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用于物质和能量梯级跌流的建筑系统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通过使用新颖的技术组合、总体系统设计和过程循环管理对建成环境进行操纵,以与结构上耦合的外部环境适度化增加能量和物质的系统熵是可能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形成工程生态系统,通过适度化八个主要系统—热管理、大气优化、辐射控制、水文系统、能量系统、物质流、系统管理和建成系统—来提供物质和能量梯级跌流的稳态调节。在理想的情况下,系统的共生过程通过互惠及发达的自治运行,从而形成系统的整体性,所述系统的整体性平衡资源利用,减少运输要求,缩短水、矿物和残渣流的循环,并且为盈余和储备提供储存。这一系统使稳定的被动式设计成为可能,在所述设计中,考虑到封闭系统内的输入和输出,所述输出从未超过输入。

  • 组合热管理单元

    提供用于管理热传递介质的流动的组合热管理阀(100)。所述热管理阀包括歧管,所述歧管包括两个或多个独立控制的阀组件(300,400),所述阀组件配置为热传递介质彼此流动地隔离。所述阀组件可配置为保持每种热介质的所期望的流体特性。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水路(1);电池水路(2);位于电机水路(1)和电池水路(2)之间的交流水路(3),用于将电机水路(1)的热量引入电池水路(2)。交流水路(3)包括:与电机水路(1)的出水口连接的开关阀(V1);与开关阀(V1)连接的调速阀(P3);与电机水路(1)的回水口连接的单向截止阀(V2);与单向截止阀(V2)连接的交流水路流量传感器(F3)。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交流水路(3)将电机水路(1)与电池水路(2)相接通,在电池需要加热时,可以利用电机水路(2)的热量对电池水路(1)中的电池组进行加热,从而节约能源。

  • 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堆,多个单项电池串联组成;电解箱,用于储存电解液;供液和回收循环子模块,用于将电解液供给电池堆及回收电解液到电解箱;供氧循环子模块,用于控制空气进入电池堆参加反应;热管理子模块,用于控制电解液过热时的热交替和电解液低温启动;管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堆内的单个电池信息,从而控制各子模块的工作状况。本发明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堆系统功率密度、能量转换效率高,且可持续供电,环保节能。

    2016-06-08 00:00:00 #蒋肖健 #蒋肖健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属于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冷却装置、用于与车箱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和用于为电池降温的第二换热器,制冷剂冷却装置的输出端分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第二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压力调节阀和止回阀,压力调节阀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制冷剂冷却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止回阀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压力调节阀与制冷剂冷却装置之间管路的节点上。本发明通过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增加压力调节阀和止回阀,使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蒸发压力独立,第二换热器不受第一换热器影响的与电池进行热交换。

  • 电池包风道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风道结构,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池模组;位于所述壳体上的通向各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进风道;分别与各个所述电池模组连通的多个出风管;与所述出风管连通的集风管;安装在所述集风管出口的风机;与所述风机连通的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电磁阀连通的热管理风道和排气风道;安装在所述集风管上并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异常气体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降低电池包风道管路结构复杂程度和成本。

  • 圆柱体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圆柱体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异形导热板、微热管阵列板和热源,散热时,异形导热板的板面的平面结构贴合微热管阵列板的蒸发段,微热管阵列板的蒸发段吸收异形导热板传递的圆柱体电池组热能后发生热管效应再由微热管阵列板的冷凝段与外界换热;预热时,热源设置在微热管阵列板的蒸发段,异形导热板的板面的平面结构贴合微热管阵列板的冷凝段,微热管阵列板的蒸发段吸收热源的热能后发生热管效应再由微热管阵列板的冷凝段放热通过异形导热板导热至圆柱体电池组。该热管理系统集散热与加热功能为一体,保证了圆柱体电池组温度均匀,传热效率高、体积紧凑、重量轻,提高了换热效率和效果。

    2016-06-01 00:00:00 #赵耀华 #赵耀华 #叶欣 #张楷荣
  • 一种动力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盛装有循环液的水箱、循环泵、水箱的密封盖板、固定安装在密封盖板上方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组阵列;在各个单体电池的表面均粘贴有一均温板和一热管,热管冷却段穿过密封盖板置于水箱内的循环液中;水箱的一侧端设有循环液入,另一侧端设有循环液出口,并在水箱内设有循环液扰流结构,使循环液以曲线的流动方式由水箱的循环液入口流至循环液出口;本系统及其方法可解决电池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散热、降低电池组温差、预热电池以及热量循环利用等技术问题,同时系统结构紧凑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符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液流热管理装置、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液流热管理装置、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动力电池布置在传热隔板组之间,传热隔板与动力电池紧密贴合,传热隔板内设置有传热工质流道,传热隔板组与左立板、右立板连接,并与两立板内侧凹槽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密闭空间通过左立板的进液管道口,经过电加热器与传热工质泵连通,且通过右立板的出液管道口与热交换器和备用液流箱连通,在电池组的进液流道口和出液流道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对流入传热隔板的传热工质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解决了动力电池组的有效散热与加热保温问题,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保证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一致性,延长了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 电动交通工具多模式热管理系统

    提供了一种多模式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其使得在可以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工作的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与多个非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热连通。多模式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控制回路,其包括第一循环泵;传动系控制回路,其包括第二循环泵;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其中所述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和冷凝器 蒸发器;制冷剂-空气热交换器,其通过第一膨胀阀耦接到所述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可以至少两种模式工作的制冷剂阀;和制冷剂-流体热交换器,其耦接到热控制回路。由这种方式,系统能够例如通过利用一个子系统内产生的热量加热另一个子系统来有效地调节不同交通工具热控制回路内的温度。

    2016-06-01 00:00:00 #源捷公司 #V.G.约翰斯顿
  • 多模式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

    提供了一种多模式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其使得在可以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工作的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与多个非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热连通。多模式交通工具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控制回路,其包括第一循环泵;传动系控制回路,其包括第二循环泵;第一阀组件,其包括第一阀组件四通阀或第一阀组件一对三通阀;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其中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和冷凝器 蒸发器;制冷剂-空气热交换器,其通过第一膨胀阀耦接到基于制冷剂的热控制回路;制冷剂阀,其可以至少两种模式工作;和制冷剂-流体热交换器,其耦接到热控制回路。由于这种方式,系统能够例如通过利用一个子系统内产生的热量加热另一个子系统来有效地调节不同交通工具热控制回路内的温度。

    2016-06-01 00:00:00 #源捷公司 #V.G.约翰斯顿
  • 一种计算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计算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参数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于电池模组的最大充放电能力,确定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基于所述传热结构,确定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热管理参数;基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热管理参数和乘员环境热管理参数,确定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