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电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包括水泵、电子控制单元、流量控制模块、上位机、过滤器、热交换器、加热器、温度控制模块、电机、电机控制器、测功机、第一三通电子阀、第二三通电子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水泵、加热器、所述热交换器依次循环连接,电机控制器与水泵、电机和上位机连接,第三阀门用于调节进入测试平台的冷却液的压力大小,上位机用于设定冷却液压力、温度、流量的目标值,冷却液从第一阀门进入测试平台,热交换器、温度控制模块、第一三通电子阀、以及第二三通电子阀共同实现温度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全面地对电驱动热管理系统在变工况(不同压力、温度、流量)条件下性能的测试。

  • 车辆用热管理装置

    车辆用热管理装置具备加热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的加热用热交换器,能够抑制在切换流入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热介质时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变动。其具备: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介质路径部(12a)及第二热介质路径部(11a);对流经第二热介质路径部(11a)的热介质供给废热的废热供给设备(21);使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与热介质热交换而加热空气的加热器芯(22);切换热介质在加热器芯(22)与第一热介质路径部(12a)间循环的状态、和热介质在加热器芯(22)与第二热介质路径部(11a)间循环的状态的切换阀(40);调整第一热介质路径部(12a)的热介质温度的调整部(31);及在切换阀(40)使热介质在加热器芯(22)与第二热介质路径部(11a)间循环的情况下以使第一热介质路径部(12a)的热介质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方式控制调整部(31)的工作的控制装置(60)。

  • 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箱体、设置在电池箱体的外侧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池箱体顶部的电池箱体盖;电池箱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端的呈U型的端部挡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端部挡板之间的呈U型的导热隔板;其中,两个端部挡板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导热隔板水平横向设置;端部挡板与导热隔板以及导热隔板与导热隔板之间设有与电池单体的形状大小相配合的间隙;端部挡板形成的空腔内设有第一变相材料复合板,导热隔板形成的空腔内设有第二变相材料复合板。该发明能有效的将电池包的温度和温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改善汽车冷启动问题和南北地理位置和夏冬环境温度对电池能效、寿命和安全带来的问题。

  • 一体式液冷电池箱及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池箱及新能源汽车,属于车用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该一体式液冷电池箱包括底座和底板;底座包括框架、隔水组件和隔板,隔板与框架内壁连接,隔板一端面与框架之间形成液体换热区,另一端面与框架之间形成电池储放区;底板用于对液体换热区密封;隔水组件设置在底板和隔板之间,用以将液体换热区分为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冷却液由进水口通入进水流道,再经出水流道、出水口排出至外部,可以对隔板快速升温或者降温,从而把温度传递给电池储放区内的电池。使工作中的电池始终稳定在合适的温度,保障电池性能和寿命,电池也不会受到液体泄漏影响,且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降低的特点。

  •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其中,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乘员舱加热循环回路和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冷却液泵、电池冷却器及电池组;所述乘员舱加热循环回路包括:第二冷却液泵、车内换热器及设置于HVAC单元内的加热器芯体;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所述车内换热器、第一减压装置、车外换热器、第二减压装置、所述电池冷却器、第三减压装置及设置于HVAC单元内的蒸发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热泵空调的原理,可以将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作为热泵空调的一个热源,来满足在低温环境下乘员舱产生的加热需求,实现对低温环境下电池组产生的热量的有效利用。

  • 包括弹性可变形相变设备的热管理系统

    本文描述了热管理系统和相应的使用方法。热管理系统包括计算设备的组件。计算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计算设备还包括由外壳支撑的发热组件。计算设备包括与发热组件相邻或物理地连接到发热组件的相变设备。相变设备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比第二侧更靠近发热组件。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相变设备是可压缩的,使得当力施加到外壳的外表面时,外壳的内表面朝向相变设备的第二侧弯曲并且相变设备被压缩。

  • 用于在具有异构集群架构的片上系统中进行智能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了用于在便携式计算设备(“PCD”)中实现的智能热功率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为了减轻或缓解可能加剧在具有异构处理内核集群的处理组件中的热能产生事件的不需要的工作负荷迁移,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在对小型集群应用任何热缓解措施之前,以预先确定的顺序对大型集群应用缓解措施。

  • 基于真空的热管理系统

    提出了一种用于冷却实体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闭环流体流动线路,其用于冷却剂在其液相与气相之间变换时的流动;至少一个冷却区,其位于所述流动线路内并包括至少一个冷却界面;真空发生器单元,其可操作用于在所述冷却区产生和维持真空条件,从而降低位于所述冷却区中的所述冷却剂的蒸发温度;和冷凝区,其相对于沿着所述闭环路径来自所述冷却区的冷却剂流的方向与其下游的所述冷却界面间隔开,其中所述冷却剂冷凝成液相。

  • 用于使用处理器中的核的热裕量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对核功率的动态调整可减少热设计功率(TDP)与可允许的热负荷之间的热裕量。例如,通过明确地直接关注核温度,每核闭环温度控制器(pCLTC)可移除由功率1级策略(PL1,一种在持续负荷下针对处理器限定频率和 或功率的策略)引发的保守性,从而当热系统中存在裕量时,允许提高处理器性能。

  • 一种电子设备系统板热设计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系统板热设计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影响系统板热可靠性的参数,把系统板的最高结点温度作为优化目标;根据确定的热可靠性的参数和优化目标,进行直交组合设计;形成完备的直交组合设计;设计径向基网络RBN的判定函数和学习法则,运用完备的直交组合设计和对应的系统板最高结点温度对径向基网络RBN进行训练,基于判定函数和学习法则构建系统板最高结点温度的RBN模型;对系统板的最高结点温度RBN模型进行验证和误差测试;利用满足精度的RBFN模型建立电路系统板热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的系统板参数。该优化方法,能够实现系统板的热优化设计,大大地提高系统板热可靠性。

    2018-11-09 00:00:00 #温州大学 #万毅 #黄海隆
  • 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该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第一回路和发热组件第一回路,其中电池包第一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串联的第一储液装置、第一泵、电池包、电加热器和组合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发热组件第一回路包括通过管路串联的第二储液装置、第二泵、组合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和发热组件;组合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能够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综合利用整车热源,统一进行整车的热量管理和分配,既提高了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的效率,又节省了整车的能量,也相应地延长了电动车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组件,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4及相关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3、液体源的换热器8及相关联的流量调节阀7、气液分离器9、暖风芯体12和第一低温散热器20,所述蒸发器4和所述暖风芯体12位于所述电动车辆的空调箱中用于车内空气的制冷或采暖。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取消了车外空气源冷凝器,避免了车外换热器结霜的问题,并且集成了车内电池包冷却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让三个系统联合工作,整车热管理效率更优。