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用于热管理的设备盖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发热组件的盖,其中所述盖在保持设备处于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同时为发热组件提供至少组合的传导、对流和辐射冷却。通过在盖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下陷区域中的每一个与一个或多个发热组件之间提供热耦合来实现传导冷却。适当地放置贯穿所述盖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来为发热组件和热耦合下陷区域提供对流冷却。将来自热耦合到一个下陷区域的发热组件的热与由热耦合到另一邻近下陷区域的其它发热组件生成的热有效地隔离,其中所述其它发热组件至少部分地借助通过两个相邻下陷区域之间的内部区域的出气口热耦合到另一邻近下陷区域。还可通过增加设备盖材料的辐射系数来改善辐射冷却。

  • 低速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部分、采样部分;主控部与采样部之间互相通信;主控部包含中央处理器、电源变换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RS232模块、系统时钟、存储设备、总电压与绝缘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CAN0模块、CAN1模块、CAN2模块、若干个隔离器;采样部包含均衡控制模块、热管理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CAN模块。该系统的内部电路采用元件贴片工艺、喷胶工艺技术。该低速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的检测、保护措施齐全,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对电池组的管理高效;均衡控制模块中的每个电压均衡单元采用双重冗余的设计,防止了锂电池因均衡功率器件失效导致过放的情况;且该系统的抗振动能力强。

  • 一种动力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汽车中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每个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前后并排设置的矩形锂离子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翅片和相变材料,在每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所述翅片,在每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由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和与其对应的两个所述翅片以及一个挡板围成,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翅片固接;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填充有所述相变材料。本发明在自然对流下即可将电池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达到好的冷却效果,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不需要太多设备。

  • 电子系统和用于在其中考虑到太阳热负载的热管理的方法

    一种电子系统在其操作期间通过能动地考虑到预期的太阳热负载来执行热管理。根据一个实施例,电子系统确定其位置和预期会影响其位置的太阳热负载值。系统还基于太阳热负载值确定温度偏移值并基于温度偏移值和系统的当时当前温度(例如,可由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确定)预测系统的将来温度。电子系统将预测的温度与至少一个阈值进行比较并在预测的温度超过阈值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执行热减缓过程。根据电子系统是可移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的太阳热负载值可以包括对于系统的预期行进路线的太阳热负载分布。

  • 用于多室的热管理阀模块的致动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流动室的热管理阀模块,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室。第一阀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室中,并且包括将第一端口连接至流动室的流体通路,该流体通路基于阀体位置允许单独的流或混合的流或者阻止流动。第二阀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定位在至少一个流动室中,并且第二阀体包括连接第二端口的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基于第二阀体的位置允许单独的流或混合的流或者阻止流动。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致动器来独立地定位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可以是行星齿轮装置的间接连接件允许单个致动器独立地定位两个阀体。

  •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阀芯(211)、第二阀芯(212)、第三阀芯(221)和第四阀芯(222)。第一阀芯(21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一泵(11)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二阀芯(21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从第二泵(12)排出的热媒流入的状态和未流入的状态。第三阀芯(221)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一泵(11)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第四阀芯(222)分别对于三个以上热媒流通设备(15-19),切换热媒向第二泵(12)流出的状态和未流出的状态。

  • 具有隔离的流动室的热管理阀模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分开的第一流动室和第二流动室的热管理阀模块,其中,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入口和出口连接至流动室中的每个流动室。第一阀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定位在第一流动室中,并且包括将第一入口和 或第三入口连接至第一出口的流体通路,该流体通路基于阀体位置允许分离的流或混合的流或者阻止流动。第二阀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定位在第二流动室中,并且包括将第二入口和 或第四入口连接至第二出口的流体通路,该流体通路基于阀体位置允许分离的流或混合的流或者阻止流动。至少一个致动器控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位置。

  • 热管理结构及其可穿戴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理结构及其可穿戴电子装置。一种用于可穿戴电子装置的热管理结构包括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以及隔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以及所述隔热层沿着它们的表面区域被布置成堆叠构造,其中所述隔热层被部署在所述第一导热层与所述第二导热层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所述第二导热层物理接触。所述第二导热层的至少一个边缘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导热层或所述隔热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

  • 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热管理效果较差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及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该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有腔体,腔体内有隔热板,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热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形成有侧风道;壳体上形成有第一中心风道和第二中心风道,第一中心风道延伸有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二进风风道,第二中心风道延伸有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进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二腔体连通;壳体内装设有风扇,第一腔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与第二腔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电池模组温差均衡装置用于均衡电池包的温度。

  • 用于牵引电池总成的倾斜的电池单元结构的支撑结构

    公开了一种用于牵引电池总成的倾斜的电池单元结构的支撑结构。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单元阵列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包括一对三棱柱形的端板,所述端板具有相对的平行的内表面和平行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被构造为将压紧力施加到设置在端板之间的电池单元,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不平行。支撑结构还可包括跨越在端板之间的一对相对的保持支撑件。端板和保持支撑件可被布置为使得外表面和保持支撑件限定矩形棱柱。内表面可相对于至少一个保持支撑件按锐角定向,该锐角可具有滑动角度值。每个保持支撑件可限定定向电池单元和单元间隔件的保持特征,使得电池单元和间隔件与内表面平行。

  •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动力电池组下方设有冷板,所述冷板通过循环管道与冷源相连通,所述冷源中储蓄有冷媒,所述冷媒通过所述循环管道循环流动于所述冷板与所述冷源之间,在所述冷源中还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以对所述冷源中的所述冷媒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冷源及加热装置的启停,控制动力电池组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保证了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延长了使用寿命。

  • 用于电池热管理回路的连接和分配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置在保护箱中的电池(100)热管理回路的连接和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3);热交换流体入口连接器(5)和热交换流体出口连接器(7),设置在底座(3)的表面,每个包括热交换流体循环通道(50、70);每个循环通道的出口孔(52、72),在和承载入口连接器(5)和出口连接器(7)的表面分开的底座(3)的表面上;注入联结器(54),以密封方式插入和固定到出口孔(52),具有穿过它的循环通道(540),包括意图供给与电池接触设置的热交换器(110)的至少两个分支(56、58);排放联结器(74),以密封方式插入和固定到出口孔(72),包括连接到与电池接触设置的热交换器(110)的至少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