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系统。热管理装置包括导热骨架;导热骨架内填充有相变材料。电池系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和至少一个上述的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和热管理装置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热管理装置设置在电池模组与上壳体之间;和 或,热管理装置设置在电池模组与下壳体之间。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装置及电池系统,通过在电池系统内设置导热骨架,并在导热骨架内填充相变材料,进而提高电池模组向电池的外壳导热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电池系统的散热能力,降低了电池的温度,提升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与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平板热管的内部设置蒸发工质,其平行于空气流动的方向,空气经过相邻的冷凝段形成的通道流过。单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产生热量,由蒸发段吸收,因平板热管的内部设置蒸发工质,可将热量转移到蒸发段,两个平板热管的冷凝段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在空气流过时热量随气体被带出,起到快速冷却的效果。本系统的结构简单,平板热管的质量小,有利于降低车身的整体重量。在一种具体的实质例中,在两个平板热管之间设置相变储热器,以吸收平板热管的热量,降低平板热管的负荷;相变储热器与单体电池接触,也可直接吸收电池的热量,从而加速整体的散热效果。
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用于电动汽车中。电池箱包括上盖,固定于下箱体上;下箱体,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侧底板、第二侧底板、流道堵板以及位于下箱体底部与之集成一体的流道系统,下箱体用于存放电池模组,所述下箱体的底部与模组之间涂抹高导热硅脂。所述流道系统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流道通孔、进水循环流道以及出水循环流道,水流经由第一进水口流至进水循环流道,通过流道通孔流入出水循环流道经由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电池箱重量轻、无泄漏、导热快。热管理系统利用空调水冷热泵机组,还包括所述电池箱、液面控制装置,实现了电池系统中热管理系统的降温和加热功能集成一体化。
一种方法包括:从温度传感器接收电信号,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包括处理器芯片的封装件内,进一步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封装件内的材料与处理器芯片热分离;从电信号生成温度信息;处理温度信息以确定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应当被减轻;以及响应于温度信息而减轻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其中处理温度信息和减轻处理器的性能由处理器芯片执行。
一种用于温度缓解的方法包括:从被设置在计算设备内的温度传感器接收信号。该计算设备内的处理器芯片产生热量。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被转换成温度数据。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该设备的外表面的温度的估计。该处理包括:向温度数据应用低通滤波器,向温度数据应用振幅衰减,以及向温度数据应用延迟。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该设备的外表面的估计温度而降低该处理器芯片的操作参数,诸如操作频率。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源开关器件开关损耗管理的控制算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控制思路,利用数字电源的灵活性,通过一种简单的控制算法,在不增加硬件资源与成本的前提下可将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在不同的开关器件之间进行主动分配,实现对电源电路中各开关器件的损耗管理,达到电源内开关器件温度均衡、消除局部热点的目标,优化了电源的热设计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热管理构件的成型方法及成型得到的相变热管理构件。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原料预混:将相变材料、导热填料、树脂基材料和阻燃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挤出造粒:将得到的混合料进行挤出造粒处理,得到相变热管理粒料;和干燥及成型:将得到的相变热管理粒料依次进行干燥和注塑成型处理,得到相变热管理构件。本发明可制得尺寸精度高、绝缘性好的热管理构件以及实现构件的批量化生产。本发明成型的构件具有高热导率、良好的控温效果,能将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在最佳工作范围内,提高动力电池电池组的整体寿命与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车辆放电提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车辆性能,设置两种以上车辆放电模式;车辆放电过程中,实时获取电池最低单体温度与电池荷电状态;根据所述电池最低单体温度与所述电池荷电状态,提示选择不同的车辆放电模式。通过本发明,满足了客户对动力电池或车辆性能不同优先考虑。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其中,该系统包括:热泵空调子系统,用于向车厢内部空间提供制冷或制热服务;冷却液循环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电动汽车的至少部分电子部件提供冷却或加热服务;中间换热器,用于在所述热泵空调子系统和冷却液循环子系统之间需要换热时,进行热交换。通过本申请的方案,使得各个被管理区域间能够在需要时进行热交换,高效准确的对热量进行分配和利用,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优化了节能减排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包括支架、多个调温板及多个方形电池,多个调温板包覆于支架外侧并与支架围成一收容空间,多个方形电池呈矩阵排列并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多个调温板均为中空结构且空腔相互连通,其中一个调温板开设有至少一个注入口,通过注入口能够将气液相变材料填充于多个调温板的空腔内;收容方形电池的收容空间内温度升高到气液相变材料由液相转变为气相的温度值时,调温板空腔内的气液相变材料由液态变为气态从而吸收热量;收容方形电池的收容空间内温度降低到气液相变材料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温度值时,调温板空腔内的气液相变材料由气态变为液态从而放出热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管理装置,可以通过内部储存的储热物质对电池组中的热量进行吸收,降低电池组中电芯的温升。并且通过在各个板体上设置多个膨胀结构,可以在容纳空腔内的储热物质的体积膨胀时,通过向容纳空腔外突起,使容纳空腔的容积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大,增大部分的容积就可以缓解储热物质体积膨胀带来的压力。使容纳空腔内的储热物质不会发生将热管理装置撑破的情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动力电池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动力电池的长宽高的关系为:长是宽的0 9 1 2倍,长是高的6倍;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连接所述正极的正极极耳和连接所述负极的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相对的面积最小的两个面上,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均为长宽比为2:1的矩形片状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优化电池的散热结构以及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性能以及降低了动力电池的产热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性能不足以及具有高产热量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