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空调回路和温度调节回路,温度调节回路包括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的燃料乙醇加热器、水冷板、散热器、水箱、循环水泵和换热器,空调回路和温度调节回路之间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当电池温度高于设定值,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电动压缩机不启动,散热器启动,通过散热器散热;当电池温度高于设定值,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电动压缩机启动,散热器不启动,通过空调散热;当电池温度低于设定值且需要充电或放电的时候,采用燃料乙醇加热器进行加热,使电池达到适宜的运行温度。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电池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Voronoi图的非均匀采样热重构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芯片的功耗数据,并依据此功耗数据获得在此功耗数据下微处理器的温度分布,接着通过热感器获取采样温度值列表,然后根据芯片面积大小构造虚拟均匀网格并估算出每个虚拟均匀网格中的温度数值,最终依据虚拟均匀网格中的温度数值,重构出芯片的温度分布,本方案能有效的运用在动态热管理技术中实现实时的全局和局部温度监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供电电源、加热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加热控制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加热模块分别与供电电源和加热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加热模块设置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上。本实用新型在动力电池工作时能够采集动力电池的温度,当动力电池温度低于其允许的最低温度值时,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使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保证了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提供具有独特配置的照明系统(10)。例如,该照明系统可包括光源(12)、热管理系统(14)和驱动器电子器件(16),每个包含在壳体结构(32)内。光源配置成提供通过壳体结构中的开口可见的照亮。热管理系统配置成通过壳体结构提供空气流,例如单向空气流(70),以便冷却光源。驱动器电子器件配置成向光源和热管理系统中的每个提供功率。
一种基于低熔点金属关节的柔性导热装置,其由N根柔性管道式液体金属关节和(N+1)根热管组成;所述N为1~9的正整数;所述热管连通于所述柔性管道式液体金属关节的两端;柔性管道式液体金属关节内存储具有高热导率且在室温下为液态的低熔点金属;运行过程中,热量顺序经过间隔排列的逐根热管和逐根柔性管道式液体金属关节,实现热量的传输。因为低熔点金属具有高的热导率,因此装置可实现高效的传热性能;同时,柔性液态金属连接可保证整根导热器件灵活弯折;本发明结构简单,导热性能优秀,弯折灵活度高,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服务器等IT及航天热管理领域。
一种形成键合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形成的半导体结构,形成键合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器件结构的第一半导体结构;在低于大约400℃的温度下将第二半导体结构键合到第一半导体结构;通过第二半导体结构进入第一半导体结构形成贯通晶片互连;以及在与第一半导体结构的相反侧将第三半导体结构键合到第二半导体结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供第一半导体结构。将离子注入到第二半导体结构中。第二半导体结构仍然键合到第一半导体结构。使第二半导体结构沿离子注入平面断裂,至少部分通过第一和第二半导体结构形成贯通晶片互连,在与第一半导体结构相反侧将第三半导体结构键合到第二半导体结构。键合半导体结构是使用这种方法形成的。
公开了一种主动热管理装置和方法,其中将包括设置为热串联或热并联的多个相变材料的相变材料单元与热能源相连,例如第一工作条件下的一组LED。将来自热能源的热能存储在相变材料单元中。相变材料单元可以与热能池相连,例如第二工作条件下的第二组LED。可以通过与热能池相连接来重新使用在相变材料单元中存储的热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条件包括15V的电源电压,以及第二工作条件包括没有电源电压或者9V的较低电源电压,使得可以重新使用来自可能过热的第一组LED的过多的热量来预热第二组LED,从而改善了热匹配,因此改善了光学匹配。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电池模块,作为汽车热管理系统。在一种形式中,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泡沫的形式,该泡沫由封装在基本上聚合物基的壳体内的芯制成。在更具体的形式中,泡沫材料可定制成适于在多于一个温度例如相对冷的温度和相对高的温度经历等温相变。基于这种微胶囊相变材料的使用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用于高温和低温车辆操作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情况的加热和冷却能力。还描述了一种控制电池模块的温度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包括ECU单片机和保护电路,所述ECU单片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PWM控制电路、电动风扇,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DC-DC电路、应急保护电路,ECU单片机的双向通信端连接有CAN总线电路,ECU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与保护电路的输出端、DC-DC电路的输出端、电动风扇的输出端连接,应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ECU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应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动风扇的输入端连接。该系统采用PWM控制和CAN读取发动机温度信息使发动机稳定工作在最佳温度,大大减少了能耗和废气排放,应急保护电路保障整车出现故障时仍能运行,作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广泛运用于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机房分布式热管理装置,包括架空地板、空调机组、嵌入式热管以及回风管;嵌入式热管的蒸发段安装在机柜内部发热量高的部件附近,吸收热量后通过冷凝段导出机柜外部;空调机组采用下送风,冷风通过机柜时,吸收IT设备及热管导出的热量后受到气压和热压上升,通过回风口回到空调机组再次降温;远端架空地板设置地板风机,保证IT设备能有效的散热,地板风机通过IT设备背板温度控制开启,当超过设定温度时开启地板风机;循环风机采用变频技术,根据远端的地板风机下的静压调整转速,避免了地板风机开启其余机柜由于缺风造成的影响。本发明进一步完善了通讯机房的局部及整体降温的方案,为通讯机房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双流体热管理的供暖系统,其包括:液态金属散热装置、储水箱、供暖系统,以及用于连通水箱与供暖系统的连接管路;液态金属散热装置包括:一组直接与CPU表面相接触的导热平片、装有驱动泵的传输管道和置于储水箱内的肋片式散热器,相连通的导热平片内的空心流道、驱动泵内的槽道以及肋片式散热器的散热底座内的空心流道内装有流动的液态金属。本数据中心双流体热管理的供暖系统利用液态金属作为一次换热流体,水作为二次换热流体,能耗低,降温大,噪音小,可靠性高,能效高,安装及维护方便,具有大规模推广普及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外贴热管,属于航天热设计领域。所述三维外贴热管包括管体和翅片,管体弯曲并沿轴线扭转成型,扭转角度为0~90°,在平面内进行弯曲成型,翅片位于管体两端。优选所述管体两端翅片通过卡箍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安装面上。所述弯曲角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不与其它设备接触为原则。所述三维外贴热管将管体中段的翅片去掉,只保留两端翅片,可用于冷、热两端安装面成空间角度的复杂仪器设备热设计,根据安装的实际位置进行现场弯曲,解决原有热管不易弯曲加工的问题,保证安装面的平面度和直线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