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组合电源发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组合电源发电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燃料供给模块、氧化剂供给模块、水热管理模块、DC DC变换器、超级电容器。本发明特点是发电系统中氢燃料通过液氢或高压氢气方式储存,使系统具有高能量密度,有利于延长燃料电池的工作时间,使之产生更大的电能储存在超级电容器中;同时采用高比功率的超级电容器,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特点相互补充,使系统兼具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特性,能够根据载荷需求快速释放大量电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电池座和热管理管,所述电池座内设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座的安装槽内。在所述电池座侧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热管理管的放置槽,所述热管理管穿过所述放置槽并将所述电池卡紧在所述安装槽内。本发明有如下优点: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可与底盘或车辆底板结构相结合,节省整车空间同时可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采用层次化的盖板设计,可将电源连接和管理系统相结合,同时保证强弱电之间的有效隔离;电池包以结构化的电池模块呈现,能够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多种车型底盘上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保温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下箱体的电池箱体,下箱体自下而上顺次设下箱盖、隔热层和导热板,下箱盖上设槽体,槽体与隔热层和导热板配合为封闭流道,流道出口和流道入口分别设于下箱体侧边;导热板上设电池模组块,电池模组块外的下箱体上配合设上箱体;电池模组块配合设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连接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流道出口和流道入口的外部温控机构。本发明通过导热路径的建立 阻隔技术,利用冷却液和真空作为媒介,轻松调和保温、自然冷却和液冷之间的矛盾,热管理能在三种热管理模式中自如切换,在保证良好热管理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热管理能耗,应用于车辆时,提升整车续航能力。
本申请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装置、系统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管道机构贯穿燃料电池堆并与水箱、散热器、水泵相连接,用于将从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出口排出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后再传输至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控制机构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信号确定冷却液的温度,根据温度信号控制针阀的开度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针阀机构设置于水泵与散热器之间的通路上,用于根据控制机构的信号控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液的流量。管道机构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分别设置于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液入口与水箱的通路上和去离子罐与水箱的通路上,用于将管道机构中冷却液中的气泡传输至水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热管理装置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本体上方的热管理装置,所述电池模组本体包括多个单体电芯以及设置在多个单体电芯上方的汇流板,多个所述单体电芯中的电池极柱上端均与所述汇流板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散热片、隔热片以及均温片,所述散热片底部设置有散热片底座,所述隔热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底座下方,所述均温片设置在所述隔热片下方,且所述隔热片中设置有多个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均温片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下表面焊接在所述汇流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快速有效对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液冷箱体,包括液冷集成箱、进液口、出液口、冷液管、冷液支管、电芯、铝片,所述液冷集成箱的壳体内设有冷液管,所述冷液管左上角的自由端为进液口,所述冷液管左下角的自由端为出液口,所述液冷集成箱为矩形且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液冷集成箱内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铝片,所述铝片呈连续U型状,所述铝片的U型凹槽内可放置电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的液冷集成箱进行降温,工艺成本低,规避了空冷效果不佳,水冷管成本高易破损的缺点,且能很好的起到均衡及稳定电芯温度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的仿真方法,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能够全面真实地仿真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环境。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预设电机冷却回路仿真模型、电池包加热回路仿真模型、电池包冷却回路仿真模型、乘员舱制冷回路仿真模型、乘员舱制热回路仿真模型和发动机冷却回路仿真模型;分别获取相应回路仿真模型中电机的温度值、电池包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乘员舱内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以及发动机的温度值;各温度值发送至新能源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根据各温度值,对相应回路仿真模型中的散热部件进行控制。本发明主要用于全面真实地仿真新能源车辆热管理系统环境。
一种方法,包括基于为电池的期望热管理选择的路线来控制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和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配置有用于基于为电池的期望的热管理选择的路线来自动控制电动车辆的指令。
本发明公开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导通模块、流体换热模块,流体导通模块包括基座部、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基座部包括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本体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腔,第二本体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安装腔,基座部包括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第五路和第六路,第一路与第二路、第三路中的至少一路连通,第四路与第五路、第六路中的至少一路连通,第一流体换热通道与第二路连通,第二流体换热通道与第五路连通。本发明流体换热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本发明公开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导通模块、流体换热模块和接头,接头端部位于流体导通模块和 或流体换热模块内,接头连通流体导通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流体导通模块与流体换热模块密封设置;流体导通模块包括第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第一路与第二路、第三路中的至少一路连通,第一路与第一外接口连通,第二路与第二外接口连通,第三路与接头内腔连通;流体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流体换热通道和第二流体换热通道,第一流体换热通道与第三外接口连通,第一流体换热通道与接头内腔连通。本发明流体换热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中式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连接在主控制器上的多个采样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GPRS通信模块。采样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包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处理采样模块采集到的信息,并向系统其他模块发送命令,以及向上位机进行通信;电源管理模块对车载电源进行电平转换,并向主控制器和采样模块提供电源;主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依次实现:选择采样模块,进行信息采集;计算电池剩余电量和电池内阻;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则进行故障报警,若不存在故障则显示电池信息;关闭系统。实现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集中管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其中,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模块及换热件。电池组模块包括相变材料块及至少两个单体电池,至少两个单体电池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沿单体电池的厚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单体电池的正面及反面均设有相变材料块,相邻两个单体电池通过相变材料块分隔开来。换热件与侧面相连,且与相变材料块的侧壁相连。换热件的内部设置有换热介质通道,换热介质通道具有进口及出口。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电池组,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设置于车辆主体上的电池包。上述电池组、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具备热管理能耗低、单体电池温度响应及时、温度范围合理、单体电池间的温度均衡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