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管理材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相变材料,55~90%;导热填料,4~20%;阻燃剂,4~20%;短切纤维,2~10%。本发明通过添加适量短切纤维,可以有效防止相变材料因体积膨胀或收缩导致的形变,因此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热管理材料中相变材料的含量,进而提高热管理材料的储热能力,使其对温度的调节控制更稳定。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空调系统,其中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储热装置,第一储热装置包括填充在其内部的相变材料,在第一储热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电池包,还包括:循环管路,其内部设置有换热介质,加热设备,用于加热循环管路中的换热介质;散热设备,用于散热循环管路中的换热介质,换热容器,用于储存换热介质;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路中,位于换热容器和第一储热装置之间,用于循环输出换热介质。本发明通过结合第一储热装置利用相变材料进行储热的同时,当换热介质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可以通过加热设备或散热设备分别进行加热和散热,从而确保电池包的温度恒定,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包的热管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热管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中,并与每个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用于对每个所述单体电池进行散热;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塑料液冷管以及铝塑膜,所述塑料液冷管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铝塑膜设置在所述导流槽中并与所述塑料液冷管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铝塑膜防止外部水汽渗入到位于所述热管理装置中的单体电池中,并通过所述导流槽将渗出的水汽凝结的水导出至外部环境中。由此,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有效散热,有效降低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密度,同时能够防止外部水汽渗入到位于热管理装置中的单体电池中,有效保护电池模组。
本发明是一种车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车载电池组热管理方法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电池组占用空间大且热管理使用工况单一的问题而设计。该车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加热回路,电池组加热回路包括设置在暖风回路中的加热装置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池组;加热装置由充电桩或者发电机供电。该车载电池组热管理方法利用上述车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该汽车包括上述车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车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车载电池组热管理方法及汽车用于满足电池组的热管理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控制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整车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动力CAN总线。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所述动力CAN总线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向所述电机控制器发送控制和扭矩指令。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和扭矩指令后,控制驱动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机并监控所述电机的状态和热管理。实现整车驱动控制,更高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国六柴油机的折叠式后处理空间布置装置,包括保温套、若干模块化载体套和若干流道盖套;模块化载体套为长方体流道结构,所有模块化载体套采用并排式紧贴布置,利用流道壁的紧贴,加强催化剂载体径向上的导热作用;相邻的两个模块化载体套之间通过一个流道盖套连通,模块化载体套、流道盖套依次交错连通,构成蛇形流道;本发明创新性的抛弃原有轴向布置,采用折叠式流道布置,让尾气后处理的所有装置结构更加紧凑,所有系统能够以一个箱体的形式接入到柴油尾气流道中,可以解决现在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轴向长,空间不紧凑的问题;催化剂载体套之间以紧贴式壁面相接处,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把高温冗余热量疏导给需要热量的催化剂,可以解决现有国六系统碳氢喷射在DOC中氧化反应不均匀,以及催化剂活性温度难以达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芯组件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芯组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电池芯体、设置在相邻两电池芯体之间的框架和导热板体,所述电池芯体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导热板体包括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一导热部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且与相邻的两电池芯体热接触,所述第二导热部位于所述框架的外部,提高了电池芯体的均热效率,避免使用其他的结构固定电池芯体时,导致的电池芯体结构复杂的问题,进而简化了电池芯体结构复杂,减小了电池芯体的质量和体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动力电池的高效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以及扁平热管;电池组的一侧设置有一冷却风箱;扁平热管由多根构成,它们被分成多排热管阵列,它们的各蒸发段有序的被各单体电池夹持并贴合在各单体电池之间,各冷却段有序的穿过冷却风箱的壁板伸入冷却风箱内部;在冷却风箱内的各冷却段之间设置有隔板,形成该冷却段独立的分支冷却通道;本系统还设有射流换热、风热换热等系统。本系统及其方法可解决电池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散热、降低大型电池组温差、迅速预热电池等技术问题,同时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控制方式灵活、安装维护方便,优化空间大,符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及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方法包括:将至少一导热膜的局部至少置入锂电池箱内腔的选定区域,所述选定区域内容置有一个以上动力锂电池组,并使该至少一导热膜与置于锂电池箱外部的制冷和 或加热装置传热连接。优选的,所述锂电池箱内还设置隔热保温材料,用以将所述锂电池箱内腔的选定区域与所述锂电池箱内腔的其余区域和 或所述锂电池箱的周围环境绝热隔离。藉由本发明的热管理方法及热管理装置,可以实现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快速的均匀加热或冷却,且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可有效控制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温度,提升其工作性能及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温度控制模块以及温度调节模块,所述的电池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用于为电池热管理提供电能的发电模块,所述的发电模块包括用于将发动机尾气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温差发电器;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采用温差发电器将发动机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发电,并存储在储能装置中,利用所存储的能量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减少了车载电池使用的次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对发动机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均热板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包括均热底板、均匀间隔地竖直设置在所述均热底板上表面的若干均热隔板,所述均热底板的下表面贴合地设置有换热装置,相邻的两个均热隔板之间用于紧密接触的放置电池包,所述均热底板、均热隔板的内腔彼此隔离。本发明通过设置内腔彼此隔离的均热底板、均热隔板实现较高的均温性,通过设置换热装置实现能根据工况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或加热,布局设计难度低,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冷却管路,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在该冷却管路中流过;废热回收装置,用于通过操作流体回收从发动机的燃烧室排出的废气的热量;储热装置,储存使用操作流体由废热回收装置回收的废气的热量,并且包括相变材料;冷却剂热交换器,在该冷却剂热交换器中使储存在储热装置中的热量和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运转信息检测器,用于检测包括冷却剂的温度和相变材料的温度在内的运转信息;以及控制器,用于当车辆启动时,基于冷却剂的温度和相变材料的温度,通过废热回收装置或储热装置来控制冷却剂的温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