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漏装置及电池模组探漏系统。电池模组包括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设置有一用于容置控温材料的第一腔体,探漏装置与所述热管理组件的底部存在缝隙。探漏装置设置有用于容置导电物料的第二腔体,探漏装置两端连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与第二腔体中导电物料形成电性回路。当热管理组件在发生泄漏时,控温材料沿侧壁、缝隙进入到容置导电物料的第二腔体,外部电源与第二腔体中导电物料形成的电性回路断开,以实现对热管理组件中控温材料泄漏的探测。由此,降低安全隐患存在的风险,避免造成致命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发明涉及基板支撑组件及导热基底。基板支撑组件包括陶瓷定位盘与导热基底,该导热基底具有与陶瓷定位盘的下表面接合的上表面。该导热基底包括多个热区与多个热隔离器,该多个热隔离器从导热基底的上表面朝向导热基底的下表面延伸,其中该多个热隔离器中的每一个提供导热基底的上表面处的多个热区中的两个之间的近似热隔离。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式有源滤波装置热设计布局方法,括结构设计、风道设计、元件布局、风机布局、散热器设计和通风孔设计;所述结构设计包括外壳设计和内部功能单元设计;所述风道设计用导风板把模块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形成两个独立的直通风道;所述元件布局将低温易干扰单元布局在上腔,将高温高热单元布局在下腔;所述风扇布局采用风机并联方式,上腔采用抽风方式将风机布局在出风口,下腔采用吹风方式将风机布局在进风口;所述散热器设计采用铝挤压技术成型的铝制散热器,所述通风孔设计将上腔风道进风孔设置在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核心器件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安全可靠、功率高、体积小、生产便利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热仿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雷达电子机柜系统的热设计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散热方式;得到机柜与外界空气的传热量和辐射换热量;求解机柜整体散热所需风量;计算总压降;选择具体的散热部件;建立雷达电子机柜系统的三维模型;建立三维网格化的计算域;对雷达电子机柜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初始仿真结果;建立温度分布的等高线云图以及流体的流动迹线,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机柜内部的结构及布局进行改进或者重新选择散热方式。本发明可以准确的模拟预测雷达电子机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流体流动状况,从而实现对机柜内电子设备的布局以及散热方式的优化改良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液压油温管理控制平台,在该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的底盘上设置有液压油箱,位于所述液压油箱一端的液压控制 功能系统通过回油管连接所述液压油箱,位于所述液压油箱另一端的液压驱动系统通过吸油管连接所述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位于底盘的一侧并暴露设置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液压控制 功能系统做过功的液压油液经回油管流通至液压油箱,液压驱动系统抽取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液为其提供动力,并将做过功的液压油液通过输油管路输送至液压控制 功能系统做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良好的液压油热管理方案,将液压油箱设置为侧置布局,提供良好的整机调试和故障判定平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热管理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三通阀或四通阀实现换热介质流向换向的换向器;同时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在预设时间和 或电池包内温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后,采用电池包内部水道换向器换向的设计,控制换热介质的流向反向,以实现降低电池单体温差的目的。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中换热管道内的换热介质流向在预设条件触发后,通过换向器控制该换热介质的流向反向。一种换向器是换热管道两个端口之间设有阀体,所述阀体实现换热管道内换热介质的流向换向。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电池热管理功能的车辆热泵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回路和电池热管理回路。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连接空调主回路的电池温控制冷剂侧支路,以及电池温控水溶液侧支路。所述电池温控制冷剂侧支路包括由电动调节阀、中间换热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水溶液侧支路包括循环水泵、辅助电加热器、第一三通阀、第一室内侧换热器热回收芯体、第二室内侧换热器热回收芯体、第二三通阀、第一室外侧换热器散热芯体、第二室外侧换热器散热芯体以及电池包内置换热器。上述回路导通以使空调系统在对车厢保持良好温控的基础上,同时能够利用空调系统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管理,且利用电池热回收提高空调系统性能。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和动力源冷却系统,空调系统包括串联成一个回路的压缩机、水冷式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与蒸发器并联的换热器;动力源冷却系统包括动力源、散热器、水泵、水冷式冷凝器和换热器,换热器与动力源串联,以使空调系统能够通过换热器对动力源进行冷却。以此方式,使得空调系统和动力源冷却系统共用一个散热器,减少冷却风通过空气换热冷却模块中的零部件层数,从而实现降低该冷却模块的风阻,提高该冷却模块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和尾气余热供暖系统。尾气余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中的高能段与环境较大的温差,基于均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通过温差应变片将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实现车内电力系统效益最大化。尾气余热供暖系统是利用汽车尾气余热中的低能段,采用脉动热管制成暖风机,将热量传递到车内,对车内环境进行加热,在无额外能量供给的条件下实现了供暖,换热效率高,成本低,供暖效果好。本发明的基于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利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分别利用处于不同能量级温度的尾气余热,不消耗动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试验系统及方法,由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的液流换热系统,液流换热系统包括恒温水箱、水泵、过滤器、阀门和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NI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测功机、测功机控制器和上位机。动力总成各部件分别由各自的液流换热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上位机通过NI控制器向液流换热系统、电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分别采用功率分析仪和测功机测量电参量和机械参量,可以测试不同温度和运行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能量流及能量损耗情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仓散热系统,其包括动力储能仓散热系统、动力储能散热系统和动力储能热管理系统;动力储能仓散热继电器和动力储能装置继电器的线圈分别与动力储能热管理系统电连接;动力储能仓散热风扇、动力储能仓散热继电器的主触点、钥匙开关、车载电源串联组成闭合回路;动力储能装置散热风扇、动力储能装置继电器的主触点、动力储能装置保险丝、钥匙开关、车载电源串联组成闭合回路。优点在于:高温环境下,动力储能仓散热系统与动力储能散热系统协同工作保证动力储能仓系统快速散热,使动力电池系统工作状态保持在最佳状态,保证车辆较长的续驶里程同时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集中热管理系统,含有三个回路: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第二风机、节流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第一单向阀组成制冷模式回路;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二电磁阀、第三换热器、第二单向阀、节流装置、第一换热器、第二风机组成制热模式回路;由第三换热器、电加热装置、暖风芯体、暖风风机、第三电磁阀、膨胀水箱、水泵形成液体回路;制热模式回路与制冷模式回路共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第二风机和节流装置;将第二与第三换热器并联,液体回路与制热回路共用第三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制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能耗低;热风从车厢底部吹出乘坐舒适性好;能为车载电池包提供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