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装置的牵引电池组件。一种牵引电池组件,包括堆叠成阵列的电池单元和被设置为抵着所述阵列的热板。所述热板的内部限定由若干个室形成的C形通道,各室跨过所述阵列的长度并被构造为使流体在其中循环以利于与电池单元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电池的热管理设备以及热管理方法。车辆牵引电池散热器包括具有与多个电池单元热接触的单元接触部的第一翅片。第一翅片还包括从单元接触部延伸的连接器部。散热器还包括与连接器部热接触的热板和在热板内循环的热剂液。散热器使得由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产生的热通过翅片被传递到热板。
公开了一种牵引电池总成的倾斜的电池单元结构。提供了一种牵引电池总成,牵引电池总成可包括电池单元阵列,电池单元阵列具有按羽毛状型式堆叠的多个电池单元,使得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外侧部分形成沿着电池单元阵列的两侧纵向地延伸的大体上一致的台阶结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可被布置为在彼此之间限定相对于纵向阵列中心轴线斜向地定向的多个通道。电池单元阵列可被容纳在壳体内,壳体限定与所述多个通道流体连通的入口,使得来自入口的气流沿第一纵向方向行进并沿着由所述多个通道限定的第二斜向方向穿过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牵引电池总成可包括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热连通并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布置为从其散热的热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1),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扁平管(3),-第一和第二热传递流体歧管(5),每个分别布置在扁平管的端部(31)处,第一歧管分成至少一个近端部分(5a)和远端部分(5b),近端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围管(3a),并且连接到热传递流体入口,远端部分连接到热传递流体排放口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围管(3b),所述部分(5a、5b)被至少一个设置在扁平管的两个端部(31)之间、在所述第一歧管(5)中的隔板分开,热交换器(1)进一步包括连接系统(11),该连接系统固定到第一歧管(5)且包括连结至近端部分(5a)的热传递流体入口的供给连接器(13a)和连结至远端部分(5b)的热传递流体排放口的排放连接器(13b)。
电池散热系统,包括单体电池和导热管,单体电池间设置导热管,导热管内部注入导热工质,导热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外通道,内套管内部为内通道,外套管的一端密封,内通道与外通道相连,内通道与外通道中的导热工质的流动方向相反。还可包括相变储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填充在单体电池和导热管间。电池使用过程产生的热量,首先通过相变储热材料进行散热,随后导热管内的循环导热工质吸热后进入冷却系统同时低温的导热工质补充进内套管。本发明还提供电动汽车电池散热管理系统,温度检测器设在单体电池外部,控制器的采集端连接温度检测器,控制器的执行端连接散热装置,实现对单体电池散热的实时控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1),该电感器具有线圈(2)和芯(3),其中所述芯(3)由软磁性复合物(SMC)制成,所述线圈(2)由环形缠绕的电导体构成,所述线圈(2)被基本整合到所述芯(3)内以使得所述芯(3)材料充当传导来自所述线圈(2)的热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具有高于1 5W m*K、更优选地高于2W m*K、最优选地高于3W m*K的导热率,其中所述电感器(1)与至少一个热连接固定件(10-25)热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热连接固定件(10-25)适合于连接至第一外部热接收体(4)以便将来自所述电感器的热传导至所述第一外部热接收体(4)。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单电池体的电池壳(1),其中,外壁(2)和内壁(4)之间的空隙设有由多孔的支承材料(3)组成的受支承的真空隔热体,这里,真空隔热体能够在隔热状态和通过状态之间切换,并且附加地设有冷却元件(6、12)。这种电池壳(1)一方面实现对容纳在电池壳(1)中的单电池体(5)的碰撞安全的容纳,此外还提供了被动的或可控制或调节的热管理,使得在需要时能冷却或加热容纳在电池壳(1)中的单电池体(5),总之在任何运行状态下都保持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
一种系统包括电池模块(13),所述电池模块具有电化学单元(30)和配置成容纳电化学单元(30)的壳体(31)。壳体(31)包括具有第一表面(33)和第二表面(54)的第一侧壁(52)。壳体还包括穿过壳体(31)的第一侧壁(52)从第一表面(33)延伸到第二表面(54)的冷却通道(50),其中所述冷却通道(50)配置成允许穿过冷却通道(50)的流体流动以用于冷却电化学单元(30)。冷却通道(50)中的每一个包括跨第一侧壁(52)的第一表面(33)的第一截面区域和跨第一侧壁(52)的第二表面(54)的第二截面区域,其中第一截面区域不等于第二截面区域。冷却通道(50)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在第一截面区域与第二截面区域之间延伸的渐缩部分。
一种基于Lab VIEW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过热,过流因素可能导致电池寿命的衰减,甚至出现电池着火爆炸的问题;以及在电池使用过程,单体之间的差异也会逐步扩大,影响电池组整体性能,导致寿命大为减少的问题。串联电池组分别连接系统供电单元、单体电池电压测量单元、充放电电流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和均衡充电单元;微处理器连接系统供电单元、单体电池电压测量单元、充放电电流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均衡充电单元、风扇模块和上位机Lab VIEW平台;上位机Lab VIEW平台连接系统供电单元,风扇模块连接风扇。本实用新型用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中。
本文描述了用于连接到交流电源线上的车辆及其控制器,所述车辆包括原动机和至少一个电动机发电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可以被构造为插电式混合系统,并且使用在控制器指令控制下的动力系统以供应电能到交流电源线(以服务交流电网)或从交流电源线抽取电能,从而给车辆上的电池添加电能。在一些方面,车辆可以测试车载电池是否可以满足给交流电源线服务所需的电能,或者如果不满足,则测试是否从原动机抽取电能以及抽取多少电能。在一些方面,如果动力系统正使用原动机给交流电网供电,车辆可以具有车载热管理系统,以动态地向动力系统提供期望的热耗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量自动调节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式车内环境热管理、驱动电机系统废热回收与热管理、动力电池系统废热回收及热管理、不同运行模式的工质充量自动调节等,实现了对前三者的综合一体化热管理,相对于目前的电加热采暖系统可节约50%以上的电能,从而可延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驶里程30%以上;回收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废热、动力电池系统的废热,实现工质充注量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减轻了制热时车外换热器的负荷,保证了驱动电机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而且可避免对其的热损伤、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检测整车状态的充电桩检测系统,包括液晶显示、按键输入、人机界面、计量电表、语音播报、读卡器、ARM控制器、继电器控制、充电回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终端模块、电池中控模块、终端数据模块、电池电压测量、电池温度测量、热量均衡与热管理、SOC计算、数据分析、分级报警、总电压测量、总电流测量、常规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显示、语音报警、OBD数据显示、数据记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获取行车数据,利用充电桩液晶屏图形化展示给车主,充电的时候就可以对车况进行详细了解,节约时间,节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