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热集成的吸附-脱附系统和方法

    用于从处理气流捕获目标气体的高容积效率热集成系统包括整体式本体(10)和分配系统。该整体式本体(10)包括第一组多个通道(25)和第二组多个通道(35),所述第一组多个通道和第二组多个通道各具有可逆地吸收目标气体的吸附表面。各通道热连通,从而来自一组多个通道中的目标气体的放热吸附的热量被来自另一组多个通道的目标气体的吸热脱附使用。将目标气体从处理气流分离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直接切换高容积效率热集成系统。第一状态中,第一组多个通道(25)经受脱附,同时第二组多个通道(35)经受吸附。第二状态中,第二组多个通道(35)经受脱附,同时第一组多个通道(25)经受吸附。

  • 用于管理电池组的温度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电动车辆的电池组(1)的温度的装置,包括容纳在容置部(13)中的至少一个电池(3)。温度管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板(5),接触电池(3);和管道回路,热传递流体在所述管道回路中流动,所示管道回路包括至少一个运输管(7)和至少两个集管器(9),运输管(7)沿热交换板(5)延伸,且其每个端部分别连接至一个集管器(9)。热交换板(5)还密封地接触电池组(1)的壳体(13),由此使管道回路与电池(3)隔离。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样的温度管理装置的电池组(1)。

  • 电动汽车恒温电池箱及其热管理控制方法

    一种电动汽车恒温电池箱及其热管理控制方法,通过对电池组在不同充放电倍率和不同风速下进行FLUENT仿真得到的温度场分布来计算确定电池箱散热、加热以及保温材料的选型;在对电池箱体进行设计时,重点对电池箱壳体、风道、夹具以及风扇门进行了设计,并针对电池组两端温度低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研究热管理控制方法时,开发了一套热管理软硬件控制系统,硬件包括温度采集板和温度主控板,软件使用FreecaleCodewarrior进行编程,利用模糊控制来控制加热膜和风扇工作;远程监控系统负责采集实车数据,以便系统选型;利用VB软件制作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上位机界面,能够实时显示温度曲线和当前温度值,并能进行历史数据查询。

  • 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其包括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池管理器;分别与电池管理器电连接的用于向动力电池组吹风的电池风机、用于加热动力电池组的加热模块、用于检测动力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用于检测电池用蒸发器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器;通过CAN总线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的空调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池用蒸发器电磁阀和空调用蒸发器电磁阀。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协调控制及性能优化,满足动力电池组在不同环境、不同工况下温度满足0-40°的需求,在提高动力电池组性能的同时延长了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 纯电动环卫车用动力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环卫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顶部设有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和高压配电盒功能的动力盒;所述电池箱体的侧面设有用于输送线束集成低压管理信号和连接驱动电池高压正负极的外接端口;所述电池箱体的背面设有保险丝盒;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设有底座减震装置。该装置优化结构布置,在有限的空间和元器件下提高了驱动电池系统对外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

  • 具有外部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系统

    提供具有外部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系统与模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池模块包括外壳和配置在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学电池。电池模块还包括具有与至少一个电化学电池接触的第一侧的热界面。电池模块还包括与热界面的第二侧接触的散热器。热界面用于使热量能够从至少一个电化学电池传递到散热器。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池管理系统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电池箱、热管、液流板、液体箱、半导体加热 制冷元件、液体循环泵、电池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散热器、风扇组成,除散热器及风扇安装于电池箱外部,其余均位于电池箱内,与电池模块有机结合,在电池模块间插入热管,热管与电池模块及位于电池模块上方的液流板紧密贴合,液流板内带有液体循环管道,其与液体循环泵连接,液体循环泵又与充有循环液的液体箱连接,半导体加热 制冷元件与液体箱接触,又与散热器贴合;电池箱内还安装有与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液体循环泵、半导体加热 制冷元件及风扇工作。本发明结构合理,可实现快速加热和冷却。

  • 一种锂电池组的往复流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组的往复流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池箱中间的T型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固设有加热器与制冷模块,所述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或制冷模块产生的冷量在通风道内形成往复双向流动流,依次经过电池模组A、B、C,对它们进行加热或降温处理。从而解决了电池箱内温差较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锂电池使用容量与使用寿命。

  • 基于阵列热管相变传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阵列热管相变传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阵列微通道热管并联紧密镶嵌在燃料电池板上,热管管径为0 3cm—0 5cm;其采用一种全新的热管方式进行热管理,电池内部通过热管散热,特别是处理局部过热等问题;热管的总温降是蒸汽流道,蒸发段和冷凝段的每一部分温降相加之和,因为热管的吸液芯体积很小、蒸汽流的温降也不大,所以它的热力特性很好。

    2014-04-09 00:00:00 #孙世梅 #孙世梅 #石瑶
  • 用于照明应用的紧凑型热增强基体

    本发明提供固态光源模块(100),其具有带一个或更多个凹穴(106)的紧凑型热增强基体(102)。模块(100)包括固态光源(104)和用于该固体光源(104)的电连接件,以致其能够接收功率以便产生光。固态光源(103)被连接至具有上表面(120)和下表面(140)的基体(102)。基体(102)包括在上表面(120)内的由壁(166)和地板(164)限定的凹穴(106),所述凹穴至少足够大以容纳固态光源(104);因此,固态光源(104)安放在凹穴(106)内。这允许模块(100)大致平坦,即使具有附接的光学系统(160)、甚至是利用远程荧光技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并且这增加了作为模块(100)一部分或被连接到模块(100)的热管理系统所耗散掉的热量的量。

  • 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风电主控柜体热管理分析及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风电主控柜体热管理分析及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柜面布置图获取风电主控柜体的材料属性及其内部的断路器及继电器的参数;对断路器及继电器进行初始的几何建模得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得有限元网格模型;获取加热器及风扇的设计参数;建立风电主控柜体及内部流体的三维模型;进行流体力学网格划分得到流场网格模型;对流场网格模型进行约束;确定流场内流体的物理参数;对流场网格模型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计算得到流场分析结果;判断风电主控柜体的流场分析结果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如果符合,则结束,如果不符合,则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本发明无需制造出实体模型就能够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

  • 航空发动机热管理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热管理技术,涉及对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控制机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热管理控制机构包括高压离心泵[1]、燃滑油散热器[2]、燃油计量阀[3]、温度传感器[4]、热回油计量阀[5]和电子控制器[6]。其中,在燃油计量阀[3]后的温度传感器[4]可对燃油温度进行测量后反馈给电子控制器[6],电子控制器[6]发出控制信号,通过热回油计量阀[5]控制返回飞机油箱的燃油流量。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发动机的燃油温度和滑油温度进行控制,实现发动机热管理控制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