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具有定制着色的外表面的热管理和/或EMI减轻材料

    公开了具有改变或定制着色的外表面的热管理和 或EMI(电磁干扰)减轻材料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文所公开的热管理和 或EMI减轻材料可包括热界面材料(例如,导热垫或填隙料、导热介电材料等)、EMI屏蔽材料(例如,EMI抑制材料、导电绝热体、EMI吸收体等)、微波吸收体(例如,微波吸收弹性体、微波吸收泡沫、EMI RF 微波吸收体等)、其组合等。本文所公开的热管理和 或EMI减轻材料可包括组合热管理和EMI减轻材料,例如混合热 EMI吸收体、导热微波吸收体、可用于EMI减轻的混合吸收体 热管理材料、组合热界面和EMI屏蔽材料(例如,导热和导电材料、导热和EMI屏蔽 吸收材料等)等。

  • 电子头戴装置的热管理

    系统和方法涉及例如虚拟现实头戴装置的电子头戴装置的热管理。一种电子头戴装置包含可装纳处理系统的主体。散热器附接到所述主体,其中所述散热器包含通气道。所述通气道被设计成消散所述处理系统产生的热量。可控制所述散热器以基于在所述电子头戴装置的可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外表面上感知的热量而延展所述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包含空气间隙并且提供被动冷却系统。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极强的、能保证电池稳定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车载空调系统和电池冷却系统,车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器、循环泵、电池换热器、电池散热器和PTC加热器。电池散热器与电池换热器之间设置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防冻液进口与电池换热器连接,三通电磁阀的两个防冻液出口中一个与电池散热器的防冻液进口连接,另一个与电池散热器和PTC加热器之间的防冻液管连接构成直流管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有效的冷却和加热,保证电池工作状况的稳定,使得电池能够适应高温、低温等不同的工作环境。

  • 过温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包、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过温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包、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用于控制车辆电池电芯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包括:在电池包的过温保护控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过程中,采集所述电池包内车辆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温度;响应于所述电芯温度超过预定温度阈值,向所述过温保护控制系统输出启动信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量减少了唤醒过温保护控制系统的次数和过温保护控制系统的工作时长,从而降低了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所消耗的蓄电池电量,减少了蓄电池因过温保护控制系统消耗电量过多而发生馈电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 一种电池相变材料热管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相变材料热管理模块,所述热管理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可操作地从所述壳身拆下的可拆式壳盖;和相变材料模块芯体,所述相变材料模块芯体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相变材料模块芯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的至少一个电池孔;所述壳体为导热性壳体,所述壳体的热导率为0 5~2W mK。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相变材料热管理模块的壳体起到结构增强和维形作用,可以有利于电池相变材料热管理模块从环境吸收热量和向环境传导释放热量,并且能够解决因相变材料模块芯体高温变软不易固定的问题。

  • 车载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通水主管,位于通水主管的至少一侧边的水冷组件,以及与通水主管相连的水循环管路;通水主管包括并排设置的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水循环管路包括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水冷组件包括与通水主管垂直设置并呈间隔分布的若干块水冷竖板,位于相邻水冷竖板之间并与通水主管平行设置的水冷底板,以及连接于通水主管与每块水冷竖板之间的竖板通水支管,和连接于通水主管与每块水冷底板之间的底板通水支管;竖板通水支管包括竖板进水管和竖板回水管,底板通水支管包括底板进水管和底板回水管。不仅解决现有电池模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实现均匀降温、高效降温,装置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 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当前状态;根据当前状态的状态类型,确定与该状态类型相对应的能量供给部件以及与能量供给部件相对应的可供给能量总数值;确定与该状态类型相对应的各个能量消耗部件及其对应的优先级顺序;根据可供给能量总数值以及优先级顺序,为与该状态类型相对应的各个能量消耗部件供给能量。利用本发明方案,实现了根据电动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设定是否需要对用电器主动限制其功率,而不是简单地开和关,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充电速度,行驶时增加了续驶里程。

  • 一种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空调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空调系统。该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电动压缩机、PTC加热器和整车水路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电动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储液干燥器与蒸发器连接,储液干燥器与蒸发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膨胀阀,所述自带膨胀阀水冷器通过两路管路与整车水路接口连通形成循环水路,整车水路接口与自带膨胀阀水冷器的出水向管路上连通有PTC加热器。其有益效果是:将纯电动客车用空调与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处理,使两者共用压缩机、冷凝器及壳体安装平台,从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 一种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链运输机组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链运输机组。该集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链运输机组,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外围保护电路和冷链运输机组,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冷链运输机组分别通过外围保护电路提供动力,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电池包连通,电池包与外接电源连通,外接电源经AC DC转换器与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外围保护电路与电池包连通的线路连通,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冷链运输机组和外部保护电路之间连通线路连通。其有益效果是:填补目前上的市场空白,不需要燃油驱动,依靠其自带的动力电池对机组供电工作;当物流车在停车等待时可以外接电源对机组供电工作,具有经济效益好,使用环保的优点。

  • 电池热管理机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其包括一层区域和二层区域,所述二层区域设置在所述一层区域的上方,所述一层区域内布置有冷凝器和风扇,所述二层区域内布置有多种电器件,所述电器件的线束接头位于所述二层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电池热管理机组采取双层结构布置,将电器件布置在二层区域,使得线束接插位置明显提高,提高机组涉水深度同时,也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降低了机组的维修成本,延长了机组的使用寿命。所述电池热管理机组能够提高整个机组的涉水深度,一旦机组浸水,也不会出现漏电风险,整个机组和成员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充软包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快充软包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若干组软包电池导热模组;若干组软包电池导热模组平行等间距设置在安装框架内,且每两组所述软包电池导热模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每组所述软包电池导热模组均由若干组软包电池导热模块组成,每组所述软包电池导热模块上端均与一组所述吸热模块连接,所述吸热模块分别与一组液冷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液冷传输装置与一组换向阀管路连接,所述换向阀通过一组水泵与水箱式换热器连接,所述水箱式换热器还与空调系统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将热管理零件和电芯集成在一起,有效地将电芯热量控制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大大降低了电芯热失控的风险。

  •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设置在电芯模组内并与电芯之间留有间隙;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两个固定连接的散热器、控制器以及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均布在散热器上的导热元件;两个散热器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和冷端,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或冷端之间各压接有若干导热元件;控制器与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线连接并通过切换电压极性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加热或制冷。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电子技术,通过切换电压极性,实现加热和降温功能,并在半导体制冷片两侧面分别设置两个散热器,提高了热传递效率;通过在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之间压接导热元件,提高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