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及带有一密闭腔室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侧且与电池单体接触,密闭腔室内设置有迂回的由密闭腔室通过多个水道隔板隔离形成的液体流通通道。进液管及出液管分别设置于散热组件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并分别与液体流通通道连通,使液体经由进液管流入液体流通通道后从出液管流出,以实现对电池模组中各个电池单体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理装置散热耗时短、散热效果好,可使电池模组工作在较佳充放电状态,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池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 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组的电源装置。热管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及多个具有密闭腔室的热管理组件。相邻两个热管理组件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设置于热管理组件,密闭腔室内设置有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液体流通通道由设置于密闭腔室内的多个水道隔板隔离形成,进液管通过液体流通通道与出液管连通,液体经由进液管流入液体流通通道后通过出液管流出对各电池模组中各个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源装置中的各电池模组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提高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源装置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 自主管理的航天器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主管理的航天器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采用地面与航天器联合工作模式执行自主任务管理,包括5个硬子系统:任务、控推管理、环热管理、能源管理和载荷管理子系统,其中,任务子系统用于对航天器执行任务分析、任务规划和任务评估,同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控推管理、环热管理、能源管理和载荷管理子系统用于任务执行并反馈任务执行的结果 因此,本发明为长时间、超远距离航天器以及有隐藏性、高实时性需求的航天器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减少了航天员参与或人工控制,有效降低了任务成本,也为后续航天器间的自主或半自主的编队协同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 用于电力电子组件的蠕动泵

    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电子组件的蠕动泵。电力电子组件可包括电力电子装置、封装组件、热管理系统和发射器。封装组件支撑电力电子装置。热管理系统支撑封装组件并包括输送用于与所述电力电子装置热连通的冷却液的热板。热板限定具有壁的通道。发射器与壁布置在一起以形成蠕动泵,蠕动泵调节通道的横截面积以控制流经通道的冷却液的流动。膜可部分地固定到壁并包括介电颗粒或磁性颗粒。发射器可选择性地输出电压、电场或磁场以在所述颗粒上施加力,以使膜运动并调节通道的横截面积,从而控制流经通道的冷却液的流动。

  • 换热器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箱体和换热芯体,箱体包括主体部、分隔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一连通部,第二盖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二接口和第二连通部;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分设于分隔部两侧,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外形成第一流通区、第二流通区,第一流通区与第一连通部连通,第二流通区与第二连通部连通,换热器包括连通第一流通区和第二流通区的连通口。本发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形成有至少两个流通区,使箱体内换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加长,增强换热效果;换热管的大部分收容于箱体内部,使换热器结构更小巧、紧凑。

  • 换热器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箱体和换热芯体,换热芯体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箱体内部,换热芯体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包括第一折弯部、平直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位于箱体内部的一侧,第二折弯部位于箱体内部的另一侧,相邻平直部大致平行设置;箱体包括箱主体、分配板和盖板,分配板包括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和第三连通部,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分配板上的一侧,第三连通部位于分配板的另一侧;盖板与分配板之间形成有至少三个腔室,腔室之间相互隔离,腔室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第一腔与第一连通部连通,第二腔与第二连通部连通,第三腔与第三连通部连通。本发明结构小巧、紧凑,换热效果好。

  •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所述发动机下护板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检测发动机工作信号的输入;步骤S200,如果检测到发动机工作信号,检测车辆速度信号的输入;步骤S300,如果检测到车辆速度信号,控制下护板位于发动机的下方,覆盖发动机底部;以及,步骤S400,如果未检测到车辆速度信号,控制下护板从发动机下方移开,裸露发动机底部。本发明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及车辆运动状态,实现对下护板位置的控制,以有效地对发动机进行热管理。

  • 自动化车辆成像器设备热管理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车辆成像器设备热管理。一种适合于用在自动化车辆上的照相机(10),该照相机(10)包括外壳(12)、透镜组(16)、第一电路组件(26)、成像器设备(18)、第二电路组件(34)和热管理层(40)。外壳(12)限定腔(14)。透镜组(16)附接于外壳(12)以使光线(32)穿过其中。第一电路组件(26)安装在腔(14)内。成像器设备(18)耦接至第一电路组件(26)的第一侧并被定位成接收从照相机(10)的视场(30)透过透镜组(16)的光线(32)。第二电路组件(34)安装在腔(14)内并与第一电路组件(26)的第二侧相对定位,该第一电路组件(26)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第一电路组件(26)、第二电路组件(34)和外壳(12)配合,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空间(38)。热管理层(40)由导热材料形成,以填充第一空间(38)并藉此将第一电路组件(26)热耦合到第二电路组件(34)和外壳(12)。

  • 感知热策略方法和相应感知热策略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热策略方法和相应感知热策略装置。感知热策略装置包含存储器,储存相应热策略的流程相关功率数据的映射信息;工艺角处理器,基于芯片的工艺角信息获取芯片的流程相关功率数据;以及热管理器,基于所储存的映射信息和获取的工艺角信息应用热策略。本发明的感知热策略方法和相应感知热策略装置可以在维持温度在限制之内的同时最大化性能。

  •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冷却腔体、第二冷却腔体、电热丝、温度传感器、冷却风机、第一入口电磁阀、第二入口电磁阀、第一出口电磁阀、第二出口电磁阀、蜂鸣器、电动汽车ECU;所述电热丝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第一冷却腔体包围在箱体外,所述第二冷却腔体包围在第一冷却腔体外,所述冷却风机安装在第二冷却腔体的外壁上;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问题,再通过电磁阀对电动汽车上的冷却液通入第一冷却腔体和 或第二冷却腔体的选择,实现对箱体的温度调节。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动力蓄电池组始终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动力蓄电池组的过冷与过热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组性能。

  • 一种具有局部制冷功能的PTC贴片元件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局部制冷功能的PTC贴片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具备制冷功能的PTC芯片层、绝缘导热层、侧边外电极和金属箔片引脚,具备制冷功能的PTC芯片层包含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芯材和贴覆于芯材两面的内电极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芯材由聚合物基材和分布于其中的热电半导体填料组成。元件兼具过流保护和热管理的功能,将元件贴装在电子线路中需要散热的部位,小电流正常工作状态下原件内部导通,并通过内部热电半导体的帕尔帖效应对贴装面进行制冷;在故障大电流状态下通过PTC效应断开电路,实现对电子线路的保护。多层芯片并联贴装的设计可以大大提升制冷效率,并可实现元件内部温度场中各芯片层过流协同保护。

  • 带有通风热管理的能量源封装件系统和方法

    用于封装物料运输车辆的能量源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包括:封装件,具有前壁、后壁和内舱室;入口通道,与前壁一体形成并与内舱室流体连通,入口通道由入口百叶窗和入口凸缘限定;出口通道,与后壁一体形成并与内舱室流体连通,出口通道由出口百叶窗和出口凸缘限定;定位在内舱室内的一个或多个能量源单体;以及与入口通道和内舱室流体连通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扇运行以将空气经由入口通道引入内舱室,使得内舱室内的空气被排出出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