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包电芯模组,包括模组固定组件与多个电芯模块,多个电芯模块通过模组固定组件进行固定,电芯模块包括:电芯固定上盖、与电芯固定上盖安装配合的电芯固定底盖及多个设于电芯固定上盖与电芯固定底盖之间的电芯,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有电芯绝缘片,电芯固定上盖或电芯固定底盖与电芯之间通过电芯绝缘片间隔开。电芯模块的两端均安装有电芯极耳固定件与极耳定位块,电芯的极耳通过极耳定位块安装在电芯极耳固定件上。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芯模组进行单元化设计,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对电芯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对模组的热管理做到最优化,并且单元化的设计使得电芯模块的结构简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 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和 或飞机的热管理系统提供为包括热输送总线(102),该热输送总线(102)具有流动穿过其的热交换流体。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热源交换器和除冰模块。该一个或更多个热源交换器(106)和该除冰模块各自与热输送总线(102)中的热交换流体热连通。该一个或更多个热源交换器(106)构造成将热量从一个或更多个附属系统转移到热交换流体,且除冰模块位于该一个或更多个热源交换器(106)的下游,以用于将热量从热转移流体转移至燃气涡轮发动机和 或飞机的一个或更多个构件的表面。

  • 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综合热管理系统,属机载设备冷却领域。它包括高热流发热元件喷雾冷却循环子系统和蒸发制冷循环子系统;还包括连接两者的相变换热器(7)及模糊PID控制系统(10)。该系统利用模糊PID控制系统,考虑热惯性的影响,充分利用冷量为相变材料蓄冷;通过压缩机的变频,达到使用一套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同时为制冷空间和机载高热流发热元件提供冷量的目的,使系统一体化、集成化,综合管理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冷量,合理匹配制冷空间热负荷及机载高热流元件的热负荷,大大减小系统重量,满足机载设备要求。

  • 应用于车辆电箱的温控系统

    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电箱的温控系统,包括水箱、制冷单元、水泵、多个温控支路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与各个所述温控支路的进水端连通,各个所述温控支路上设有多个依次串联的温控单元,各个所述温控单元分别对各自的电箱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分别与各个所述支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制冷单元设于所述水箱和所述多个温控支路的进水端口之间,用于对流经该温控系统的循环水进行制冷,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循环水进行加热。该温控系统,设计灵活紧凑,便于安装到车架上,并且调节效果较佳,能够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电池进行独立控制,进而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分区域调节,控制方式灵活。

  •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路径控制阀,路径控制阀包括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电池包,其包括动力电池模组、电池冷却板、电子水泵、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冷却液管路;一级冷却回路,其包括电池散热器和第二冷却液管路;二级冷却回路,其包含第三冷却液管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电池冷却器,电池冷却器位于第三冷却液管路上;预热装置,具有充电预热模式和行驶预热模式;热管理控制器,热管理控制器分别与路径控制阀、电子水泵、温度传感器、电池冷却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池包的两级冷却,并解决了电池在低温条件下无法放电及电量低的问题。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该方法包括:向所述燃料电池堆通入助燃气体并调节所述助燃气体的温度;通过所述调节了温度的助燃气体和燃料电池堆进行热交换,使燃料电池堆温度在各工作阶段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该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能很好的利用废热能、废燃料气体,并且能很好的对燃料电池进行热管理。

  • 新型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及其装配工艺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及其装配工艺,包括电源模组,电源模组包括若干电池单元以及用于固定电池单元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耳;模组固定模块,包括与固定耳位置对应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侧壁上朝向固定槽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弹性固定件;模组冷却模块,包括穿设于电池单元之间的冷却管组件,冷却管组件包括管本体,管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与电池单元过盈配合。采用该结构的新型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能够满足国家振动的测试,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松脱等状况;其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电池模组的可靠性的同时,减轻了模组的重量、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比能量。

  • 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通过在动力总成热管理回路和车身循环管路之间增加设置电控节流阀,并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电控节流阀的开关或控制通过电控节流阀的液体流量的变化,将从动力总成热管理回路中的吸收的热量,传递至车身循环管路中,从而对车厢内部进行加热,即通过将动力总成热管理回路中多余的热量转移到车身循环管路中,实现热量的转移以及利用,保证动力总成热管理回路需要的流量和温升需求下,提高了整车中的热量利用率,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 一种网络组合结构电池的BMS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组合结构电池的BMS及检测方法,针对网络组合结构蓄电池结构进行设计,网络组合结构的检测依据是电池串的电流数据,根据电池串之间电流分配的差异,判断蓄电池组是否处于合理状态;整组蓄电池是用N串蓄电池组合成的,采集每一串电池的输出电流A,就得到A1~AN的数据,比较其差值,其中数值最小的电池串,经过对比检测装置,将此最小数值与设定的安全数值进行对比,超出所定范围则认定此电池串就是正在酝酿故障或已经发生故障;因此,本发明具有检测准确、检测及时、及时采集电流信号的优点。

  • 一种锂电池包智能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包智能热管理装置,与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锂电池包模块连接,包括中央控制器、温度检测模块、热管理模块和显示与设定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温度检测模块、热管理模块分别与锂电池包模块连接,所述显示与设定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驱动电路和分别与加热驱动电路连接的多个加热板,所述多个加热板分布设置于锂电池包模块底部和相邻单体电池之间,所述加热驱动电路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电池的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优点。

  • 一种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其中,该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进气箱体、多孔通气管道、出气通道、进气口、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进气箱体通过所述多孔通气管道与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连接;所述进气箱体设置有所述出气通道、进气口;所述动力电池散热器箱体设置有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对比传统液冷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通过进气箱体使得气体从多孔通气管道进入传热介质中,产生大量气泡,与动力电池组进行高热流密度换热,将冷凝器和蒸发器合为一体,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对比风冷,其散热效果更佳,散热效果类似液冷。

  • 一种动力电池组间接接触式液体冷却/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间接接触式液体冷却 加热装置;每组电池模组之间贴合有导热片,导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热支架,导热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热管道,导热管道内有循环流动的液体介质;导热管道与外界的换热器或蒸发器的管道相通,该导热片通过吸收电池模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导热支架传递给导热管道;导热管道内循环流动的液体介质带走导热支架传递过来的热量;通过改变液体介质在导热管道内的流速、温度,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本装置结构紧凑、质量轻便、易组装;导热支架、导热片和导热管道可以事先组装,待加入电池单体并由导热片和导热支架定位后,便可进行电池电极间的串并联连接,安装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