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通式(I)的全氟氨基烯烃化合物:CFY=CXN(R_f)CF_2R_f’其中:(a)R_f和R_f’(i)独立地选自具有1-8个碳原子、任选地包含至少一个链中O原子或N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全氟烷基基团,或(ii)键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4-8个环碳原子、任选地包含至少一个链中O原子的全氟环结构;并且(b)X和Y(i)独立地选自具有1-4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基团,或(ii)键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5-6个环碳原子的全氟环结构。此类化合物可用于热传递、发泡或浸没冷却应用,或者用作朗肯循环中的工作流体、涂层或润滑剂,或者用作电介质流体。本文还公开了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温度预警装置,包括温控装置、电池组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池组包括N个锂离子电池,温控装置固定在锂离子电池的单体表面、泄压阀以及极柱的其中一个位置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温度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N个温控装置的温度都未到达融化低熔点合金件的熔点温度T_(off)时,ECU的P1口保持低电平;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因内短路引起的热失控现象,造成电池冒烟、着火、甚至爆炸、危害人身财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冷却液膨胀散热箱、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车身控制器通过接收并根据电动汽车上安装的整车控制器所采集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和用电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信息控制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冷却风扇按设定的工作程序进行工作,以此对电动汽车底盘上安装的三合一电驱系统、第一和第二多合一电子控制单元、以及由第一和第二多合一电子控制单元分别控制的驱动电动汽车前、后车轮运动的第一至第四驱动电机进行有效的热管理,及时排除这些电气系统和用电设备工作时产生的过多热量,保证电气系统和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性能,满足了电动汽车使用者高品质的体验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四个同规格标准的电池包和汽车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电池包的正极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正极输入端连接,且四个所述电池包的负极通过导电线与汽车供电电路的高压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汽车供电电路包括汽车供电部件、预充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霍尔电流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应用并联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可实现通过采用趋向于安全电压范围内低压大电流的并联连接方式,先串联,再由多组串联电池组并联组成电池包,大大降低了总内阻,提高了放电能力,并且分散了电池的压力,延长电池寿命,从而给动力电池的使用十分有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流体管理组件具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热管理组件的第一流道与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第二流道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第三流道与第二换热器连通,热管理系统具有流体管理组件,能够相对简化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通过换热回路调节冷却循环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的热交换,所述换热回路与冷却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通过三通阀控制所述换热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连通;根据冷却循环回路及暖风循环回路的温度参数关系控制三通阀的开度,调节所述换热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的管路中液体流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燃料电池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暖风循环回路,根据不同回路的温度参数调节暖风循环回路中三通阀的开度,不仅能够在燃料电池大功率运行情况下实现整车舱内温度及燃料电池温度精准控制,而且能够在燃料电池低功率运行,可用余热量较小的情况下,保证余热的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该系统,散热器、水路过滤器、燃料电池和水泵通过主管路形成闭合回路,加热器通过支管路与散热器相并联,支管路的一端与位于散热器和水路过滤器之间的管路段上相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第一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分别与加热器、散热器和水路过滤器相连通,支管路的另一端与位于散热器和水泵之间的管路段相连通,且位于该连通处与散热器之间的管路段上或该连通处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该连通处与散热器之间的管路段上或该连通处设有打开或关闭该管路段的阀门,在关闭阀门的情况下,提升暖机速度,提升燃料电池系统升温速率,并降低燃料电池系统低温启动时外部辅助热源的加热功率需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功率优化的空冷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空冷燃料电池、直流风机、LabVIEW上位机、DAQ数据采集卡、温度采集模块、电压电流采集模块,用电设备、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和直流电源;所述空冷燃料电池、温度采集模块、LabVIEW上位机、DAQ数据采集卡依次连接;所述用电设备连接空冷燃料电池;所述DAQ数据采集卡还通过电压电流采集模块与空冷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与直流电源、直流风机和DAQ数据采集卡分别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空冷燃料电池输出功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连续纤维C_f 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铜丝把扁平化的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连续长丝固定成单向布,利用“电解-水洗”把碳纤维表面粗化、敏化,通过偶联剂枝接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利用PdCl_2活化液进行活化处理形成镀铜的活性位点,最后结合化学镀铜工艺使碳纤维表面存在一层铜薄膜,制备成“碳纤维单向布预镀铜料”。对“碳纤维单向布预镀铜料”和铜粉进行叠层真空热压,热压温度为900oC-1050oC,热压压力为5MPa-20MPa,所制备的高导热碳纤维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控制在25-60%,复合材料沿着纤维方向的导热率为400-650W m·K,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热管理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池热管理的风冷系统导流板形状优化方法,所述方法从均匀的主流道截面宽度分布出发,数值求解风冷系统的冷却流道流量,从远离入口或出口的冷却流道出发往入口或出口方向,通过依次调整每个主流道截面宽度,选出使系统目标函数最优的流道截面宽度。假设每个主流道截面宽度调整一次为一轮调整,通过反复多轮调整,不断逼近最佳截面宽度分布。当一轮调整中,目标函数值不再变化时,调整过程中记录的最佳目标函数值对应的主流道截面宽度分布为最佳分布。最后,由得到的最佳截面宽度分布,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出最终光滑的导流板形状。本发明具有优化过程简单、性能指标好、扩展性好、实用性强等优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载空调和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外壳;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多个单体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包外壳内;其中,所述车载空调具有冷媒传输通道,所述冷媒传输通道与所述电池包外壳的至少部分相连。本申请的车辆,整个动力电池包结构简单,组装成本低,使得整车的生产成本低,续航里程长,且动力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效果好,可以方便地实现制冷与加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夹板夹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夹板包括多个本体和止挡件,多个本体间隔设置,每个本体上设有气流通道,每个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抵接在两个电芯上,止挡件连接在本体的两端,止挡件能够止抵在电芯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止挡件还能够止抵在电芯沿其高度方向的两端。该夹板既能较好地满足电芯热管理的要求,又能确保对单个电芯的挤压效果,从而提升电芯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