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可伸缩接头、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接头、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待散热物体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有一用于容置储热材料的空腔;所述可伸缩接头包括中空连接件和活动部件;所述中空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中空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部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部件远离所述中空连接件的一端封闭,所述活动部件在所述中空连接件内压力发生变化时相对于所述中空连接件伸缩,以调节所述中空连接件内的压力。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调节热管理装置内的压力,在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调节的同时也提高热管理装置的安全性能。

  • 一种户用型离网并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

    一种户用型离网并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有光伏组件、蓄电池组、混合型逆变器、直流汇流箱、交流配电箱和控制系统,所述混合逆变器包括有双向逆变器和并网型逆变器,所述光伏组件与直流汇流箱串联后与并网型逆变器连接,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控制系统与双向逆变器连接,所述直流汇流箱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混合逆变器通过线缆连接交流配电箱,实现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并网,并向用户供电。同时,通过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错峰用电,在电价较贵的用电时段,用户可采用光伏组件和蓄电池供电,在电价便宜的时段,可提前储存公共电网的电能。

  • 金属空气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混合的电源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空气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混合的电源及控制方法,包括金属空气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电能输出端口;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的正极分别连接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电能输出端口的正输入端,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的负极分别连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和电能输出端口的负输入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电能输出端口的正输入端,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连接电能输出端口的负输入端。本电源发挥了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容量大,锂离子电池功率输出大的优点,通过金属空气燃料电池持续或间歇地向锂离子电池充电,使便携电源系统兼顾了较强的续航能力和中大功率带载能力。

  • 一种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混合电源和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混合电源和热管理方法,该电源包括燃料电池、蓄电池及加热 冷却模块;加热 冷却模块对燃料电池和 或蓄电池加热或散热。该电源将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混合,利用两者的优点,可获得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源系统;利用金属空气燃料电池较好的低温启动特性,可以为蓄电池加热,可解决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无法工作的问题。

  • 热交换器和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1、1’),包括用于第一传热流体的循环装置(2),该循环装置(2)包括第一传热流体入口(3)和第一传热流体出口(4),第一传热流体设计成在第一传热流体入口和第一传热流体出口之间流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包括容纳用于第一传热流体的循环装置(2)的壳体(5),该壳体(5)包括:至少一个开口(7),设计成由用于第一传热流体的循环装置(2)的第一传热流体入口(3)和第一传热流体出口(4)穿过;第二传热流体入口(8)和第二传热流体出口(9),第二传热流体设计成在第二传热流体入口和第二传热流体出口之间流动。本发明另外涉及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的热管理装置(100)。

  •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锂电池充电,检测电池温度是否达到故障值;2)若所述检测温度达到上述故障值,则通知立即停止电池的使用;3)若所述检测温度未达到故障值,则比较检测温度与开启风机温度阈值;a)若所述检测温度达到开启风机温度阀门值时,则风机开启,对电池进行降温;b)若所述检测温度未达到开启风机温度阀门值时,则再次比较检测温度与小电流充电阈值 10℃;b1)若所述检测温度低于充电阈值 10℃时,则通知充电机小电流充电;b2)若所述检测温度高于充电阈值 10℃时,则关闭风机。本发明对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主动式管理,使得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内。

  • 一种电池热管理组件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系统热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组件及汽车。包括吸风装置、排风装置和用于为驾驶室提供冷风 热风的空调,吸风装置与电源电连接,吸风装置与电池箱体入风口气路连接,排风装置与电池箱出风口气路连接,吸风装置与车厢内部连通设置,排风装置与外界空气连通。在空调开冷风时,车厢内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对电池箱进行冷却,并从排风装置排出融合后的气体;同理,当需要对电池箱加热时,只需将空调打开至热风档即可,实现冬天为电池系统加热、夏天为电池系统散热;夏天引入车厢的空调风,冬天引入车厢的暖风,无需单独制冷和制热的系统,节省能源。

  • 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板、PTC加热器和散热单元,两所述第一侧板相互平行设置在电池组的前后两侧,两第二侧板通过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侧板的左右两侧,顶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两第一侧板的上端,PTC加热器通过螺钉固定于两第一侧板的下端,散热单元固定于第一侧板的侧壁上;散热单元包括水冷腔、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密封连接在水冷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本实用新型中侧壁散热单元用于散热,底部PTC加热器用于加热,当受温度太高时起动散热单元,当受到高寒地区时,底部PTC加热器启动加热,维持电池正常使用温度。

  •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装有电池模组的电池箱、温度感应器、换热器及循环管道,换热器通过循环管道与电池箱连接,温度感应器检测电池箱的内部温度;循环管道设有第一通道及若干第二通道,若干第二通道设于第一通道的内壁上;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感应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分别对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中的换热介质加热或制冷,以提高或降低电池箱的内部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换热器和控制器将加热或制冷集为一体,通过双通道的循环管道利用两种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有效简化操作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小体积和重量。

  • 热管理结构和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理结构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热管理结构包括壳体、第一隔挡部件和第二隔挡部件。壳体具有底部和侧部,侧部环设于底部以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隔挡部件和第二隔挡部件设置于容纳空间,第一隔挡部件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侧部的通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隔挡部件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分别通过设置于侧部的通孔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隔挡部件与第一隔挡部件交叉形成多个用于放置单体电池的放置区且第二隔挡部件与第一隔挡部件不连通。通过通孔、第一隔挡部件和第二隔挡部件的配合设置,可以高效、便利地对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或散热管理。

  • 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装置包括可开合接头及热管理组件。可开合接头包括中空连接件及与中空连接件固定连接且可相对于中空连接件翻转的盖帽。热管理组件包括用于容置储热物质的空腔。中空连接件的第一端与空腔连通,储热物质经中空连接件灌注到空腔内。中空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盖帽连接,以通过中空连接件与盖帽之间的配合,对空腔内储热物质的状态进行调整。由此,通过中空连接件与盖帽之间的配合,可以改变空腔内储热物质的状态,进而对电池进行长时间的有效的热管理,以改善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短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调节空腔内的压力变化,避免由于压力过大发生安全事故。

  •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热管理耦合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的热管理耦合系统,箱体的前后侧面分别安装有吹风扇和吸风扇;箱体内的一侧固定安装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一端连接在电池模组正极端,另一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热管理控制器与电加热膜、吹风扇、吸风扇信号连接;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使热管理控制器采取加热、冷却或保温措施,控制动力锂电池温度。本发明确保环境温度对电池组影响因素降低到最小,从而达到高温散热、低温加热以及相变控温的目的,其中对于相变材料包的维护和更换方式,更趋向于简洁、方便以及该装置使得电池模组的温度场分布也更均匀一致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