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电池热管理的相变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电池热管理的相变材料,包括电池组箱体,所述电池组箱体的上方设有箱体盖,四组所述电池组之间设有相变材料储能棒,所述相变材料储能棒的内腔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设有伸缩机构,相变材料储能棒包括第一导热硅片、壳体、圆弧壁和相变材料,所述壳体的四边均设有圆弧壁,四个所述圆弧壁的外壁贴合固定有第一导热硅片,所述壳体与活动槽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该用于通信基站电池热管理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在吸热饱和后,通过第二导热硅片接触的拉伸柱内腔受热膨胀形成气压差,推动伸缩杆在拉伸柱的内腔向上移动,通过接触板接触箱体盖底部的石墨层进行二次散热,对电池组进行热量管理。

  • 储能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储能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所述储能锂电池包包括PACK箱体以及安装在PACK箱体内的电池组;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热面散热板以及若干冷面散热板,所述冷面散热板与热面散热板固定连接,且相互之间贴合,所述热面散热板上安装有热面导热风机,所述冷面散热板安装有冷面导热风机;所述PACK箱体上开口,热管理系统嵌装于开口内,冷面散热板由开口伸入PACK箱体内。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且工作可靠,操作简便;适合应用小空间系统内散热或加热。

  • 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水路及采暖水路,所述冷却水路与所述采暖水路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所述冷却水路与燃料电池电堆相连通,所述采暖水路内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器并联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热交换器并联。利用燃料电池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传递至采暖系统的热交换器,实现对车舱内空气的加热和除霜等,优化了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构型,提高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水平,降低氢耗;而且,将冷却系统中的散热器设置在采暖水路,由于采暖管路无需考虑电绝缘、耐腐蚀和离子析出等因素,故降低了散热器等零部件的选型标准,降低了制造和保养成本。

  • 传热装置及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装置及电池热管理装置,其中,传热装置,包括传热外壳,传热外壳内设有与制冷剂出入口连接的制冷剂流道,传热外壳的端部设有制冷剂出入口。当电池需要制冷时:制冷剂输送装置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冷剂出入口进入制冷剂流道中吸收电池组中的热量,可以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实现对电池温度的精确控制,进而使得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提高。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板,具有导热和过电流功能,其材质为高导热导电金属板;所述换热板内部具有换热液流动的流道;所述换热板设有两个或多个水嘴,所述两个或多个水嘴均连通所述流道;连通装置,为一绝缘通管,两头分别连通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的水嘴;若干个连通装置连通若干个相邻的所述换热板的水嘴,使得若干个换热板之间相互连通,使得若干个换热板中仅留出两个所述水嘴作为进液口与出液口;使得换热液流入进液口后,流经若干块所述的换热板,最后经出液口流出;集成换热与过电流功能,使模组加热更加均匀,电池之间的温差更小,同时,降低由过电流引起的电阻热;使模组的设计兼容多种热管理功能。

  • 车用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所述车用锂电池包包括PACK箱体以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安装在PACK箱体内,在所述电池模组与PACK箱体之间设置有液冷热管理器件,所述液冷热管理器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在PACK箱体上,其上嵌装有热管,所述热管两端伸出基板外,一端连接进液接头,一端连接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固定在基板上,并分别穿过PACK箱体伸出;冷却液或导热油由进液接头进,由出液接头出,在热管中循环流动,构成所述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在夏季和冬季,维持电池模组的环境温度在25℃左右,保证电池模组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长度。

  • 一种微型计算机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计算机热管理系统,包括分散模块、制冷模块、驱动模块和机箱。本发明通过设置制冷模块,可以为本装置提供较低的温度,从而更准确的对机箱内部温度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分散模块,将制冷模块产生的低温分散到空气中,从而利用空气对电脑硬件进行降温,通过设置驱动模块,将机箱外侧的空气送入到机箱的内侧,当气流流过冷片时就会将冷片附近的冷空气带走,从而对机箱的内部进行整体降温。

    2020-11-27 00:00:00 #隋心怡 #隋心怡
  • 多点喷射微型混合燃料喷嘴组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器。所述燃料喷射器包括端壁、中心体、从所述端壁朝向所述燃料喷射器的下游端包围所述中心体的外部套管,以及热管理导管。所述中心体包括轴向延伸的外壁以及从所述端壁朝向所述燃料喷射器的下游端延伸的内壁。所述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端壁一起限定沿朝向所述燃料喷射器的所述下游端的第一方向以及沿朝向所述燃料喷射器的上游端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流体导管。所述外部套管和所述中心体限定径向位于其间的预混合通道并且在所述预混合通道的所述下游端处限定出口。所述外部套管限定周向布置在所述外部套管的第一轴向部分处的多个径向定向的第一空气入口端口。

  • 一种资源灵活共享的机器人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灵活共享的机器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机器人以及与若干所述机器人通信连接的控制平台,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内的伺服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下发控制指令给所述伺服驱动模块以实现对所述机器人的控制;其中,若干所述机器人中的伺服驱动模块按照控制策略与所述控制平台中的控制模块进行连接。本发明通过一个统一的控制平台内设置多个控制模块,实现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对不同机器人的统一控制,达到控制模块资源灵活共享,降低软件研发和维护成本的目的。

  • 车辆制冷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冷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热管理模式;根据所述热管理模式确定对应的控制策略;获取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以及所述控制策略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对目标车辆制冷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根据车辆不同的热管理模块对车辆制冷系统进行控制,以使车辆制冷系统在不同的热管理模型下具有合适的控制参数,避免制冷系统无限制运行,影响车辆制冷系统的NVH性能,从而能够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方法。该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内部设置有冷媒通道、发动机冷却液通道及对外冷却通道;电子水泵、电机、电池及对外冷却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对外输出水路;机械空调压缩机选择性连通于冷媒通道;电动空调压缩机选择性连通于冷媒通道;蒸发器,其连通于冷媒通道并选择性连通于电动空调压缩机和机械空调压缩机,机械空调压缩机、电动空调压缩机及蒸发器形成冷媒路;发动机冷却管路,发动机冷却管路选择性连通于发动机冷却液通道,形成发动机水路。该混合动力车辆热管理系统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少,节约能量消耗。

  • 一种新能源车辆的能量管理方法及能量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方法,新能源车辆的能量存储单元存有预留的制动能量回收缓冲区。在任意的刹车时间段内,车辆均能实现对刹车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