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导热的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部件,包括: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单体电池芯和导热片,单体电池芯外连接有导热片,连接有导热片的单体电池芯设于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的型腔内,形成单体电池芯小模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芯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护;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异型件对单体电池芯起到了减振防冲击的作用,且具有阻燃的功能,能使得单体电池芯的工作温度处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的安全的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温度的调节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工作效率,能够发挥动力电池的最大使用性能。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多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安装在对应的电池箱上,每个换热器的输入端设有控制阀,每个换热器的输出端设有流量传感器;热源设备,热源设备设置于电池箱外,热源设备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每个换热器的输出端,热源设备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每个换热器的输入端;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电池箱外,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每个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每个控制阀的输入端。本发明适用于对多个电池箱进行温度调节处理的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冷却液存储部和多个电芯,所述冷却液存储部内存储冷却液,且用于与所述电芯换热;所述电芯上安装有用于冷却的水冷板,还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镶嵌在所述电池包上,所述散热部件包括用于散热的风道和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冷却液存储部连通,且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流通;加热层,所述加热层连接在所述电芯的侧面上,且所述加热层沿所述电芯的轴向的加热面积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确保电池包内电芯接收热量相同,提高电芯温度的一致性;提高电芯对热量的利用率,获取更多的热量来提升电芯的温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HVAC、气液分离器、热交换模块和ECU;热交换模块包括可相互进行热交换的水流动管道和冷媒流动管道,冷媒流动管道通过低温冷媒分流管道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水流动管道的外部设置有电辅助加热装置,利用冷媒的冷量或者热量与水热交换后,将水送入电池温控组件、电机电控散热组件和HVAC的暖风芯子,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电机电控的制冷或制热,同时也实现HVAC的制热。该热管理系统简化了结构,可以同时满足车内温度调节、电池温度调节、电机电控的温度调节,温度调节响应迅速,能效比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发动机进气管、发动机进气总管、中冷器和增压器压气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进气温度旁通管路,其两端分别连接中冷器入口和中冷器出口,且与中冷器并联,控制进气温度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旁通比例阀,通过调节第一旁通比例阀的位置比例实现不同流量的中冷前进气流量旁通;控制进气量旁通管路,其两端分别连接压气机入口和压气机出口,且与增压器压气机并联,控制进气量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旁通比例阀,通过调节第二旁通比例阀的开度实现不同工况的进气流量需求;以及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发动机进气总管的管路上,用于测量进入发动机进气总管的进气温度,EUC能够采集进气温度的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电池包包括:箱体;多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分成多排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设置有换热件;多个换热管组件,每排电池模组至少对应一个换热管组件,每个换热管组件包括换热管和两个分支管,任一根换热管连通在对应一排电池模组中的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换热件之间,分支管连接在位于每排电池模组端部处的电池模组的换热件的进口或出口处;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分别与每个换热管组件的两个分支管相连。由此,电池包工作时,总进水管可以向多个换热管组件内供入换热液体,换热液体可以流过每排电池模组内的换热件,进而可以改善电芯的工作温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加热器,包括控制模块、空调发热芯体、电池发热芯体、空调水室、电池水室;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空调发热芯体和电池发热芯体相连接,可单独控制空调发热芯体和电池发热芯体的发热功率;所述的空调水室与空调发热芯体通过导热硅胶相粘接;所述的电池水室与电池发热芯体通过导热硅胶相粘接;所述的空调水室和电池水室独立隔开,且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高压加热器新能源汽车高压加热器,包含空调水室、电池水室,并且两个水室相互独立运行,每个水室的加热温度可独立调整。可同时满足空调采暖、电池预热对工质的温度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根据电池冷却工况等级的不同,利用制冷剂循环与冷却液循环使搭载于车辆的电池冷却,包括:电池包、散热器,散热风扇、冷却液循环水泵构成的散热器常温冷却回路;电池包、电池热交换器、储液罐、冷却液循环水泵、热泵系统单元以及第四阀体构成的制冷剂间接冷却回路;电池包、热泵系统单元以及第三阀体构成的制冷剂直接冷却回路。本发明实现了电池包常态冷却、中高温冷却和过热冷却的较大温度跨度、冷却等级逐渐过渡的电池冷却方式,并将多回路单元相互集成,提升了电池冷却系统的温度作业范围和效率,进而改善了整车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行驶里程。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所述动力电池括电池箱体,在电池箱体内部设有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下电池模组以及与下电池模组相对设置的上电池模组,所述上电池模组与下电池模组相靠近的一侧上都设有用于减少两电池模组间相互影响的反辐射隔热层。本实用新型设有反辐射隔热层,减少动力电池工作时上电池模组与下电池模组之间的相互影响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动力电池的高效可靠运行,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液冷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电池支架、固定在所述电池支架之间的电池组和电池控制单元,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行列分布的圆柱形电池,所述电池支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集液板和下集液板,相邻的所述圆柱形电池之间设置有与圆柱形电池面接触的空心导热片,所述空心导热片的上接口和下接口分别与上集液板和下集液板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热管理性能佳、系统所需泵功耗小、轻量化等特点,能有效均衡电池组温度、延长电池组寿命、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成组结构,波纹板和单体电池框通过焊接构成单体电池外壳,单体电池固定于单体电池外壳内,密封压紧架A和密封压紧架B固定连接,单体电池外壳固定于密封压紧架A和密封压紧架B之间,密封圈A布置在每个单体电池外壳中波纹板面外围,若干个所述单体电池外壳相互平行设置,压紧板A和压紧板B置于平行设置单体电池外壳的两侧,紧固螺栓贯穿于压紧板A、单体电池和压紧板B,在压紧板B上设置电堆负极引线孔和电堆正极引线孔。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由规则的带波纹板的单体电池紧密贴合而形成的,不需要额外增加热管理介质流道板。动力电池堆空间利用率高,换热效率高,热管理介质流道清理方便,不需要额外的保温措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机组,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由驱动液体的驱动泵、加热液体的加热器、冷却液体的冷却器、调节电池温度的调节管路和连通件组成,连通件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二接口与驱动泵的一端连接,驱动泵的另一端与加热器的一端连接,加热器的另一端与调节管路的一端连接,调节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连接,第三接口与冷却器的一端连接,冷却器的另一端与第四接口连接,连通件通过控制第三接口的连通来控制液体流经冷却器。本实用新型既简化了管路布置,也去除了多个泄漏风险点,进而简化了机组的结构,降低成本,同时使得安装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