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组件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组件,包括半导体热电装置、散热器、位于电池箱体内部的均温板,半导体热电装置位于散热器、均温板之间,均温板的周圈与动力电池箱体的底板固定连接,均温板的上表面与动力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的底部相接触,均温板的下表面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散热器经由底板上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动力电池箱体的外部。本设计不仅方便装配和维修,而且提高了组件的工作效率。

  •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的TEC温控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的TEC温控模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热端面和冷端面,所述热端面与散热器的基板面紧密接触并涂以导热介质,所述冷端面与导冷基板的基板面紧密接触,并涂以导热介质;所述导冷基板和冷端面之间具有隔热棉,所述导冷基板表面设置有软质导热垫;所述TEC温控模组还具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散热器、导冷基板紧固并将半导体制冷片置于散热器和导冷基板之间。本发明解决了动力电池包内电池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热管理,通过TEC极性反转,可同时实现对电池的高温制冷及低温制热,有效的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纯固态结构,无任何泄露风险,有效的提升了电池组的安全性。

  • 一种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源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源装置,属于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源装置,其由若干个燃料电池组成的电池堆与一只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并联而成,其并联可以通过继电器两端连接,可控制燃料电池堆对锂离子电池充电;燃料电池堆工作产生的热可以通过共用双极板以及内部的热管理机构传递给固态聚合物锂电池。本发明可以克服单独的燃料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的缺点,并同时具有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本发明充电快,安全性高,续驶里程长,是一种高效的绿色发电装置。

  • 电池模块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池模块,包括蜂窝状支架、电芯、导热铝片组和热管理板;所述蜂窝状支架内设置多个适配放置所述电芯的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电芯分别对应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导热铝片组件包括导热板和延伸片,所述导热板设置于所述蜂窝状支架的外侧,所述延伸片一端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多个所述电芯之间;所述导热板背向所述延伸片的一面与所述热管理板固定连接。提供了一种在保证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同时进行可靠、均匀性好,效率高,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高效的热管理功能。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池托盘本体、管路、热界面材料、电池,电池托盘本体内具有安装槽,安装槽连续分布在电池托盘本体且是开口式,在安装槽连续的两端具有一个进液口和一个出液口,管路安装在安装槽内,用于传输传热介质,热界面材料布置在管路上方,电池,压装在电池托盘本体处,并将管路及热界面材料压紧;本发明采用的铸造电池托盘本体在整体重量上、布置空间上和产品质量保证上都有较大的优势,用到的薄壁管路符合汽车轻量化要求;管路不承载,由电池托盘本体承载电池及相应零部件,显著降低其被破坏的可能性,系统可靠性高。

  •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结构和多个隔挡部件。壳体结构包括中空的底部以及环设于底部的中空侧部,底部与侧部连通以构成密闭腔室,各隔挡部件设置于容纳空间。侧部的靠近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密闭腔室连通的进液口、远离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与密闭腔室连通的出液口,单体电池能够设置于容纳空间并与隔挡部件及底部接触。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池模组中的各单体电池工作在较佳充放电温度状态下,进而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性能,保证电池模组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及安全可靠性。

  • 一种燃料电池结构与串联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及串联方法,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结构,由前端板、膜电极、双极板、密封圈、热管以及后端板组成,其中,所述热管均衡电池的温度和传递热量,进行热管理将热传导到利用热的装置,所述热管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内的金属流场板,以及所述双极板的基体的金属流场板过应配合,并在接触处绝缘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及一种燃料电池的串联方法。简化了燃料电池制造工艺,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输出,不需要复杂的冷却措施。

  • 一种用于液冷型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液冷型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依次包括外层铝箔层、树脂膜层、铝箔层和CPP层,所述外层铝箔层与所述树脂膜层之间、所述树脂膜层与所述铝箔层之间、所述铝箔层与所述CPP层之间分别通过粘合剂层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型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对铝塑膜外层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抗水解的功能,以保证电池能在液冷系统中长期正常工作,可应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动力汽车电池pack,即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电池热管理,双层铝箔结构使得该铝塑膜的阻隔性极为优异。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包括:第一阀门;散热器入口与第一阀门第一端相连并出口与第一阀门第二端相连;变速器冷却回路出口与第一阀门第三端相连并入口接收从散热器出口流出冷却液;电机冷却回路出口与第一阀门第三端相连;开关阀一端与电机冷却回路入口或者变速器冷却回路入口相连且另一端接收从散热器出口流出冷却液;电池冷却回路出口分别与第一阀门的第三端和空调管路一端相连;第二阀门第一端与空调管路另一端相连,第二阀第二端接收从散热器出口流出冷却液;第一水泵与变速器冷却回路和电机冷却回路;第二水泵设置在电池冷却回路入口与第二阀门第三端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具有降低成本等的优点。

  • 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功能局限、冷却效果差、占用空间大以及耗能大的问题。主要包括电池热管理子系统、电机热管理子系统以及ECU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源利用率很高,节能效果非常明显,系统设计构思巧妙,结构设计简单可行,实现容易,有效降低了主机厂购进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工程机械智能散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工程机械智能散热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液压油温度传感器、变矩油温度传感器、动力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动力机中冷温度传感器、液压油散热风扇组、变矩油散热风散组和动力机散热风扇组,所有散热风扇组的散热风扇均为电驱动风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升散热效果,节能减噪,降低成本投入以及提高工程机械智能化水平。

  • 高性能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性能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及包括其的电池组,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交错排布的电芯、热传导模块、液冷模块以及用于固定电芯的电芯固定模块,所述电芯固定模块包括电芯限位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电芯限位装置两侧的模组支撑装置,所述液冷模块集成在所述模组支撑装置中,所述热传导模块同时与所述电芯以及所述模组支撑装置接触;将液冷模块与模组支撑装置进行集成,降低整体的重量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冷却系统的可靠性与模组支撑装置的机械强度。电池组包括若干串联的上述高性能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