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管理装置,包括充有低熔点金属(3)的对流换热模块(2),半导体激光器(0)与对流换热模块(2)之间通过膨胀匹配导热层(1)实现热传递,对流换热模块(2)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通过高热导率金属外壳(200)和低熔点金属(3)进行散热。基于上述结构,避免了采用微通道水冷时,在水循环运行中长期运转导致的器件老化、腐蚀;同时解决了需要对水质与管道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定期更换水的问题,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冷却效率,降低了装置体积和系统噪声,提高了装置可靠性与稳定性。可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特别是高平均功率半导体激光阵列的热管理领域。

  • 固态驱动器的热管理

    一种包括印刷电路板(PCB)的电子设备,其包括导热平面和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PCB上并连接到所述导热平面的热生成部件。框架连接到所述PCB以便在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生成部件之间定义第一导热路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在所述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热生成部件之间的导热层,以便在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生成部件之间定义第二导热路径。

  • 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电池热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实用寿命和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功率分配单元、充电机、整车控制器、受热部件、加热丝、燃油喷射器、液位传感器、微型燃料箱、电池箱、温度传感器,冷却扇、散热片、可控电磁阀、水泵、液体循环管路、极性转换开关和12V辅助电池。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燃烧燃料但不做功的热交换单元,降低了电能消耗,解决了电动汽车冷启动难得问题。燃料具备比能量高,发热迅速等优点,将大大提高了升温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充电时的电能进行热管理,节约电池能量。

  • 用于运行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方法和用于控制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机构以及废气后处理装置和带有废气后处理装置的内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行废气后处理装置300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在运行期间将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再生、尤其是被动地再生,其中从在当前的废气体积流V_AG的情况下的关于柴油颗粒过滤器DPF的当前的差压ΔP的当前的差压ΔP以及当前的修正因数中计算经修正的差压ΔΡ。根据本发明,借助于以下步骤确定当前的修正因数:在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中在预先设定的废气体积流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确定的废气体积流周围的预先设定的废气体积流间隔中确定下部的差压;并且将下部的差压与预先设定的当前的参考值做比较,并且依据此,计算全新的修正因数或保持到目前为止的修正因数作为当前的修正因数。

  • 车辆用空调装置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用调节部(60b),其调节流经热媒外部空气热交换器(13)的热媒以及外部空气中至少一方的流量,以使得与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的表面温度(TC)相关联的温度接近于第1目标温度(TCO);以及制冷剂流量调节部(60d),其调节从压缩机(22)排出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以使得与在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6)以及空气加热用热交换器(17)中的至少一方的热交换器被温度调节而朝向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TAV)相关联的温度接近于第2目标温度(TAO)。由此,能够恰当地控制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13)的表面温度以及朝向车室内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

  • 三环路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尤其是一种三环路温度控制系统,其能够在基于致冷剂的控制回路和一对非基于致冷剂的控制回路之间有效热连通,其中非基于致冷剂控制回路中的一个被热耦接至车辆电池系统,并且非基于致冷剂控制回路中的另一个被热耦接至车辆的传动系统。基于致冷剂的控制回路可以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操作,并使用致冷剂-空气热交换器被耦接至车辆的HVAC系统,以及使用致冷剂-流体热交换器耦接至非基于致冷剂控制回路中的一个。多个导流阀使得三个热控制回路被布置成任意不同的配置,并且被耦接至任意不同的散热器,因此使得系统能够有效调节车厢、电池系统和传动系统的温度。

    2016-01-20 00:00:00 #源捷公司 #J-P.高蒂尔
  • 一种电动车的热量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到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热量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给电动车供电的电池模组,所述热量管理系统包括媒介存储装置,所述媒介存储装置的媒介出口端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电池模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媒介存储装置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热量管理系统还包括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管路上,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路上,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口端和 或入口端设置有阀门。使用上述热量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合适热源对需要进行热交换的部件进行加热,保证了加热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用于上述热量管理系统的加热器。

  •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设有电芯容置部;电芯,安装在所述电芯容置部内;以及调温元件,用于调节所述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温度。当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温度较高时,调温元件可以对其降温,当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调温元件可以对其加热,从而对电芯进行保护。上述电池的壳体结构设有调温元件,用于对壳体的电芯容置部内的环境进行加热或降温,并且无需设置冷却管道、泵等循环装置,因此,上述电池及其壳体结构的体积较小、功耗较小、热管理性能较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池的壳体结构、以及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框架、换热片和铜管,利用散热框架支撑单元电池并排列阵列,增加了换热面积,又在每两排电池组之间设置换热片,且装载了空调冷媒的铜管穿过每一片换热片,从而可以利用车内空调为电池组进行加热或降温,使电池组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进而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并延长其寿命。

  •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冷却子系统、电池包冷却子系统、空调冷却子系统和空调加热子系统,还包括电池包加热子系统,电池包加热子系统包括加热器、第一膨胀箱和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与第一膨胀箱的出水管和加热器的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把电池包加热冷却与空调加热冷却四套独立系统集成到一起,通过加热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保证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电动车能够正常工作,扩大电动车的使用区域。

  • 一种带有光接口的封装上光电集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光接口的封装上光电集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封装光电集成结构包括:母板;电子器件单元;光子器件单元,固定于所述基板上;光纤,固定于所述光子器件单元上;散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电子器件、所述光子器件电路和所述光子器件单元之上,用于吸收热量并散发。本申请的带有光接口的封装光电集成结构通过将所述电子器件单元基板固定于母板上,从而便于在电子器件、光子器件电路、光子器件单元的顶部加装散热部件,进行散热,同时,通过在所述电子器件、所述光子器件电路与所述基板之间填充所述底部填充料,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的组装兼容性以及热管理较差的技术问题。

  • 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远程SCADA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远程SCADA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接收和发送所述控制子系统的数据信息的现场SCADA操作站,与所述现场SCADA操作站建立远程通讯并根据所述现场SCADA操作站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产生控制所述控制子系统的控制指令的远程SCADA服务器;所述控制子系统通过Profibus总线与所述现场SCADA操作站连接,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燃气供应控制子系统、燃气轮机控制子系统、发电机控制子系统、供配电控制子系统和水热管理控制子系统,所述燃气供应控制子系统、燃气轮机控制子系统、发电机控制子系统、供配电控制子系统和水热管理控制子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子系统通过Profibus总线与现场SCADA操作站连接,能够实时、高效、稳定地传输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