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具有强化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模块

    一种具有强化散热功能的动力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箱体、箱体顶盖和高导热相变板材。其所述板材由若干片高导热石墨薄膜与复合相变材料 高导热塑料合成的复合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工艺压制而成。所述板材开有阵列排布的若干个孔,用于多个串联或并联方式实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单体电池的表面都能与板材截面方向紧密接触,减小接触热阻。通过物理或化学工艺压制技术,使所述板材由石墨薄膜与复合材料通过三明治形式压制出来,实现石墨薄膜与复合材料融合后的一致性。该板材外包裹导热绝缘的薄膜,保证电池模组与外界电绝缘良好。

  • 基于导热纤的坦克红外隐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导热纤的坦克红外隐身装置;包括热源、导热纤、温差发电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冷却模块;多条导热纤的一端与不同位置的热源连接,另一端都与温差发电模块的受热面连接;散热器位于温差发电模块的冷却端,电风扇设置在散热器边侧;调速器分别与电源、工控机及电风扇相连;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源上,温度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继电器分别与工控机和温差发电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纤将坦克不同部位的热源热量导入温差发电模块发电,并利用风扇强制对流散热,利用控制模块实现热源集中管理,解决了坦克不同热源分布较广难以用一种方法进行集中热管理、无法有效利用余热、无法实时检测坦克不同热源温度等问题。

  •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驱动系统及充电机冷却回路、动力电池冷却回路、动力电池充电加热回路、乘客舱采暖回路及乘客舱制冷回路;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及充电机冷却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散热器、风扇、水壶,设置在回路中的电驱动系统及充电机冷却水泵,以及电机控制器及DCDC,以及充电机和电机,利用散热器实现液气换热对散热部件进行冷却。提升了电动车环境适应性能、高温环境下的动力性能、关键零部件耐久性,以及整车能量利用效率。

  • 用于高功率光纤的热管理

    一种方法包括获得(1402)具有至少一个暴露金属表面的衬底(102、202)。该方法还包括将金属电沉积(1408)到该衬底的至少一个暴露的金属表面上并且在光纤(104、204)的至少一部分周围金属(108、208b)以便将光纤固定到衬底。该衬底和电沉积的金属被配置成从光纤移除热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牺牲材料(203)周围电沉积(1404)金属(208a)以及移除(1410)牺牲材料来形成通过电沉积的金属的至少一个冷却通道(210)。该光纤可以包括聚合物涂层(506),其中在光纤的端部处的聚合物涂层的一部分(508)被移除。在该光纤的输入端(402)处和该光纤的输出端(404)处衬底和电沉积的金属可以被小面化。光纤可以在衬底上具有盘旋布置。

  • 电池模块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用以容纳电池模块密封的电池箱体,换热器,以及多组超导热板;所述的超导热铝板一端与换热器连接以进行热交换,另一端被夹持定位在电池模块之间;所述的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的电池箱体的外部并串接在温控回路上,所述的电池模块上设有与BMS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BMS控制所述的温控回路以对所述的换热器加热或者冷却。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国标IP67要求,将电池模块封闭在电池箱体内部,与传统风冷相比,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雨水灌入、腐蚀性溶液滴溅等原因造成的电池短路。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用于容置并固定电芯模块的模组底壳和用于将所述模组底壳封闭而形成密闭空间的模组上盖,所述模组底壳包括底面及由底面四周向上延伸而形成容置空间的四个面,所述模组底壳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模组底壳内设有至少两组电芯模块,所述电芯模块通过长螺杆固定在所述模组底壳内。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基础膜组,通过串并联组合成电池包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缩短膜组开发时间,减少了开发成本,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内置换热器、水箱、水泵、压缩机、冷凝器、冷凝器风扇、膨胀阀、冷却用外置换热器、可通断的加热装置;冷凝器通过设在两端集流管内的挡板分割为制冷剂通过区和调温介质通过区;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冷却用外置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内置换热器、水泵、冷却用外置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电池调温介质循环回路;内置换热器、水泵、冷凝器连接形成第二电池调温介质循环回路。本电池热管理系统设置了多个循环回路,这样可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切换不同的循环回路,在高温环境下,对电池包内实现有效降温,而在较低环境温度下,又能有效提升电池包的温度,从而始终使电池包内保持最适宜的温度。

  • 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单体电池,所述壳体内开有容腔,所述单体电池可拆卸套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容腔的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外部介质从进口流过单体电池和出口形成内部加热或冷却回路。本发明的外部介质通过进口流入单体电池内并由出口流出,而直接对单体电池内部进行加热或将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提高了对电池内部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和安全可靠的有益效果。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相变导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相变导热材料及制备方法,相变导热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低熔点有机物烷烃40~60%,导热填充材料15 30%,阻燃剂10 20%,余量为着色剂。经导热填充材料干燥、球磨分散、低熔点有机物烷烃融化后混合制备。本发明提供的相变导热材料熔点低,可控制在20~30℃;当温度低于20℃时,材料导热系数小,低于0 1W mK;温度高于30℃时,材料导热系数高,大于0 8W mK;本发明制得的材料为电绝缘体,阻燃级别在V 2以上,具有很强的阻燃性,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可实现高效的热管理。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生产成本低,值得大力推广。

  • 生物标本的自动化组织处理及关联技术的背景中的热管理

    能够在自动化组织染色系统内处理由载片承载的标本的方法和系统。使载片载体朝向所述系统内的染色器的温度受控的内部环境运动且进入所述内部环境。所述载片载体承载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并且所述第一载片和所述第二载片能够分别承载第一标本和第二标本。在所述第一载片和所述第二载片处于所述内部环境内且在所述内部环境的平均温度大于环境温度时,用染色试剂和对比染色试剂中的至少一者染色所述第一标本和所述第二标本。在染色一个标本或两个标本之后,能够使所述载片载体从所述内部环境运动出来。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温控循环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加热循环系统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电池包温控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包、温控介质管路、车载充电及直流降压一体机DCDC OBC、水泵、副水箱以及三通管一;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加热循环系统均与热交换器连接;电池包通过温控介质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所述水泵经过车载充电及直流降压一体机DCDC OBC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本发明利用了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水和空调系统,提高锂电池包温控效率,有效地使锂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锂电池包充放电效率和寿命。

  • 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与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以检测锂电池组温度并评价温度电池状态,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以采取加热或冷却的措施进而控制锂电池的温度维持在特定范围;BMS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评价电池的温度状态,并向BTMS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使BTMS采取加热或冷却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锂动力电池温度在适宜范围内的目的;同时,将35℃和45℃作为两个温控限值,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