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水冷式热管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冷却回路、电池包温度调节回路、空调温度调节回路;在所述的空调温度调节回路的HAVC(21)中设有乘员舱加热器(24),所述的乘员舱加热器(24)与乘员舱(23)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以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系统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解决生产线上安装、加注的问题,并且有效地降低整个热管理系统的故障率;更适用于传统车平台上开发并量产的电动车热管系统,布置形式新颖、结构简单;实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电动车能够正常工作,扩大电动车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的充电和热管理,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热管理 充电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确定用户的下次开车时间点的车辆使用时间点确定模块,以及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至少根据下次开车时间点确定唤醒充电的起始时间点并在该起始时间点开始进行充电,从而使动力电池借助充电过程的自发热实现在下次开车时间点相对环境温度升温至预定温度。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热管理 充电管理系统和方法可以使用户在下次开车时间点动力电池温度适宜,不需要用户耗时等待,并且实现成本低,能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的充电和热管理,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确定用户的下次开车时间点的车辆使用时间点确定模块,以及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至少根据所述下次开车时间点、所述时长和环境温度确定唤醒充电的起始时间点和充电结束时间点并在所述起始时间点与所述充电结束时间点之间进行充电,其中,在所述充电结束时间点与所述下次开车时间点之间所述动力电池空冷至预定温度。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可以使用户在下次开车时间点动力电池温度适宜,不需要用户耗时等待,并且实现成本低,能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热泵空调部分,电池冷却部分,电机冷却部分,发动机采暖部分。混动轿车制冷、制热、电池及电机的热管理统一集成化管理,采用热泵技术,回收驱动单元热量,制冷模式兼顾电池冷却的四驱混合动力整车综合热管理系统。电机冷却部分分前驱电机部分的冷却:发电机IPU单元1前驱电机后驱电机的冷却部分:后驱电机充电机IPU单元。发动机模块表示带有发动机冷却回路的模块。内部蒸发器 采暖暖风芯体作为空调箱总成HVAC内部的一部分。本发明高效节能且降低了故障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模组,通过模组夹板可以实现对多个软包电池的固定,并且模组夹板一端设置有管路夹持结构、线束固定结构等结构,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扩展,可以方便模组组装完成后进行热管理管路、电压采集线束的布置和固定,方便形成功能完备的软包电池模组。该模组结构简单,易于组装。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管理方法,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管理方法,包括步骤:确定用户的下次开车时间点;以及至少根据所述下次开车时间点确定唤醒充电的起始时间点并在该起始时间点开始进行充电,从而使所述动力电池借助充电过程的自发热实现在所述下次开车时间点相对环境温度升温至预定温度。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管理方法可以使用户在下次开车时间点动力电池温度适宜,不需要用户耗时等待,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包括上盖、下盖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两端开口筒状的陶瓷基体和固定在所述陶瓷基体表面的纳米电热膜,在所述下盖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纳米电热膜连接的电极。本申请中的集热管采用陶瓷基体高温烧结而成,耐高温,导热快,相对强度高,比重小,重量轻;同时在陶瓷基体的表面设置纳米电热膜,通过纳米薄膜加热技术取代传统的电阻丝或PTC加热方式,纳米薄膜加热的响应速度更快,加热速度更快,加热效率高,水电分离设计,可靠性高,安全性强,寿命长,相对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安装在电池箱内;包括至少两个芯体总成和水循环管路,至少两个所述芯体总成相互并联的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管路上并与所述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芯体总成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设置的水冷板。本实用新型将至少两个芯体总成并联在水循环管路中,降低了整个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并在每个芯体总成中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冷板,通过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芯体总成的流场和温度场均匀,换热效果好,避免了水循环路径过长,导致电池模块的前后热管理效果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温度控制部件、温度控制管道及热管理系统,其中温度控制部件,为多层管道,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内部水管、导热填充物、PTC加热板、胶水填充物、封装外壳,PTC加热板和封装外壳之间设置PTC加热控制板。热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相对设置的液冷板,每个液冷板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连通,平行安装在相对设置的液冷板的连接部,与冷液板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并且安装锂电池组温度控制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控制锂电池组内温度的温度、实现锂电池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单元温度的一致性、延长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涉及一种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包括行车上下电和充电上下电模式。首先,在车辆处于低压上电状态时,确定车辆当前的上下电模式,然后,根据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将车辆当前的上下电模式切换为另一种上下电模式。因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车辆的行车上下电模式和充电上下电模式进行融合,在确定出车辆当前的上下电模式后,通过综合考虑充电线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钥匙状态及高压连接状态,设置更合理的模式切换时序,实现了车辆行车上下电和充电上下电模式的合理切换,避免了车辆在行车和充电模式中无效地切换,提升了车辆的模式切换效率和车辆的高压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车载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汽车,集成电池直冷液冷系统和电池间接冷却液冷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电池直冷液冷系统与电池间接冷却液冷系统车辆使用。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液冷型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软包铝塑复合膜,依次包括外ETFE层、尼龙层、铝箔层和PP层,所述外ETFE层由ETFE层和改性ETFE层过复合共挤方式制成,所述改性ETFE层和所述尼龙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层连接,所述尼龙层与所述铝箔层之间、所述铝箔层与所述PP层之间分别通过粘合剂层连接。本实用新型对铝塑膜外层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抗水解的功能,以保证电池能在液冷系统中长期正常工作,可应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动力汽车电池pack,即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电池热管理,外ETFE层与环氧树脂存在化学键连接,使其剥离强度得到大幅提高,而外ETFE层又拥有极为优异的机械性能及耐候性,这使得该膜制成的动力电池拥有较长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