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实用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介于热失控前的温度时使电池快速冷却降温防止电池爆炸着火的快速冷却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池快速冷却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行驶或静止过程中电池管理器24小时监测电池温度,当电池管理器监测到某个电池模组温度上升到介于热失控前的温度时,电池管理器控制打开相应位置4个喷水阀和启动水泵运转,通过4个喷水阀喷射冷却液使电池模组快速冷却降温,遏制电池发生热失控,避免电池模组因热失控造成电池包爆炸、起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汽车车体,所述汽车车体的内部安装有汽车电池组和热管理结构,所述汽车电池组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汽车电池组之间均设置有空隙,所述汽车车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电池安装槽和水管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槽与水管安装槽的深度相同,所述汽车车体的内部位于汽车电池组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保温装置和电池接线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水管和电池组的底部设置安装槽,使电池组和冷却水管都安装在安装槽内,即使冷却水管破裂,水也不会浸渍电池组,冷却水会流入安装槽内,手动清理即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优化布置的连续式有机液体加氢系统及方法,属于有机液体储氢技术领域。其包括氢气进料装置、有机液体储氢介质进料装置、混合器、加热器、气液分布器、反应装置、产品分离装置及氢气再循环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并联的两个反应器,分别为滴流床反应塔一和滴流床反应塔二,在两个滴流床反应塔内部根据高度分为多段催化剂床层,其中在每段床层均填充有不同质量配比的催化剂。本发明采用催化剂优化布置的反应器床层设计,使反应物在反应器不同位置的放热情况基本一致,减少了热管理的难度,可以直接利用一段式的夹套油浴稳定反应温度,采用氢气再循环设计,提高了氢气利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
一种空间用高功率设备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电模块、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相变模块、绝热板以及热沉。所述热电模块利用帕尔贴效应实现冷端制冷,热端制热。所述热电模块一端与高功率设备通过高导热材料实现热传导,所述相变模块通过高导热材料与热电模块另一端连通,所述相变模块包含相变模块上盖板、相变模块腔体、相变模块栅格、相变材料以及隔热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存储于相变模块栅格中,所述相变模块底部通过高导热材料与热沉相连,所述热沉为平板结构,所述控制器包含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热电驱动模块。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空间用高功率载荷的温度控制。
一种嵌入式单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其特征在于:阀体和阀芯底部均开有环槽,环槽内装有O型圈,阀芯与阀体通过阀芯底部的O型圈密封,阀芯顶部的卡簧通过珰环装配到阀体上,阀芯的阀芯轴上装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将单向阀装入管道现有的压板中,来实现单向流动,不需要新增零部件,安装简单方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车用热管理系统,车用热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车用热管理系统在极限运行工况下运行时,必要时能进入电子膨胀阀调整方式,通过对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可以减少系统在极限运行工况下的停机次数,满足相对平稳舒适运行的需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电池管线、引入管线、排出管线、制冷剂管线以及水冷式冷凝器,所述电池管线连接到高压电池芯部并具有第一散热器,并且冷却水通过第一泵而流过所述电池管线;所述引入管线具有连接到第一散热器的上游侧的一端和连接到内部空调加热芯部的另一端,并且冷却水通过第二泵而流过所述引入管线;所述排出管线具有连接到电池管线中的高压电池芯部的上游侧的一端和连接到内部空调加热芯部的另一端,并且通过引入管线引入的冷却水流过所述排出管线;所述制冷剂管线具有膨胀阀、内部空调冷却芯部、压缩机以及风冷式冷凝器,并且制冷剂流过所述制冷剂管线;所述水冷式冷凝器连接制冷剂管线和引入管线。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驾舱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驾舱制热请求;基于制热请求获取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发动机的冷却水水温、发动机的消耗功率和空调回路水温;基于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满足发动机余热单独制热的条件时,则启动发动机余热单独制热。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满足驾舱制热需求而带来的能耗较高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对获取到的至少一个参数进行预判,在基于至少一个参数确定可利用发动机余热满足驾舱制热需求时,优先使用发动机余热单独制热驾舱,可有效利用发动机余热,而减少利用水PTC加热,从而有利于降低能耗,使得整车能耗较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和暖风单元。暖风单元包括冷凝器,其中,冷凝器的输入端能够与燃料电池电堆的输出端连通,其中,冷凝器使得来自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温水蒸气液化并且散出热量,所述热量被提供至燃料电池车辆的待供暖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冷却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实验研究系统,包括总控制端、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装置、温度采集装置、送风装置、第一可视化流道、第二可视化流道、以及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内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以一种排列方式所排列组成;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第一可视化流道的后端、所述第二可视化流道的前端对接连接并形成空气流道;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端、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池充放电控制测试装置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端、所述电池包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研究系统操作简单,可测试风冷系统对锂离子电池组的热管理性能。
本发明涉及流量控制和分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和汽车,流量控制阀包括壳体,具有进液口和位于底板上的出液口,包括倾斜旋转圆筒和竖直顶杆,倾斜旋转圆筒的顶部可滑动地抵接于壳体的上部,倾斜旋转圆筒下边缘位于相对于倾斜旋转圆筒径向成角度的倾斜面上,壳体内具有顶杆支架,对应每个出液口,顶杆支架上具有支承通孔,竖直顶杆下端朝向对应出液口并设置有沿轴向向上外径逐渐增大的封堵件、上端穿过对应支承通孔并与对应倾斜旋转圆筒的下边缘可滑动地抵接,竖直顶杆在位于顶杆支架和封堵件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弹簧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于顶杆支架和封堵件,还包括驱动倾斜旋转圆筒旋转的驱动机构。
一种基于混合迭代ADP方法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属于动力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功率关系和状态转移方程;步骤2:确定动态优化指标函数;步骤3: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步骤4:根据贝尔曼最优性原理,用混合迭代法求解带约束条件的动态规划递归方程。本发明设计的锂离子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将整个系统可分配的功率合理地分配给热管理系统和驱动系统,可使电池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