测到的车辆所处环境和工况需求,控制热管理回路中的水泵及电磁阀的开启顺序、开启时间以及开度来调节热管理回路对乘员舱和 或电池的制冷或制热,并使电池开始进行制冷或制热时保证乘员舱温度的稳定。本发明中的车辆热管理控制系统既保证了乘员舱与电池的制冷或制热,又减小了电池的制冷或制热对乘员舱温度的影响,提高乘员舱舒适性降低客户抱怨,同时可以改善乘员舱内温度的波动,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汽车,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箱体的底板上集成有热管理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电芯依次排布于所述箱体内,电芯与电芯之间通过汇流片串联,所述电芯通过所述限位组件限定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热管理组件集成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直接对电芯进行集成,降低了电池包的集成层级,减少了接触电阻的引入,简化了物料种类,增大了电池箱体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包的整体电能效率和热管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可包括控制器、制冷剂循环单元、PTC加热器、水泵&阀门冷却液循环单元、散热器和热交换器;制冷剂循环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流体连通,水泵&阀门冷却液循环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冷却液通路、PTC加热器和散热器流体连通,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剂循环单元、PTC加热器及水泵&阀门冷却液循环单元运行以实现对汽车的热管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系统庞大、集成度及可靠度性较低,整体空间较大,组装困难等问题,减少了最终装配时间与劳动力成本,并且可以确保电池始终在最优的温度范围内充放电,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续航能力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离子器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装置,获取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开机后的初始电导率数值,当初始电导率数值位于预设电导率区间内时,基于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开机后的电导率变化快慢、温度交变次数、压力交变次数以及去离子器的存放时间对去离子器的寿命影响,评估得到预设时间后的去离子器健康状态分值,当离子器健康状态分值小于预设健康状态分值时,输出建议更换去离子器的提示信息。本发明利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开机后电导率变化快慢度去离子器的健康程度进行预测,在进行预测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温度交变次数、压力交变次数以及去离子器的存放时间对去离子器的寿命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去离子器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热冲击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气液相变材料与液冷微通道在电池间隙中穿插布置,在电池发热突增时,气液相变材料吸热相变,对系统散热进行缓冲,与液冷微通道一起将电池热量带走,在电池散热温度较低时,气液相变材料起导热和显热的作用,最终通过液冷微通道散热;本发明能够解决紧密空间电池组的温度管理问题,并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热失控、失火的风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池热管理结构,电池组为常见的矩形电芯,电池组置于相变材料制成的圆形腔体内,腔内填有阻燃油,电芯围成腔内的热量通过热管导入上端的均热板,然后进入半导体制冷片,相变材料为石蜡、膨胀型阻燃剂与金属粉复合而成,半导体制冷片由多个温差发电片串联或并联而成;在电池组高温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相变材料将电池组热量带走,同时底部散热微通道也可以加快散热;在电池组需要预热时,相变材料可将储存的热量传给阻燃油,且半导体制冷片也可以产生热量,通过热管对电池组组进行预热;本发明能够解决电池组温度管理问题,提高电池组均温能力。
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具有单元的电池模块、液体泵和热交换器。响应于电池模块放电电池能量,方法将第一液体泵设置为第一泵速度以及将第二液体泵设置为第二泵速度,第一液体泵被配置为将由单元产生的热量暖热的第一液体冷却剂推入热交换器的热侧,第二液体泵被配置为将第二液体冷却剂推入热交换器的冷侧。方法通过基于第一泵速度、第二泵速度、电池放电电流和第二液体冷却剂的温度优化目标函数,确定调整后的第一泵速度和调整后的第二泵速度中的至少一个。目标函数是最小化系统的冷却组件的功耗,系统的冷却组件根据一个实施例是第一泵和第二泵。方法根据调整后的速度修改第一泵速度和第二泵速度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装置及新能源汽车。该热管理装置包括:固定架,用于固定电芯模组;多个喷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上方,且所述喷淋模块与所述电芯模组中的电池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淋模块与电子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子阀的另一端与储液器相连;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芯模组和所述电子阀相连,用于检测所述电芯模组的温度;还用于当所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向所述电子阀发送喷射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阀启动将所述储液器中的水基防火液通过所述喷淋模块喷出至所述电芯模组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实现有效保护电芯模组,避免电芯模组被损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结构及管理方法,电池热管理结构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均热组件,均热组件包括托板和至少两个均热元件,托板设置在电池组的至少一侧,均热元件设置在托板上,每个均热元件对应至少一个电池设置,每个均热元件均与另一均热元件通过导线串联;其中,均热元件包括:相接触且材料成份不同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用导线串联的两个均热元件之间,两个第一导体之间通过第一导线导通,两个第二导体之间通过第二导线导通,两个均热元件和导线形成电流回路。本发明的电池管理结构,能够自动、精确地消除电池组不同位置处温差,且安全性高、能源消耗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方法用于车辆,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部件工作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的情况下,计算车辆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实时平均功率;在实时平均功率大于在先记录平均功率的情况下,减小预设温度范围上限值;在实时平均功率小于在先记录平均功率的情况下,增大预设温度范围上限值;在车辆部件的工作温度大于预设温度范围上限值时,控制车辆冷却系统冷却车辆部件。本申请通过对实时平均功率的采集与在先记录平均功率比较,更新预设温度范围上限值,使冷却系统介入时机能够适应车辆部件产生的热量,确保冷却功能和性能需求前提下,优化车辆整体的能耗和 或续航里程表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结构,包括内设冷却通道的铝板和竖直开设在铝板上的多个插孔,所述的插孔中插放有圆柱形电芯,所述的冷却通道内填充有硅油,所述的铝板侧壁设置有冷却通道口,所述的冷却通道口通过冷却通道与插孔连通;在电池高温时,低温冷却液流经铝板冷却通道进行对流换热后将铝板传导的电池热量带走;在电池需要预热时,热态冷却液将热量传给铝板,从而对电池组进行预热。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电池组温度管理问题,提高电池组均温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桩热管理系统装置包括热管理机组、充电桩模组、膨胀水箱以及连接导管组成;其中热管理机组包括装置壳体、压缩机、冷凝器、鼓风机、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泵、加热器等组成;充电桩模块包括若干个充电桩、循环总管、循环支管、水路电磁阀以及支管水温传感器。本装置通过控制冷却剂温度在充电桩内部换热,大大提高了充电桩的降温速率,使得充电桩在控温稳定、温差度、效率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改善。本装置设置分离的热管理机组和充电桩模块,二者通过四个对接口实现对接,热管理机组可以安装在较充电桩模块较远的位置,从而使热管理机组的安装可选位置大大增加,不占用充电桩安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