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液冷型热管理系统,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内设有若干个叠放的电芯,若干个叠放的电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水冷板,每个电芯对应一个吹胀型均热板,电芯与吹胀型均热板间隔设置,本发明在有效保证大型动力电池单体温度均匀性及合适工作温度的基础上,兼顾考虑了电池模组的热失控、蔓延问题,采用简易的装配方式,既能够满足组件间的紧密配合。一种吹胀型铝质均热板,包括均热板主体和分别位于均热板主体两侧的弯折段,两个弯折段向同一方向弯折,均热板主体的中下部为储液区,具有高导热,温度均匀性好,比表面积远大于普通热管,可以一体化成型,加工方便成本低,适应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需求。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水冷式集中电池热管理装置,用于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进行电池热管理,其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进液集分器和出液集分器,进液集分器和出液集分器分别用于连接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冷却板的出液口和进液口;热管理模块,设置于壳体内,热管理模块用于冷却或加热电池组冷却板中的冷却液。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水冷式集中电池热管理装置与充电桩配套使用,能够灵活移动,服务于多个充电桩,为不同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热管理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电动车和电池热量控制方法。其中,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用于储存电能;发热装置,连接于动力电池的外表面,发热装置自身可产生热量,以对动力电池加热;换热组件,部分换热组件与动力电池的外表面相连接,换热组件可与动力电池换热,以实现对动力电池加热或散热;控制器,与发热装置和换热组件电连接,以控制发热装置和换热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器可根据电动车的运动状态控制发热装置和 或换热组件对动力电池加热,控制器还可控制换热组件对动力电池散热。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工作需求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或散热,对温度的控制准确性更高,可防止动力电池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及汽车热管理系统,涉及流体介质控制阀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通阀调节功能不足的技术问题。该换向阀包括内设腔体的阀体以及沿阀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在腔体内的柱塞;其中,阀体的周侧均匀分布有N个接口,接口与腔体相连通,柱塞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连通至少两个接口且至少一个接口不与贯穿孔连通,当柱塞沿轴线转动时,与贯穿孔对应连通的接口发生改变;N为整数且N≥3。该换向阀可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内。由于阀体上设置有多个接口,位于阀体内部的柱塞可连通多个接口,因此当柱塞转动过一定角度后,与柱塞相连的导管会发生改变,从而能够方便的调节导管内的流体介质的流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水箱一及膨胀水箱二,膨胀水箱一通过水泵一与换热器一中的一条管路及电动汽车元器件形成回路,膨胀水箱二通过水泵二与换热器三中的一条管路及电池包形成回路;换热器一中另一条管路的入口端连接电磁阀,出口端分别连接截止阀、电子膨胀阀一、电子膨胀阀二,截止阀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接,电子膨胀阀一通过换热器二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带节流装置的电磁阀代替四通换向阀,流程简单、易控,在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满足乘客舱热舒适性要求的基础上,缓解了车外换热器结霜,除霜时不影响乘客舱和 或电池包加热。
光学扫描装置上的热变化会影响由该装置进行的测量。这里提出了各种方法来控制装置的温度并补偿装置的温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结构,包括通风槽、散热片、连接头、电动马达、进气管、导热底板、导热管、吸热板、海绵垫以及隔热板,散热箱下端面之间位置开设有通风槽,散热箱左右端面安装有多组散热片,电池包右端面贴合有吸热板,吸热板右端面连接有导热管,电池包左端面贴合有隔热板,电池包下端面贴合有导热底板,电池包上端面放置有海绵垫,导热底板下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下端面装配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下侧安装有连接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池包散热效果欠佳,影响了电池包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有效延长电池包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包、第一节温器、第二节温器、水泵及散热器,所述第一节温器的主阀门与动力电池包的出液口连通,第一节温器的副阀门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经散热器与第二节温器的主阀门连通,第二节温器的副阀门与动力电池包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在行车加热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电能的问题以及加热和制冷功能无法隔离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热管理的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主体、万向轮、电池放置架、控制按钮、时间继电器、调压器、加热座、加热丝、连接管、风机以及通风板,加热主体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加热主体内部安装有电池放置架,加热主体左端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侧装配有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上侧安装有调压器,加热主体上端面装配有加热座,加热座内部安装有加热丝,加热座右端面连接有连接管,加热座右侧安装有风机,加热主体内部安装有通风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池加热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辅助加热效果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集成中央域控制器外壳、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集成中央域控制器外壳(1)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多个相变材料(120),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壳体冷却液通道(130),所述壳体冷却液通道(130)具有冷却液入口(131)和冷却液出口(132)。本实用新型对于中央域控制器采用液冷和相变材料结构组合的方案提高中央域控制器的散热性能。同时,利用中央域控制器的热量缓慢预热电池,一定程度可以节省整车电量,提升电芯活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本公开提供了“牵引逆变器的功率存储装置的集成机械和热设计”。一种牵引逆变器系统,包括电容器模块、功率模块、位于所述模块之间并与所述模块接触的冷却板以及限定入口和出口的端板。所述模块和板限定跨越所述模块和板的孔,以及与所述入口和出口流体连通的通道。所述牵引逆变器系统还包括机械紧固件,所述机械紧固件占据所述孔,跨越所述模块和板并将所述模块和板夹紧在一起。
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轴向消热桁架支撑机构,涉及航天结构领域,用于实现对空间相机在轨运行期间,受外界温度波动影响下,主、次镜之间轴向间隔的消热支撑。包括主镜安装座和次镜安装座和至少三组消热支杆组件;每组消热支杆组件均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杆、第一支杆接头以及第二支杆接头组成;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杆接头与主镜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杆接头与次镜安装座连接;本发明利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线胀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定制的特点,通过与金属材料配合使用,发明了具有零膨胀特性的支杆结构,将该支杆结构用于空间相机的桁架中,实现可长焦距空间相机在轨成像期间对光学元件之间轴向间隔的消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