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管、液冷管接头以及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位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的两个侧面。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一热管理空腔。热管理空腔中包括有多个导流结构,每个导流结构分别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连接,相邻的两个导流结构之间形成热管理通道。由此,通过连接在液冷管和液冷管接头之间的该支撑结构,在热管理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能够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耐受强度,进而有效提高热管理装置的良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 一种蛇形扁管液体冷却电池模块

    一种蛇形扁管液体冷却电池模块,属于电池热管理领域。包括左端的入口和流体分配联箱,中间的蛇形扁管与圆柱形电池,右端的汇集联箱和出口。分配联箱和汇集联箱保证液体工质均匀流过每个蛇形扁管,并对圆柱形电池进行间接接触冷却。蛇形扁管通过电绝缘涂层和硅胶套实现与圆柱形电池的电绝缘。本发明将扁管挤压成与圆柱电池形状相适应的蛇形扁管,每两根蛇形扁管夹持一排圆柱形电池,有效增大了圆柱形电池侧面的冷却面积,可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

  • 一种纯电城市客车动力电池温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城市客车动力电池温控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动力电池组电池温度以及调控温度步骤较为复杂以及调控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S1:采集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数据;S2:根据采集的电池数据判断当前动力电池组处于的工作模式,并确定当前的水冷机组状态;S3:根据动力电池组的工作模式以及采集的动力电池组电池数据,判断当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温度状态处于的温度范围并根据动力电池组处于的温度范围发送对应的温控指令。采用本发明能够对动力电池组的温度进行精确的调控。

  • 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封装膜以及动力电池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封装膜以及动力电池组件,其中封装膜包括:上层膜和下层膜,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形成有多个坑包,多元复合相变材料被封装在所述多个坑包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封装膜和动力电池组件具有简化的结构,降低的重量,提高的能量密度,改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并且改善动力电池的热一致性,使动力电池维持在期望的温度区间内工作。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多介质热交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多介质热交换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多介质热交换器,包括双面槽水冷板、单面槽水冷板、高温尾气换热器,所述双面槽水冷板包括第一介质进出口和第二介质进出口,所述单面槽水冷板包括甲醇进出口。所述双面槽水冷板、单面槽水冷板、高温尾气换热器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组装。本发明方案能有效将三种液体介质和燃料电池尾气的热交换整合,充分利用高温电堆和高温尾气产生的废热余热来对电堆所需燃料进行加热,降低了燃料预热所需的耗能,同时将四种介质的热交换整合到一个热交换器中,相比于传统热管理方案每个介质配置一个单独的散热器,可以大大节省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占用体积,减轻整体设备重量,有利于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节能和提升能源利用的能效比。

  • 热管理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该热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传感组件及报警模块。处理器用于在室内温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热管设备开始调节机房的室内温度;处理器还用于在室内温度超出第三预设范围时,控制至少一个空调设备开始调节机房的所述室内温度,其中,第三预设范围包含第一预设范围。报警模块用于在室内温度超过第二预设范围中的最大温度值时发出第一警报提示。本方案基于第一预设范围、第二预设范围及第三预设范围控制热管设备及空调设备的启停,有助于提高对温度的控制精度。另外,通过热管设备与空调设备相配合对机房温度进行调节,有助于减少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长,从而降低系统功耗。

  • 一种动力电池液相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相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冷却水箱、水泵、加热器、膨胀水箱、电池箱、水管和控制器;所述的空调通过水管依次顺序连接水泵、冷却水箱、加热器、电池箱;所述的电池箱再通过水管连接至空调;所述的膨胀水箱设置在空调和水泵之间;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线束分别与水泵、冷却水箱和加热器相连。本发明利用整车空调和辅助冷却水箱对电池制冷,利用加热器对电池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充分利用整车上的能源资源,且制冷、制热性能可靠,能够对电池进行充分的冷却和加热。

  • 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补气式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补气式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回路,依次连通压缩机、第一电磁截止阀、车内冷凝器、第一三通阀ab端口、车外换热器、第二三通阀ab端口、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五电磁截止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三通阀ab端口、第三电磁截止阀、车内蒸发器,以及压缩机入口;制热主回路,依次连通压缩机第一电磁截止阀、车内冷凝器、第一三通阀ac端口、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五电磁截止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三通阀ac端口、车外换热器、第二三通阀ac端口、车内蒸发器以及压缩机入口,构成制热主回路。闪发器连通压缩机构成补气支路。同时具有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本发明实现对电池的热管理,同时解决热泵空调系统性能较差的问题。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电池包通过相变换热技术进行温度控制。相变温度控制系统的冷凝器可以被串联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器所取代。所述热交换器的左侧换热管路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并联,热交换器的右侧换热管路串接在电池包温度调节系统中。所述的电池包温度调节系统可以收集用于调节系统压力而排出的蒸发冷却工质蒸气。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动力系统的余热为电动汽车的乘员舱提供暖风。本发明还提出在热管理系统中加入储能装置,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余热储存和再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实现多部件综合热管理,利用余热来直接加热电池包。

  • 混动汽车的发动机快速暖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动汽车的发动机快速暖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发动机取消节温器,系统具体包括发动机、第一水泵、PTC加热器、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动力电池、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其中发动机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与第一三通阀和第一水泵连接,PTC加热器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第二三通阀和第二水泵连接,动力电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分别与第五三通阀和第三水泵连接,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可相互连通,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可相互连通。采用本发明能够加快发动机的热机过程,降低发动机冷机时间,即降低了发动机暖机过程中的油耗和排放。

  • 发动机排气控制系统及柴油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排气控制系统,发动机的进气端连通进气管路,出气端连通排气管路,排气管路和进气管路之间连通有排气分流管路,排气分流管路与排气管路之间设置对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分流的分流阀;分流阀包括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于第一排气温度时,导通排气管路和排气分流管路的第一分流通道;和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高于第一排气温度时,开启排气管路的第二分流通道。通过分流阀控制排气管路经第一分流通道或第二分流通道流通,使得低温的发动机排气流回至发动机内,以提高排气温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排气控制系统的柴油车。

  • 一种无线控制的电池组模拟发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无线控制功能的可调功率式电池组模拟发热系统,包括模拟发热单体,其至少由发热模块、功率调节模块、电源模块、温度采集器及无线收发模块组成,所述发热模块与功率调节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功率调节模块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服务器通信,温度采集器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口分别连接至无线收发模块、功率调节模块及发热模块的电源端口。服务器通过无线信号对模拟发热系统的发热功率远程控制同时还能够实时收集模拟发热系统的工作状态,简化现场操作流程;而且省去了以往的连接线路,减少了连接线路带来的风阻、流阻,使模拟效果更加接近真实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