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底部导热的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组(1)的若干动力电池放置在电池模块盒体(2)内,薄型绝缘隔板(3)位于两个动力电池之间,在动力电池组(1)上部设有绝缘压条(4),绝缘压条(4)的两端通过连接件(5)与电池模块盒体(2)的两侧连接后将动力电池组(1)固定在电池模块盒体(2)内,电池模块盒体(2)的底部设有液冷板(6),在液冷板(6)与动力电池组之间设有绝缘导热片(7),绝缘导热片(7)布置在电池模块盒体(2)内腔的底部形成底部导热的动力电池模块。本实用新型不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能够满足电池包采用液体换热进行热管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动力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依次包括改性PET层、尼龙层、铝箔层和PP层,所述改性PET层包括PET和抗水解剂聚碳化二亚胺。本实用新型在PET成膜前添加所述抗水解剂聚碳化二亚胺,有效地提高了外层材料的耐水解性能,使电池包在液冷式热管理系统中长期稳定地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工况特性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基于电池包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对电池单体内部温度进行估计,并以此估计值作为动力电池包热管理逻辑控制参数。以温度测量值、SOC估计值、环境温度和动力电池实时输出工况特性等作为估算模型输入,基于动力电池温升模型预测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提前开启散热指令及散热风扇功率选择,能更合理地解决当前动力电池散热策略控制单一、迟滞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液流电池的热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将温度缓冲材料封装或与其他材料混合置于液流电池外部,所述温度缓冲材料为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包括单一相变材料和多种相变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相变材料至少包括一种相变温度在0 60℃范围内的相变材料。本发明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来进行全钒液流电池的热管理,可以有效将电池系统工作温度维持在10 40℃范围内,不需要消耗电力,从而可以提高液流电池的储能效率,减少液流电池的热管理成本;同时该热管理装置工艺简单、无毒无害,对环境基本没有污染。
本发明涉及基于热管理的活塞环 缸套低摩擦实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于活塞环 缸套固定并传热的缸套固定及传热装置、为系统提供恒温润滑油的恒温润滑油路和用于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及活塞环 缸套部件的调速电动机;所述缸套固定及传热装置包括纵向固定板、夹具、缸套电加热器、活塞环电加热器、缸套热电偶、活塞环热电偶和径向弹性固定环,在缸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纵向固定板,每个纵向固定板的上下内表面之间固定缸套,纵向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预紧螺栓,在纵向固定板与缸套接触的端面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在缸套的外侧沿缸套高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数量的缸套电加热器。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控制与标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单元热容的标定方法及标定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热熔标定试验存在的试验复杂、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储能单元热容的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热装置以设定的方式使储能单元达到目标温度;在储能单元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形下,标定储能单元的热容。通过上述方法,不仅使得动力电池热容的标定试验流程简单,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整车的开发效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多层印刷电路板。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有电子组件和包围至少部分的电子组件的金属框架。一层粘结的各向异性导电膜被设置在框架和电子组件上。该层热连接在框架及电子组件上的金属箔片材。金属箔片材覆盖电子组件和金属框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用于主动组件的电磁屏蔽与热管理的金属层的方法,所述方法优选通过湿式化学金属电镀,在模制化合物的层上使用增粘层并且在所述增粘层上形成至少一个金属层或通过湿式化学金属电镀工艺在所述增粘层上形成至少一个金属层来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涉及向电子设备有效和安全地传递功率的无线功率传递系统和方法。在本公开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地发射功率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无线功率发射器和充电表面。该充电表面至少部分地覆盖该无线功率发射器,并且形成有正交设置的突起的阵列。这些突起被配置成远离该充电表面而延伸。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膨胀水箱、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和叶轮式流量计,所述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的两端接口分别与电池箱的两端接口连接,所述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和电池箱之间设有所述叶轮式流量计,所述膨胀水箱设于水循环系统的最高点且与所述叶轮式流量计和水循环热管理控制系统相通,在靠近所述膨胀水箱处设有一细软排气管,上述各部件之间通过水流管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在每箱电池箱的出水位置各安装一叶轮式流量计,能直观准确查看各电池箱的水循环流量,判断水循环是否正常。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电气化车辆的热管理组件。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机可包括定子、转子和冷却剂通道组件。定子可包括限定腔的芯和设置在所述腔内并部分地突出到所述腔外的绕组。转子可具有适于邻近所述绕组设置在所述腔内的尺寸。冷却剂通道组件可包括缠绕所述绕组的部分地突出的部分的通道,使得所述通道与所述绕组彼此热连通。冷却剂通道可限定圆形或矩形的横截面。冷却剂通道可在其中限定翅片以在流动通过其中的冷却剂中引起湍流。冷却剂通道和所述绕组可被布置为使得所述冷却剂通道组件直接接触所述绕组。所述冷却剂通道组件可缠绕为使得所述冷却剂通道组件的一部分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基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对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多个电池组进行热管理。包括冷却装置,由分别与多个电池组对应的多个冷却单元组成。每一冷却单元包括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冷却部,和位于冷却部的上部且与冷却部一体成型的支撑部,多个电池组竖向插设在支撑部。多个加热装置,每一加热装置设置在任意相邻两个电池组之间,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多个导热装置,每一导热装置设置在任意相邻的电池组和加热装置之间,以热交换的方式将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介质的热能传递至所述电池组。本实用新型可在电池组工作温度过高时,对电池组散热,在电池组温度过低时,对电池组加热,保证电池组温度场的均匀性和工作温度在理想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